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得失:从先发地看重庆
——文化产业园区类型标准界定及其对运营模式的影响(下)

2015-03-01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探索课题组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产业园动漫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探索课题组

实践得失:从先发地看重庆
——文化产业园区类型标准界定及其对运营模式的影响(下)

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探索课题组

前文《从实践到理论:标准演革及模式分析》中,我们将文化产业园区分为产业型、混合型、博物馆型、都市型等四种类型。我们还建立了从区位情况、产业聚集、投入情况、产出情况、辐射能力、配套政策、配套服务七个方面对园区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指标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中,我们力图描述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园,同时对比分析重庆市与国内一线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方面存在的差距,希望我们的建议对重庆市下一步的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文化产业;类型标准;运营模式

一、国外文化产业园区案例

(一)产业型文化园区代表——日本杉并动画产业中心

日本动漫产业目前已达到每年产值230万亿日元的规模,已成该国第二大经济支柱。而位于东京的杉并动画产业中心,则是全日本动漫产业最核心的聚集地。2013年,该产业中心占地34平方公里,拥有全日本超过23%的动漫公司,区内的宫崎骏工作室等企业已经成长为行业中的世界顶级公司。除动画生产企业外,博物馆、画廊、中介机构、传媒策划公司、广告公司等都在园区内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杉并的发展过程中,日本政府通过确立文化立国方针、推出动画产业扶持政策、制定配套支持政策等多方面进行引导。由此,杉并的运营模式可以归类为政府引导型。

(二)博物馆型文化产业园区代表——巴黎左岸艺术区

早期的巴黎左岸艺术区以其云集的名人旧居、咖啡馆、画廊而闻名于世。时至今日,左岸已完成了产业主体的更替——作为核心层的艺术生产逐渐式微,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产品销售两大类外围层业务已成为左岸艺术区的主要文化产业形态。

左岸从艺术聚集到产业汇集的过程,也是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标杆型路径,即从“产业型”向“博物馆型”的过渡。左岸初期聚集的美术博物馆、高端画廊,包括著名艺术家们到访过的咖啡馆、饭店、名胜等形成了博物馆网络,吸引着全球旅游者,令该地文化休闲类产值越来越高,其运营模式也由自发聚集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三)都市型文化产业园区代表——美国纽约SOHO文化产业区

苏荷区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最知名的商业文化区范本,是因为其首创的改老厂房和旧仓库为文化LOFT的旧城改造模式。这样的模式既保护了具有历史沉淀的古旧建筑,又使其焕发新的活力。这一改造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创意的体现。进入新世纪后,只有0.17平方公里的苏荷区艺术画廊大量减少,但新迁入的时尚中心继续利用更为先进的声、光、电系统对原有的仓库、厂房进行升级换代,又让文化休闲服务在这里实现了产业更替,形成了独特的旅游魅力和多种业态协调共生发展的良好态势,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纯城市商业区的重要特征。

在整个纽约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政府以协调人的身份制定统一的改造政策并监督落实计划的实施,地产商和非营利机构负责提供改造资金和降低改造成本。这样,苏荷区原始的自发聚集型运营模式自然转化成政府引导、企业介入、市场主导协调发展的模式。

二、国内文化产业园区案例

(一)北京798艺术园区——都市型园区未尽的探索

位于北京朝阳区的798艺术园区是中国最早成型的文化产业园区,其成名主要源于借助园内798旧工厂成功打造了艺术创作LOFT基地。

从发展历史来看,798艺术园区在2000~2003年兴起时依靠低廉的租金与文化名人入驻。随后的2004~2008年,政府给予了金融、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园区在机构、人员、产值各方面都达到了峰值。随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的深度发酵和园内房屋租金的高速增长,园区内三分之一的画廊倒闭或迁出,而迁入的多是非核心层产业。时至如今,尽管政府引进了做市商,但园区已不复当年之辉煌。

通过798艺术园区的兴起与困局研究,我们可以明显梳理出LOFT模式在中国可能的发展路径:廉价场所的获得——统一规划与政府协调——政府加运营商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型园区的国家队模板

始建于2003年的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是“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地的产业聚集过程显示出政府主导规划建设——企业主导运营——产业外溢的标准模式。基地规划建设了数字交易、研发孵育、体验娱乐、人才培育等分区,内设了交易、体验、人才培养等多个技术及服务平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应有尽有。其快速扩张吸引了大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聚合效应初步显现,2013年,园区入驻企业471家,其中注册资本超过千万元的有119家,不乏暴风影音、糯米网、人人网等明星企业。目前园区动漫影视板块全年作品合计超过3万分钟,网络游戏板块全年生产游戏85款,重点规模企业收入成倍增长。2013年,园区产值规模250亿元,税收总额突破9亿元。

通过对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的案例研究,我们总结出产业型文化产业园区在中国可能的发展路径与必备要素:高水平整体规划——高含金量的政策优惠配套——高水平的园区管理。

