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职信》行为导向教学案例

2015-03-07李永亮

师道·教研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导向评价

李永亮

求职信是求职者写给用人单位的信,目的是让对方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录用自己,它是一种私人对公并有求于公的信函。作为专用的书信,书信的格式是学生所熟悉的,所以基本上“一学就会”。然而对职业的理解、对自己的剖析、对用人单位的需求理解是中职一年级学生不经探索难以解决的难题。所以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教师先理论讲解求职信的含义、重要性、写作注意事项,学生修改一则错误范例,参照正确范例完成一份求职信的写作,这种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只会让整个课堂犹如机械运转,会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扼杀,教学效果会差强人意。而行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让我搭建了一个有梯次的研究型学习平台,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引导,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课堂上我不再是“灌输者”,而是“引路人”,学生也不是“接受者”,而是“探究者”。

一、创设真实情景,设计工作(学习)任务

德国教育家曾有一个这样的比喻:把一勺盐放在你面前,你根本难以下咽,而把这勺盐放入汤中,你会觉得是那么美味。应用文写作中枯燥呆板的写作任务就如同盐,让学生提不起“食欲”,而情景就如同“汤”,教师如果能创设与之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文体写作的兴趣,学生才可能“咽下”这些写作任务,就如盐放入汤中后,人们才愿意享用一般。《求职信》的教学中,写作格式是教学重点,正文内容中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自己符合的条件与素养陈述是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我做了如下设计:1. 分析学情,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组混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每组创建一个模拟公司;2. 角色体验,招兵买马,招聘人才;3. 角色翻转,根据上面自己组所设的招聘条件,对照所学专业,按照求职信格式要求,写一份求职信给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行为导向教学改变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开展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这是一种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行为导向教学能否应用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转变自身角色,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角色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在《求职信》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不再循循善诱,作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负责:1. 提供求职信与公司创建及人才招聘的相关学习资源;2. 确定工作流程与时间规划,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学习,督促所有组员纳入到学习共同体中;3. 组织评价与展示学习成果。学习方式的变化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新事物的兴趣激发了所有学生对课堂的热情;组间的竞争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督促,共同努力;环环相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会了计划、分工、合作;环节的阻滞让学生学会了反思、调整……

三、角色体验,突破难点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很难认清自身的优势与缺陷,更难体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本质,课堂上单靠想象要让他们完成求职信的正文,效果可想而知。本课的设计中,让学生换位思考,先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搜集相关的资讯,思考并制订单位所招聘的人才应具备的条件与素养,再角色翻转,以求职者的身份来应聘本组模拟公司所招聘的岗位,帮组学生体验了未来职业岗位的情感、感悟了职业角色的内涵,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所制作的求职信不再是以往干瘪的、简单的自身条件,而是更丰满的呈现了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自身条件与素养,行文更加流畅、有序、有礼、有力。

四、展示成果,评价学习

笔者曾有幸赴德国学习过行动导向理念下的职业教育,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国同行的观念:只要是在认真的学习,无论结果是否正确,都是有效的学习成果,学生错误的过程中不要去纠正他,让他们自己从错误中再回头计划、决策、实施、评价。在这一课的设计中,笔者设计的学习评价首先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的评价,用评分表体现,主要从分工明确、参与程度、认真倾听、互助互学、合作交流几个方面对学生小组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采用张贴板的形式进行,这种形式直观明了,高效省时,也便于异组间的学习评价;对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小组组长对组员学习表现也有一份评价表,主要从注意力集中程度,有无违纪情况,参与活动程度,主动发言情况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责任编辑潘孟良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导向评价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偏向”不是好导向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