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广电网络技术发展分析及建议

2015-03-04韩平维刘彦鹏

声屏世界 2015年13期
关键词:广电终端智能

□韩平维 刘彦鹏

云计算的出现是互联网领域的一个重大改变,它影响着运营商在平台、网络及终端的服务模式。基于云计算产生的以云的方式和思路重新定义了业务软件、系统平台和基础资源,是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在三网融合与“互联网+”的全新格局下,广电运营商需要充分融入和借鉴互联网的模式、产品和技术,改革原有广播电视封闭、单一的现状,从云、管、端三方面结合广电实际逐步推进新技术发展和新产品应用,以融合创新的方式打造智慧广电生态圈。

“云”的技术发展与趋势分析

技术分析。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热备份冗余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根据NIST的权威定义,云计算有SPI 三种不同服务,即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三大服务模式。基于这三种类型的云服务,也有三种不同云服务平台。PAAS 和IAAS 一方面源于SAAS 服务理念,可以通过SOA/Web Services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也可以作为SAAS 模式的支撑平台间接向最终用户服务。

发展建议。广电运营商的云平台应参考云计算的三层架构,初期以服务内部为主,随着发展应兼顾对外服务,逐步实现从数字电视到高清互动再到全业务云服务的阶段性提升,最终形成围绕视频、应用、智慧、物联、通信为核心的“广电+互联网”云业务模式。

广电云平台建议采用基础三层架构,将终端资源、网络资源、计算资源整合成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层面;将视频平台、增值业务支撑能力平台、运营支撑平台、行为分析系统等整合成为平台即服务PAAS 层面;将基于同一门户实现的个性化应用整合为软件即服务SAAS 层面。同时还应从资源、能力、接口三个方面实现云平台的开放化。

通过重新整合,可实现依托于基础设施出租的网络服务收入;依托于平台服务能力、用户管控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提供的平台使用收入;基于统一门户引导的第三方应用部署及业务分成收入。以此进一步扩展收入的多元化,形成从资源到平台到应用的全方位经营体系。

“管”的技术发展与趋势分析

技术分析。OTN 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技术,是下一代的骨干传输网。OTN 解决了传统WDM 网络无波长/子波长业务、调度能力差、组网能力弱、保护能力弱等问题,是管理电域和光域的统一标准。OTN 可以提供巨大的传送容量、完全透明的端到端波长/子波长连接以及电信级的保护,是传送宽带大颗粒业务的最优技术。

IP 承载网是运营商以IP 技术构建的一张专网,用于承载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如软交换、视讯、重点客户VPN 等)。IP 承载网一般采用双平面、双星双归属的高可靠性设计,通过流量控制、QoS 保障等措施,IP 承载网既具备IP 网络的低成本、扩展性好、承载业务灵活等特点,同时具备传输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FTTH 是光纤到户的接入网技术,其采用光纤介质,不但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

发展建议。广电运营商应积极响应宽带中国战略,贯彻下一代广播电视的建设,践行“降费提速”政策,网络整体的发展建议从传输承载和接入互联等方面同步推进。基础传输网络采用OTN的技术部署,向大颗粒、大带宽方向发展,传输带宽面向百G 推进。业务承载网应以IP 技术为主,完善IP 承载网架构,扩展IP 承载网容量,加强IPv6 化改造,逐步从10G 向40G 发展。

结合NGB 要求,通过接入互联技术的演进,充分利用HFC 资源,从同轴接入方式逐步向光纤接入发展,在新建区域积极探索FTTH 技术,结合WiFi 覆盖,通过部署网关型终端,实现家庭内部网络互联。

“端”的技术发展与趋势分析

技术分析。从广义范围看,智能终端是面向个人消费市场的终端产品,其产品形态已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延伸至智能电视、智能机顶盒终端领域。消费电子的普及,用户已逐步习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模式,对终端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业务、技术、需求的多样性,催化机顶盒终端产品向智能化、融合化、开放化发展。

未来智能终端将并逐步取代非智能终端,市场驱动力来源于硬件和软件的升级。创新的服务也会对智能终端的发展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必将有力支撑广电运营商的大发展,促进信息通信产业的转型升级。

发展建议。在智能终端发展之初,硬件主导着智能终端的技术进步,硬件的升级直接提升了智能终端的性能,逐步改善了智能终端的用户体验,是智能终端不断发展的驱动力。

另外,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部分智能终端的主要功能力将在云端实现。广电领域云终端业务大多基于流化技术实现,应用程序运行在云端,通过视频编码技术将应用运行界面流化传输至云终端,由云终端进行解码输出。智能终端和云终端将在各自的发展路线上将逐步成熟,广电运营商应结合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终端发展策略。

在终端新技术上,基于HTML5的WebOS 成为业界的重要探索方向,期望通过新型web 技术有效解决原生OS平台分裂等问题,并满足应用跨平台和“一次开发,多处运行”的需求。

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都离不开智能终端的支持,创新的服务和应用是智能终端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未来智能终端将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时,也将推动产业的发展。

结论

广电行业的发展比电信网和互联网起步晚、发展慢,而且随着电信网和互联网对多媒体、多业务、多功能的介入,处于劣势的广电行业面临多重冲击,广电行业的发展任重道远。但是随着新技术的演进,尤其云计算、宽带网和智能终端的出现,给广电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因此只有把握住技术发展潮流,切合业务发展方向,在“云”“管”“端”三个方面不断创新和实践,广电才能在未来发展中适应市场,适应竞争。

猜你喜欢

广电终端智能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