(三)上海张江文化产业园——混合型园区的示范工程

张江文化产业园起步于2004年,目前已经成为张江高科园区除生物医药与信息技术之外最重要的主导产业分园区。2014年,园区汇集了包括盛大网络、网易、PPTV、华人文化基金等龙头企业在内的各类文化企业400余家,数字出版、动漫影视、文化装备等重点产业产值达到293亿元,各板块在全国都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规模聚集的效益已经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为园区的主运营商,由张江集团整合报业传媒、数字出版、文化投资、动漫科技、艺术传媒等资源组建的张江文化控股公司在制定和实施园区发展规划时,紧紧依靠和借助张江高科技园区已有的信息技术先天优势,做出了科学的路径安排,并在园区内集聚了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产权股权基金、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上海版权交易中心、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等配套服务机构,让一切发展要素无一缺位。

通过对张江文化产业园区的研究,我们总结出混合型文化产业园区在中国可能的发展路径:连贯一致的运营主体——有的放矢的产业路径选择——充分的金融支撑。

三、重庆文化产业园区案例

(一)艺术型文化产业园区——曾经辉煌的黄桷坪艺术产业园

2006年依托川美原址成立黄桷坪艺术产业园区时,恰好赶上国内艺术品交易的黄金期,于是迅速步入巅峰。到2008年,园区拥有市级文化产业基地6个,入驻文化企业和机构300余家,艺术家工作室500余个,聚集了“黄漂”艺术家和川美师生3000余名。包括艺术品生产、文化节会、艺术培训、设计制作各业态的年总产值达到69亿元。艺术品版权交易中心、艺术品经纪公司、文化投资基金等中介机构纷纷入园,园区初步从“艺术汇集”走向了“产业聚集”。

但2011年川美搬迁后,园区活力明显下降。艺术品产出量少质低,工作室一一关闭,“黄漂”艺术家锐减一半以上,曾经闻名遐迩的艺术中心逐渐门可罗雀。艺术氛围持续减弱的黄桷坪该向何处去?这也许是这个曾经声名在外的园区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都市休闲娱乐型文化产业园区——南滨路的宏大构想

位于都市核心地带的南滨路区域汇集了长江风景带、法国水师兵营、慈云寺、洋人街等多个文化单元。尽管目前仅有区区26家文化企业入驻,其年营业额却占到了园区总收入的50%。为此,当地政府决意将其打造为文化产业长廊,重点培育休闲文化、康体文化、创意文化三大产业集群。未来3年内,计划投资150亿元,建设逾50万平方米经营面积,实现商贸、餐饮年收入至少10亿元。

计划中,南滨路文化产业长廊包含如下内容:重庆开埠老街景观区(在建)、洋人街人文风景区、重庆(国际)时尚文化发布中心(在建)、国际马戏城(在建)、中国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重庆洛可可文化创意中心(在建)、施光南大剧院、金阳重庆映像、N18 LOFT小院等。

(三)产业型文化产业园区——重报集团两园的实践和与预期

(1)重庆广告产业园的产业集聚效应。重庆广告产业园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投资兴建,位于渝北区石盘河商务区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2012年开工,计划2017年全面建成。该园区为西部地区首个文创、广告产业综合体,已获批为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是重庆市“十二五”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成后,将主要引进文化创意企业入驻,打造西部乃至全国一流的文创、广告产业聚合地。园区规划了文创、广告、新媒体、设计类公共服务平台,还确定引入广告经营交易中心、时尚发布中心、广告制作中心,传媒广告研究院等产业链上下游机构。一期确定入驻的有以重报集团旗下各报广告经营中心、重庆新浪广告、重庆齐贤广告为代表的广告企业群,有以重庆联创设计、重庆同望水利水电设计、重庆格林景观为代表的设计企业群,以及以中国联通渝北公司、重报数字公司为代表的IT/互联网/数字新媒体企业群。园区计划在二期建设过程中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机构入驻。园区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入驻企业约800~1000家,年创造产值约80亿~100亿元。目前,重庆广告产业园一期建设、招商、平台搭建、企业入园等各项规划均得到落实,二、三期建设及营运计划也推进顺利。

(2)枇杷山国际艺术区的产业集群构想。枇杷山国际艺术区位于渝中区核心地带,其原址是闲置多年的原国有印制一厂,周边历史文化资源富集。重报集团所属重庆商报社作为主运营商,已于2014年10月动工按LOFT模式对其进行改造,力图在2015年11月完成建设工作后引进100余家艺术机构,将该地打造成国际艺术区。按照规划,该园区将建设主题艺术酒店、艺术活动中心、书画交易中心、艺术投融资服务中心和艺术培训中心。这种“物业+产业”平台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打通了艺术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艺术生态体系。园区的打造,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区域文化形象的树立,还有机地融入了城市文化旅游概念。

