APP下载

无创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3-09汪明星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8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插管阻塞性

汪明星

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内科,广东连州 5134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包括高碳酸血症与低氧血症,患病率和病死率很高。COPD 急性加重时,可伴有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由于无创通气治疗方法无需进行气管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目前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COPD 的治疗中,与有创通气相比,其院内感染率低、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2-3]。本研究探讨无创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COPD 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2 月~2012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30例COPD 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排除标准:①病情危重,需立即行气管插管;②不能耐受呼吸机面罩;③痰量大,气道分泌物多,需建立人工气道排痰;④严重呕吐,上消化道出血;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伴有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4]。按照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 例。观察组男43 例,女22 例,年龄(60.6±11.8)岁,病程(7.3±1.1)年。对照组男45 例,女20 例,年龄(59.5±12.4)岁,病程(6.2±2.0)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维持呼吸道畅通,维持液体、电解质酸碱平衡、控制性氧疗、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祛痰、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休克、DIC、上消化道出血)、强心利尿、防治心律紊乱、预防肺栓塞等[5-6]。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面罩BiPAP 治疗,采用S/T模式,呼气压(EPAP)从2~4 cmH2O 开始,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上调,维持在4~8 cmH2O;吸气压(IPAP)从4~8 cmH2O 开始,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上调,维持在12~16 cmH2O;氧浓度为30%~50%,注意维持PaO2>60 mmHg。BiPAP 治疗1~2 次/d,上机时间6~12 h/次,通气过程中可短暂停歇,以便进食和咳痰[7]。一般持续3~7 d,根据病情变化酌情微调呼吸机参数。两组均严密监测动脉血气指标和其他生理指标,必要时采用气管插管治疗[8]。

1.3 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 h 后的血气相关指标,包括PaO2、PaCO2、SaO2、心率、住院时间以及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气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PaO2、PaCO2、SaO2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 后,两组的PaO2、Pa-CO2、SaO2和心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血气指标的比较(±s)

表1 两组血气指标的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n(%)]

3 讨论

对于COPD 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常规综合治疗有助于稳定和改善患者全身状况,但由于患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碍,常规治疗不能帮助患者有效维持呼吸功能[9-10]。COPD 急性加重早期及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可以防止呼吸功能不全加重,尽可能安全度过急性期,减少后期插管率,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1]。

目前的机械通气主要包括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两种,其中无创通气治疗方法因为无需进行气管插管或者是气管切开,目前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COPD的治疗中,与有创通气相比,其院内感染率低、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12]。临床上对于COPD 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一般先给予常规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有效,则不必给予机械通气[13],但问题在于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往往病情已经相对严重,错过了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最佳时机,从而被迫直接采用有创通气治疗,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机体创伤。

邱勤等[14]认为,吸氧在3 L/min 条件下,SpO2<90%,呼吸频率>30/min,则应考虑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徐野平等[15]的报道显示,即使患者情况相对稳定,早期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其预后也相对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PaCO2、SaO2和心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无创面置BiPAP 的治疗效果好;另外,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是观察组采用了无创通气治疗,从而减少了有创通气治疗的使用率,进而使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时间得到有效下降,但两组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原因是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无效时,及时采用了有创通气治疗,这样虽然死亡率得到了控制,但结合住院时间来看,观察组的预后显然更好。

综上所述,无创面置BiPAP 治疗COPD 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即使患者当前状态较稳定,但酌情考虑增加无创通气治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1]邵伯云,顾顺忠,田路稳.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3,31(5):426-427.

[2]赵容军.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300-2301.

[3]蒋延文,马迎民,方秋红,等.雾化吸入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5):490-493.

[4]章庆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0,22(2):225.

[5]谢军,鲁永清,秦春华.无创正压呼吸机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5):345-347.

[6]徐萍,谢琪.无创面罩双向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32 例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9,24(12):1080-1081.

[7]李爱华.经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6):4-5.

[8]李明生.经面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70-172.

[9]张杰根,戴富林,武凡,等.三七总皂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6):12-14,21.

[10]冉梅.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1,32(11):1735-1737.

[11]郭伟,张新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43(1):38-41.

[12]陈启江,施宗驱,薛其骏,等.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1):29-31.

[13]曲茂兴,于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9):927-930.

[14]邱勤,李小惠,陈红,等.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30-132.

[15]徐野平.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3765-3766.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插管阻塞性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