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灵武长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3-07周丽红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2期
关键词:灵武市灵武保鲜



宁夏灵武长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丽红(宁夏灵武市林业局,750400)

灵武长枣产业是宁夏灵武市“十一五”期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优势产业。2003年以来,产业发展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园、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方针,努力打造以灵武长枣为代表的国家级果品基地。目前已打造出以灵武长枣为重点的国家级优质果品基地,灵武长枣基地规模逐步扩大、销售市场逐步打开,呈现出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势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灵武长枣产业发展已由“量的扩张”全面进入“质的提升”阶段。但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这些都成为影响、制约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就灵武长枣产业发展现状及急需解决的问题加以总结,供生产借鉴。

1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4年,灵武长枣露地栽培基地面积14.6万亩,设施栽培基地面积1580亩,共14.758万亩,占全市经济林面积的74%,涉及枣农8000多户3万余人。露地栽培基地挂果面积5.5万亩,最高年产量实现912万千克。设施栽培较露地栽培提前90天成熟上市。在全国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350多个配货中心和直销窗口,产品远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天津、南京等10多个省市、50多个地区。成功举办了5届灵武长枣文化节及3次区外产品推介会,与华润万家、北京二商、华联集团、北京物美、北京天虹商场等公司建立了“农超对接”机制。已开发、生产、上市销售“三颗枣”鲜枣饮料、“盛康源”红枣果酒、“晋商人”清真红枣醋、红枣高维生素C等5大系列43个深加工产品。全市灵武长枣年贮藏保鲜、加工满负荷能力分别达到2.5万吨和0.6万吨。获得灵武长枣贮藏保鲜、智能化分级分选等11项重大科技攻关专利。“灵武长枣”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4.13亿元、排名284位。

2存在的关键问题

2.1新建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差

随着灵武长枣栽培基地面积的不断扩大,适宜集中连片发展的地段越来越少,发展重点逐步由引黄灌区向山、沙区上移,新发展的地段往往水电、道路、防护林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并且相应配套资金缺乏,影响基地大规模发展。

2.2市场营销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缺乏对口项目资金推动,2个销售市场建设还相对脆弱,一是外销市场主要集中在几个省会城市,多家经销商集中在同一市场销售,存在相互压价、争夺市场的现象,二级市场还需要全力开拓;二是本地交易场所不完善,主要分布在田间地头和农家小院,缺乏专业灵武长枣交易市场。

2.3贮藏保鲜与深加工体系建设滞后

由于缺乏资金,企业冷藏设备短缺,在灵武长枣集中上市时期,无法完全实现从采收、贮藏到销售的冷链化。灵武长枣深加工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加工品种还不够丰富,深加工产品产量还达不到设计产量要求。

2.4部分基地科技管理水平低,效益发挥缓慢

部分基地的生产管理还未达到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要求,枣园放任生长,投入少,管理粗放,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跟不上,影响新建基地效益的快速发挥。

3主要措施及对策

针对以上关键问题,目前灵武市在扩大灵武长枣栽培基地面积的同时,应该把灵武长枣产业的工作重心放在抓基地建设质量和市场营销2个方面。

3.1提高基地建设质量

一是在项目争取上综合考虑,落实基地建设供水、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资金,改善新植基地立地条件,加快发展速度。二是通过技术培训、巡回指导、老枣区与新枣区结帮扶对子等手段,对新区从栽植到管理进行全程指导,解决枣农的后顾之忧。

3.2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灵武长枣产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1)多渠道加快人才培养一是实施灵武长枣产业人才培养规划,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优良、布局合理、充满活力、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灵武长枣产业科技人才队伍。二是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天津科技大学、灵武市人民政府灵武长枣产业“产、学、研”基地及灵武长枣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这个平台,引进和培养灵武长枣产业科研开发及贮藏加工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实施灵武长枣产业“基层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灵武长枣产业基层技术骨干拔尖人才。四是全面实施灵武长枣标准化技术培训工程,努力提高灵武市枣农整体素质。

