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素心肌显像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对心肌灌注的影响

2015-03-07穆东,魏小刚,吕新湖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治疗结果心肌梗死冠心病



·临床研究·

核素心肌显像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对心肌灌注的影响

穆东,魏小刚,吕新湖,朱磊,张元莉(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血管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心病;治疗结果

doi:10.3969/j.issn.1007-3205.2015.12.031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常见类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以有效持续地再通病变血管,恢复对梗死心肌再灌注,使濒死期心肌细胞得以挽救,缩小心肌梗死范围,使心肌重塑减少及改善预后[1]。急性心肌梗死在12 h内行PCI是目前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但择期PCI的治疗效果一直存在争议。临床中存在PCI延迟的状况,对于PCI明显延迟的患者,可以考虑在尽早溶栓治疗后,择期进行血管造影,并结合临床情况决定后续治疗[2]。本研究采用99mTc-MIBI心肌静态显像的方法,观察择期PCI对心肌细胞血流灌注和心功能的影响,评价择期PCI术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12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根据病史、心电图、心肌酶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45~82岁,平均(60±10)岁。

1.2排除标准发病12 h以内及>1个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者或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合并脑血管疾病、有严重肝肾器官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既往有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原发或继发性心肌病、心肌肥厚、心肌炎,其他原因导致的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有活动性出血病史者;长期卧床,不易行ECT检查者。

1.3方法应用仪器为西门子Symbia-1(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剂99mTc-MIBI由成都欣科公司提供,放化纯度>95%。结果由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提供。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ACEI类药物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在入院第7天清晨、空腹、静息状态下空腹静脉注射99mTc-MIBI,剂量为925~1 110 MBq(25~30 mCi),注射后半小时患者进食煎鸡蛋1个或纯牛奶250 mL,1.5~2 h后进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ECT配平行孔低能高分辨准直器,以心电图的R波作为触发波,使患者头向外仰卧于检查床上,开启心电门控装置,正确连接心电电极,探头1起始角度为-45 °,探头2起始角度为56 °,2个探头间夹角为101 °,每3 °1个体位,共运行105 °,采集36个体位,每个心动周期采集8帧,可接受心率范围是平均心率的±20%。矩阵为64×64,采集时间为30 s/断面。能峰为140,放大倍数为1.33。应用设备自带软件处理重建心肌灌注断层影像,并进行门控心功能分析,分析后的图像由核医学科2位有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再次共同阅片,形成结论。

1.4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PCI术所有入选对象于入院后第8天在心内科导管室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PTCA+PCI术。应用东芝公司INFINIX NE C臂血管造影机。手术由经验丰富的心内科医师操作。冠状动脉造影+PTCA+PCI术成功的定义:单纯PTCA者残余狭窄<50%,获得TIMI 3级血流,PCI者残余狭窄<20%[3],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心肌梗死、急诊CABG);心肌缺血症状和(或)体征缓解;操作后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和体征持续缓解1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于PCI术后2 d行9mTc-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评价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改善程度。

1.5评价指标心肌灌注情况根据放射性稀疏或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正常为0分,轻度稀疏为1分,重度稀疏为2分,完全缺损为3分。心室壁增厚率的计算按照计算机软件自动分为心室壁增厚率正常(>25%,0级)、减低(10%~24%,1级)、明显减低(-10%~9%,2级)、显著减低或无运动(<9%,3级)。

1.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CI术前后心肌各节段灌注比较60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节段血流灌注减低,所有患者共540个节段,静息显像提示心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共292个(54.0%),其总得分为584分。PCI术后,43例患者部分改善,静息显像共184个节段改善(34.0%),其总得分为1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15例患者血流灌注完全改善,共41个节段完全转为正常(14.0%)。总体改善率77.0%。2例患者PCI术后血流灌注无改善,共9个节段无变化(1.6%)。此时剩余异常节段总数为58个(10.7%)。

表1 PCI术前后心肌各节段灌注结果评分和

2.2PCI介入前后收缩功能参数对比分析统计患者PCI术前及术后心脏舒缩功能参数发现,应用心肌核素显像技术测定PCI术后患者舒张末期容积( end-diastolic volume,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nd-systolic volume,ESV)较PCI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PCI术后心搏量(stroke volume,CO)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值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PCI术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时间EDV(mL)ESV(mL)CO(L/min)LVEF(%)PCI术前149±1778±144.18±0.3842±9PCI术后133±1561±124.88±0.6852±5t 5.4677.1416.9617.524P <0.01<0.01<0.01<0.01

