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5-03-08边瑞军孙文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康复护理满意度

边瑞军, 孙文环

(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神经内科, 河北 唐山, 063000)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边瑞军, 孙文环

(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神经内科, 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病毒性脑炎患儿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2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治疗痊愈比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病毒性脑炎患儿惊厥症状改善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吞咽障碍恢复时间、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及颅脑神经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病毒性脑炎患儿对护理服务很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均显著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康复护理能够及时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功能性障碍,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疗效; 满意度

病毒性脑炎属于儿科多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大多是由于多种病毒的侵入而导致发病[1]。病毒性脑炎往往会引起患儿肢体运动、智力水平以及语言等多种功能性障碍,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而累及患儿的脑膜,对脑实质造成一定的损害,从而使患儿的心身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危及患儿的宝贵生命[2]。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针对性强的抗病毒药物相对较少,从而导致一些支持性疗法和对症性治疗成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主要治疗方式,并且多数患儿病情通过治疗后得以好转,但是也有部分患儿的病情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3]。因此,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就综合性康复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予以的探讨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6例,全部入选患儿均经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断标准确立诊断[4],并通过详细病史调查、系统性检查而彻底排除既往存在脑瘫、癫痫、脑外伤、颅脑畸形、颅脑手术、颅内占位、脑发育不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神经遗传代谢性疾病史的患儿。将96例入选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8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4.10±1.32)岁,对照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4.21±1.34)岁。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选患儿在性别结构和平均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病毒性脑炎患儿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干预方案如下: ① 惊厥症状的护理: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患儿是否存在惊厥抽搐症状,如有发生应务必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使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全面清除患儿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并在患儿口中置入压舌板以避免舌咬伤或下颌关节脱位,对于患儿的抽搐肢体应适度约束,动作轻柔,避免强行牵拉而导致骨折和脱臼,完善患儿的安全防护机制,避免坠床以及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② 意识障碍的护理:医护人员应通过与患儿的沟通和交谈来判断意识程度和精神状态,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患儿经常给予抚摸,并适时播放悠扬的轻音乐,积极鼓励家长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多与患儿进行交流,并以此强化对患儿的听觉和言语能力的刺激,还可通过颜色鲜明的玩具强化对患儿视觉能力的刺激。依照患儿的实际病情,针对性给予高压氧疗或中医针灸等刺激方式促进患儿意识的全面恢复; ③ 肢体障碍的护理:医护人员应对对患儿的肢体进行适度的按摩,从而积极促使患儿肢体血液和淋巴的有效回流,使肢体的水肿程度得以减轻。根据不同患儿的实际病情分别对肢体关节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的康复性指导和训练,从而使患儿肢体的活动度和肌张力得以有效的维持,全面防止肢体的变形以及肌肉和关节组织的挛缩,最大限度促使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 ④ 吞咽障碍的护理:医护人员应采用咽部冷刺激疗法诱导患儿吞咽,同时对患儿的唇、舌、颌等面部肌肉进行训练,并以此经一部强化患儿的吞咽功能。在进行摄食训练时应选择较为适合的进食体位,在食物选择上则宜以密度均匀、有适当黏性、不易松散的食物为主,并从一口量开始逐渐进行训练,同时应注意对患儿进行防止误吸方面的训练。