(2)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灵武长枣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一是建立新品种选育的技术体系,开展品种选优和建立良种采穗圃,加快良种选育、良种推广和低产园更新改造,实现基地建设良种化。在良种开发中,根据产业的发展要求,要重点选育灵武长枣的早、中、晚熟品种,分类栽植,合理搭配便于错季采收和销售,延长鲜销期。对已选出的品系或类型,要加强对其结果习性、果实品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二是针对目前灵武长枣基地局部地区枣苗越冬能力差、抽干现象严重、保存率低、生长量小的现象进行试验研究,寻求经济、实用可行的技术措施予以解决。三是研究灵武长枣贮藏运输技术,研究内容包括贮藏保鲜田间管理配套技术和鲜枣采收后保鲜贮藏配套技术、科学包装及冷链运输技术等。四是研究制定灵武长枣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

(3)加强实用技术及标准化技术推广力度一是强化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市、乡、村、队、户五级技术服务网络的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通过室内讲解、实地操作、放映录像、大户现身说法、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推广普及新技术和提高思想认识,使受培训者在室内讲解中提高理论技术水平,在操作中增加感性认识,在参观学习中增强信心,提高广大农民和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二是强化科技示范,层层抓好科技示范园、示范点,做到队有科技典型户、村有示范队、乡有示范村、市有示范园区,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推广和落实已发布的地方标准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四是重视果品安全、环境安全、消费安全等现代果品产业的新趋势,大力开发推广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领域,实现灵武长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市场开拓,打造名牌产品,推动产业发展

(1)加强宣传,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宣传、广电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引导各级新闻媒体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各乡镇、各部门也要通过印发宣传材料、文艺节目等形式宣传发展灵武长枣产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为灵武长枣产业大发展造势鼓劲。通过举办“灵武长枣节”、在各大媒体进行品牌宣传等多种形式,展示和推介灵武长枣产品,切实提高灵武长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按照扶优扶强、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多种类型和所有制并举,改、扩、建相结合,发展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贮藏保鲜、营销、流通型龙头企业,提高灵武长枣产业化建设水平,增强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的竞争力和带动力。

(3)实施名牌推动战略通过强化名牌意识,严格质量标准,规范生产管理等措施,打造“灵丹”牌、“灵武红”牌等灵武长枣品牌,把灵武长枣由资源品牌变为市场品牌。

(4)加强贮藏保鲜设施建设,实现冷链销售龙头企业以建设气调保鲜库和大中型机械冷藏库为主,配备大、中型冷藏车;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以建设中小型机械冷藏库为主,配备小型冷藏车;经营大户以建设小型节能冷库为主,农户充分利用改装后的各类果窖等进行短期贮藏。通过建设和配备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贮藏保鲜设施,增强果品的贮藏保鲜能力,实现冷链销售,增加产品附加值。

(5)建立和完善灵武长枣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在市区建立中心市场,在灵武长枣主产区建设流通型批发市场或销售走廊,同时改进经营方式。突出抓好“订单果业”“合同果业”,实现产供销同时抓。把工作重点从抓发展速度转向抓果品质量和促进销售上来,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实现“以质兴枣”。同时积极探索直销、代理、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促进产品销售,改善营销环境。在灵武长枣集中上市销售季节,灵武市林业局主动与工商、税务、技术监督、交通等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查处欺行霸市的不法行为,努力创造宽松的营销环境,为产品销售大开绿灯,启动灵武长枣营销绿色通道工程。

(6)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一是加快制定和完善灵武长枣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灵武长枣产品质量系列标准等,规范生产管理行为。二是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监督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实现灵武长枣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依法对灵武长枣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保护,确保灵武长枣品牌不受侵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技术指导,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在生产、贮藏保鲜、销售等环节上为经营者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灵武市林业局、民政局、农经局要积极支持中介组织的工作,指导他们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充分发挥它们在推进灵武长枣产业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猜你喜欢

灵武市灵武保鲜
灵武长枣早熟优系选育
基于b值分析宁夏吴忠—灵武地区强震危险性
“青少年科技博览杯”科幻画选登
不聊天,感情怎么保鲜?
浅析如何壮大灵武市村集体经济
爱情保鲜术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灵武市水污染防治的实践与目标
壳聚糖对灵武长枣保鲜效果研究
塞上金秋枣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