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猕猴桃园水分管理技术要点

2015-03-07彭家清,肖涛,柯艳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2期
关键词:需水灌水猕猴桃



猕猴桃园水分管理技术要点

彭家清,肖涛,柯艳,肖丽丽(湖北省十堰市经济作物研究所,442000)

猕猴桃为喜湿性树种,多为肉质根,且根系浅,对水分需求十分敏感,在其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喜湿润、怕旱、不耐涝的习性。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土壤中水分状况往往与猕猴桃生长发育需水特性不相适应,因此,在猕猴桃栽培管理中,应根据气候情况、土壤水分状况及不同生育期需水规律,对猕猴桃园进行综合水分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排灌制度。

1灌水时期

猕猴桃叶片较大,缺乏角质层保护,蒸腾作用强,干旱首先造成叶片均匀失绿,继而边缘黄化、焦枯、翻卷,最后植株萎蔫、落花、落果、落叶,直至部分或整株死亡。其中叶片边缘黄化、焦枯为警示点,此期如果及时灌水,对植株的影响较小。

1.1萌芽期

萌芽前后猕猴桃对土壤的含水量要求较高,土壤水分充足时萌芽整齐,枝叶生长旺盛,花器发育良好。此期如遇春旱,应及时灌水。

1.2花期

花期应控制灌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花开放。花前应灌1次水,确保土壤水分供应充足,使猕猴桃花正常开放。猕猴桃开花坐果后,细胞分裂和扩大旺盛,需要较多水分供应,但灌水不宜过多,以免引起新梢徒长。

1.3果实迅速膨大期

猕猴桃坐果后的2个多月内是果实迅速膨大期,其果实的体积和鲜重增加最快,能占到最终果实重量的80%左右。这一时期气温上升迅速,枝蔓生长量大,叶片蒸发量大,是猕猴桃需水高峰期,充足的水分供应既可满足果实膨大对水分的需求,也可促进花芽分化。根据土壤温度决定灌水次数,在持续晴天的情况下,每隔7天左右灌1次水,避免因高温干旱诱发各种生理性、病原性病害,影响产量和产值。

1.4果实缓慢生长期

此期需水相对较少,但由于气温仍然较高,且宜发生干旱,影响树体生长和叶片功能的发挥,需要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状况适当灌水。

1.5果实成熟期

此期果实生长出现1个小高峰,适量灌水能增大果个,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与转化,但采前15天左右应停止灌水。若遇连阴雨天,还应及时排水,以保证果实品质。

1.6冬季休眠期

休眠期需水量较少,但越冬前灌水有利于根系的营养物质合成转化及植株的安全越冬,一般在施基肥后至封冻前灌1次透水。

2灌水量

不同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是不同的,一般壤土为22%~28%,黏土较高,而沙土较低,同一类土壤中,含腐殖质较多、具有良好结构的土壤持水量较高。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5%~85%时,土壤中的水分与空气状况最适宜猕猴桃生长发育,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5%时应及时灌水。适宜的灌水量应使果树根系分布范围内的土壤湿度在一次灌溉中达到最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程度,只浸润表层土壤和上部根系分布的土壤,不能达到灌水要求,且多次补充灌溉,容易使土壤板结。因此,一次的灌水量应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浸润深度在40厘米以上。

3灌水方法

3.1穴灌

穴灌是指在园中挖穴,或多点打孔,用泵或自来水引水灌入土壤深处,既可节约用水,又可把水直接送到根部,但劳力投入略大于滴灌和微喷灌。

3.2漫灌

漫灌是指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作用浸润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法。其特点是简单易行、投资少,但冲刷土壤,易造成土壤板结。由于漫灌不易控制灌水量,耗水量较大,不利于保护水资源,应尽量减少使用。

3.3渗灌

渗灌是利用有适当高差的水源,将水通过管道引向在树行两侧的输水管,在水管上设置微小出水孔,水渗出后逐渐湿润周围的土壤,比较省水,也没有板结的缺点,但出水口容易发生堵塞。

3.4滴灌

滴灌是顺行在地面上安装管道,管道上设置滴头,在总入水口处设有加压泵,在植株的周围按树龄的大小安装适当数量的滴头,水从滴头滴出后浸润土壤。滴灌只湿润根部附近的土壤,特别省水,用水量只相当于喷灌的一半左右,适于各类地形的土壤,缺点是投资较大,滴头易堵塞,输水管使田间操作不方便,同时需要加压设备。

3.5喷灌

喷灌又分为微喷灌和高架喷灌。微喷灌使用管道将水引入田间,在每株树旁安装微喷头,喷水直径一般1.0~1.2米,省水,效果好,但需要加压,田间操作不方便。高架喷灌比漫灌省水,但对树叶、果实、土壤的冲刷大,也需要加压设备。喷灌对改善小气候作用明显,缺点是投资费用较大。

上述几种灌溉方法中,滴灌和微喷灌是目前最先进的灌溉方法,但投资相对较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渗灌不如滴灌和微喷灌效果好,但较漫灌好,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在大多数猕猴桃园使用。

4排水

猕猴桃园土壤积水过多,易导致土壤透气性差,氧气供应不足,根系呼吸困难,并产生大量还原物质,直接毒害根系,造成烂根死树。因此要及时排水,防止成灾,并特别注意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的控水。其主要措施有:一是地面覆盖薄膜或秸秆等,减少水分与土壤的接触;二是开挖排水沟,在水分过多时,让地表水通过排水沟排走,并尽量保持沟内通畅;三是设置地下排灌暗沟,结合抽槽换土,在沟底建通气排水暗沟,其上覆盖秸秆、树枝等,填入农家肥后覆土栽苗。

猜你喜欢

需水灌水猕猴桃
摘猕猴桃
研究揭示大尺度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景观格局与区域作物需水之间的潜在关联性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提取猕猴桃的DNA
马铃薯各生育时期需水关键技术
摘猕猴桃
灌水秘笈
河套灌区试用无人机获取作物需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