3讨论

冠心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血管痉挛、狭窄或血栓形成,致使患者心肌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发心肌缺血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是导致患者残疾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冠心病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急性心肌梗死是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及预后不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发病后的近期或远期预后主要取决于心脏泵血功能。如果梗死灶内有存活心肌,采取有效的溶栓或血管成形术治疗,心脏泵血功能可以恢复。反之,如果梗死灶内完全是坏死心肌,心脏泵血功能已不可恢复,则血运重建意义不大,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最主要目的是迅速、充分持久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前向血流,挽救更多频死的心肌,改善心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PCI目前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4],在临床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它的目的为解除冠脉狭窄、再通血管、恢复病变区域血流灌注、改善心功能。可以从2个方面评价PCI术:临床症状缓解和改善预后,主要指标是心肌灌注变化和心功能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6 h)行PCI治疗能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减少心力衰竭发病率和病死率[5],这已经取得专家共识。但在我国,只有一部分患者能够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内接受PCI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根本就没有接受再灌注治疗,而选择在亚急性期行择期PCI,并且很多情况下是对无心绞痛或仅有轻微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择期PCI,这种情况下梗死心脏将必然经历心室重构过程。心肌梗死后重构使患者左心室ESV、EDV增大以及LVEF降低。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方法具快捷方便且没有创口的优势,可以明确左心室缺血症状、梗死位置及病情[6],可以动态观察室壁运动、LVEF值等,能判断心肌活性、评价心室功能。本研究60例心肌梗死患者共540个节段,静息显像提示室壁运动异常节段共292个(54.0%),其总得分为584分(1分49个节段,2分194个节段,3分49个节段)。PCI术后,43例患者部分改善,静息显像共184个节段改善(34.0%),其总得分为192分(0分32个节段,1分112个节段,2分40个节段)。15例患者血流灌注完全改善,共41个节段完全转为正常(14.0%)。总体改善率77.0%。2例患者PCI术后血流灌注无改善,共9个节段无变化(1.6%)。此时剩余异常节段总数为58个(10.7%)。对比PCI术前术后异常节段数量,提示PCI术后心肌各节段血流灌注有显著改善(P<0.01)。PCI术后,左心功能中EDV、ESV明显减小(P<0.01),LVEF值提高(P<0.01)。

急性心肌梗死后3 h内左心室开始发生扩张,发病后6 h内左心室扩张变化不明显,而在6 h后EDV、ESV不断扩大[7],发病≤6 h PCI术可明显减低病死率,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病变冠状动脉开通越早,心肌挽救成功率越大,梗死面积则愈小,心功能也得到更多的保护。因此,梗死相关血管的早期、充分和持续开通,使受损心肌恢复再灌注是再灌注治疗的目标[8],尽快尽早再灌注冠状动脉是急性心肌梗死PCI术疗效关键所在。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已无挽救濒死心肌的功能,它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左心室重塑、改善顿抑、冬眠心肌的供血,防止梗死心肌区域的扩展或延伸。从本研究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心肌灌注及左心室功能指标看,择期PCI患者术前术后心肌灌注及左室功能均有差异,说明心肌梗死后8~10 d择期PCI术治疗仍能改善心肌灌注、左心室功能,进而改善预后,使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李淑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局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4422-4423.

[2]胡秋玲,李晟琰,周殷,等.瑞替普酶联合择期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4,25(26):2447-2448.

[3]郑桂香,何萍.1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76-177.

[4]康彦同.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7):32-33.

[5]彭四萍,许兆廷,陈军,等.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胶原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2):172-173.

[6]官荣光,李繁,张宁,等.多巴酚丁胺负荷99mTc-MIBI心肌显像诊断冠心病的应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12(3):29-30.

[7]沈文娟,龚红萍,赵颂,等.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等待PCI手术时间对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影响[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2(3):196-197.

[8]李美红,王勤,朱强锋,等.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灌注时间对ST段回落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4):402-404.

(本文编辑:刘斯静)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205(2015)12-1472-03

[作者简介]穆东(1983-),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学士,从事心血管疾病诊治研究。

[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科题(ZD20140131)

[收稿日期]2015-09-21;[修回日期]2015-10-11

猜你喜欢

治疗结果心肌梗死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侧柱稳定性对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观察
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临床类型治疗结果的回顾性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