1.3 评价指标

比较2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临床疗效评定标准[5]: ① 基本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功能及肌力恢复至正常水平,无后遗症; ②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功能及肌力明显改善,无后遗症;③有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功能及肌力虽有所改善但未达正常,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肢体功能及肌力改善不明显,生活不能自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基本恢复、显效、有效之和计为总有效率。采用本院制订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内容涵盖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对患儿的关心程度、实施护理的能力以及提供诊疗环境的舒适程度等,满分为100分。总分值在90分以上为很满意,75~90分之间为满意, 60~74分之间为基本满意, 60分以下为不满意。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之和计为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治疗达到基本痊愈的比率为66.67%(32/48),总有效率为95.83%(46/48),2者均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毒性脑炎患儿惊厥症状改善时间(1.22±0.25) d、意识障碍恢复时间(1.58±0.31) d、吞咽障碍恢复时间(6.34±1.02) d、肢体障碍恢复时间(9.16±1.57) d、颅脑神经障碍恢复时间(8.42±1.50) d均得到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s) d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毒性脑炎患儿对护理服务达到很满意的比率81.25%(38/47)和总满意度97.92%(47/48)均得到显著提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满意度改善情况的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病毒性脑炎已成为临床上严重干扰和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病毒性脑炎患儿主要以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癫痫发作以及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作为临床表现,且具有病程相对较长,并发症相对较多等临床特点[6]。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患儿脑部组织发生弥漫性或局限性水肿现象,进而引发患儿脑部较为严重的缺血缺氧症状,最终造成患儿精神及身体多种功能性障碍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7]。因此,医务人员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务必要及时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尽可能降低相关功能性障碍等多种后遗症等给患儿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8]。一方面在给予病毒性脑炎患儿对症支持性治疗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应匹配与之相适应的、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以期最终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目的[9]。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改善和提高,其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逐步进入广大医学人员的视野,它往往以消除和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患者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各方面的功能的医学学科[10]。而康复护理则是构建康复医学的重要分支和关键环节,其往往以康复治疗为导向,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除涵盖一般基础护理内容之外,还应采用各临床科室病种专门的护理技术,并以此对患者进行残余机能的训练和恢复[11]。本研究对本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了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其中采用惊厥症状护理、意识障碍护理、肢体障碍护理、吞咽障碍护理等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的病毒性脑炎患儿,其临床治疗达到基本痊愈比率66.67%(32/48)和总有效率95.83%(46/48)均得到显著提高;患儿惊厥症状改善时间(1.22±0.25) d、意识障碍恢复时间(1.58±0.31) d、吞咽障碍恢复时间(6.34±1.02) d、肢体障碍恢复时间(9.16±1.57) d、颅脑神经障碍恢复时间为(8.42±1.50) d均得到明显缩短;患儿对护理服务达到很满意的比率81.25%(38/47)和总满意度97.92%(47/48)均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可见,综合性康复护理能够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功能性障碍得以及时恢复,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极大地促进了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锡强, 易著文. 儿科学[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466.

[2]辛翠娟, 王洪, 高永梅,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12): 2360.

[3]宋献丽, 许立民, 孔磊, 等. 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20): 1912.

[4]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759.

[5]左启华.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41.

[6]李明磊, 王华.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23): 1817.

[7]贾艳玲. 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3): 3.

[8]宋文静. 2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3): 41.

[9]吕晓春, 赵桂林, 张润芳.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康复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20): 131.

[10]张清花, 吴莹. 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9): 2014.

[11] 徐海平, 洪丽娟, 刘清宁, 等. 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6): 7.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for children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BIAN Ruijun, SUN Wenhuan

(NeurologyDepartment,TangshanMaternityandHealthcareHospital,Tangshan,Hebei, 063000)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into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for children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Methods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n=48) and control group (n=48). The children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eneral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hildren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in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grat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indicator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of the children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ratio of cure and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children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improvement time of convulsive symptoms, recovery time of consciousness, recovery time of dysphagia, recovery time of limb disorders, and recovery time of brain nerve disorders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P<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the satisfactory ratio for nursing services was and total satisfaction ratio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uld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functional disorders for children patients with viral encephalitis, enhanc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romot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WORDS:viral encephaliti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fficacy; nursing satisfaction

收稿日期:2015-04-24

中图分类号:R 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6-106-04

DOI:10.7619/jcmp.201516033

猜你喜欢

病毒性脑炎康复护理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病毒性脑炎患者动态脑电图及常规脑电图对比分析
病毒性脑炎患者动态脑电图及常规脑电图对比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