四、重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概况

目前,重庆市内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数量已经不少,来者依然积极。据重庆市文化委统计数据,累计至2014年,全市发展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41个。2015年,还有不少市、区级文化产业园正在筹建及办理更名中。

第二,认定标准陈旧,名不副实居多。目前,在市级层面还缺乏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统一规划和管理。而一些区县政府也并未充分做好园区规划就上马建设,使得分散于各地的多数园区定位模糊,部分企业甚至干脆就打着文化名义圈地搞房地产开发。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里对文化产业园区还采用旧的认定标准。2014年4月,我国已经颁布了最新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申报、命名、管理、扶持、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明确,并将文化内容创意、特色文化产品生产、文化科技融合、业态模式创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类的园区列为重点支持的方向。而本市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还处于无规划、自发性的初级阶段,政府对园区的认定仍参考2006年的旧《办法》,对园区认定更多出于鼓励性质,形成文化产业实质的少。

第三,同质竞争严重,产业形态单一。缺乏统一规划,必然导致利益驱动下的同质化。例如,在全市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内,动漫产业就成了竞相争夺的香饽饽。现重庆市主城区已建立运作的动漫园区,简单数数就有华岩动漫产业园、北碚动漫创意园、视美动漫产业基地、华龙动漫基地、天健动漫基地、水星动漫基地等,主城外还有如万盛动漫产业园等正在操作中。是重庆动漫资源极为丰富吗?否!据重庆市文资公司的统计,2012年,全市动漫产业链相关企业仅100家。由于僧多粥少,结果是各动漫产业园区谁都无法实现产业聚集。

五、政策与配套建议

(一)园区政策归总分析

(1)外园区政策。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文化产业一向奉行“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发展思路,因此国家层面少有针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政策出炉。其更多的,是对文化产业在财政、金融和人才方面的整体支持。财政方面,主要手段是设立各种政府性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或个人,以及对文化企业实施财税优惠政策。金融方面,主要手段是政府引导创设各类私募投资基金和投融资联盟用于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文化项目。人才方面,主要手段是做强高校和政府人才库,以及对优秀人才给予资金支持。

(2)国内园区政策。总体来看,国内各地政府在其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内,除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的财政、金融和人才政策外,还不乏专门针对产业园区的内容。国内各城市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归总来看,财政方面主要是设立对文化企业进行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的专项资金,税收方面几乎都是在一定年限内对企业所得税等进行减免,金融方面主要是引导组建文化投资基金或设专项资金用于补贴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贷款损失,人才方面则主要针对领军型文化人才给予创业资金、住房补贴、专项奖励等。而对文化产业园区,不少城市都出台了针对性较强且提供政策、资金、税收、人才及招商引资等全方位支持的政策包。

(二)重庆文化产业园区政策与重点城市的差距

近年来,重庆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客观而言,这些政策与一线重点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

(1)政策数量与密度的欠缺。目前,国内文化产业产值排前6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从2005年到2013年,这6座城市颁布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杭州最多为18项,北京为l7项,上海为11项,广州与深圳均为9项,南京为8项。相比之下,从2005年到2014年,重庆对文化产业有具体扶持措施的文件仅颁布了5项。

(2)政策力度偏弱。就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而言,重庆政策力度偏弱。以财政政策为例,深圳与北京年度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在2010年便达到了5亿元的规模,而重庆在2013年才提升到5000万元。2014年成立的重庆文化旅游产业引导基金规模也仅仅只有1亿元,且运作1年多来投入项目的资金也并不多。在人才政策方面,广州设立了2亿元的人才扶持资金,杭州也划拨了3000万元用于“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重庆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具体政策。

(3)缺乏针对园区的专门政策。目前仅有的《重庆市文化产业基地认定办法》中,并未对文化产业园区在政策优惠、税收配套方面明确专门的扶持措施。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城市的政策体系中,对于产业园区均专门有详实而具体的扶持措施。

(三)于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使重庆市的文化产业园区能够得到顺利发展,我们建议对以下方面的政策配套进行深化:

(1)加大专项资金规模并向园区倾斜。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投入大、资金回收慢。为此,建议加大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规模,并向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适度倾斜,以促成园区的发展龙头与产业汇聚作用。

(2)设立专门基金弥补金融机构融资损失。要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题,重庆目前尚缺乏专门的融资风险对冲政策,为此可借鉴南京设立文化产业信用保证专项资金的经验。该信用资金主要用于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文化产业重点支持方向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小微文化企业发放贷款,对经认定的商业银行和小贷公司为文化企业贷款所产生的损失进行适度补偿。

(3)在土地转让、使用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建议在土地转让、使用方面出台有利于园区开发方规划、改造现有老旧城区的优惠政策,以利于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园区开发与旧城产业升级。在这一点上,可充分借鉴杭州经验:一是加大对于旧城改造中文化产业园区用地的优惠程度,如减免交配套费、拆迁管理费、消防设施配套费、供水设施增容费等。二是加大对园区内项目的用地供应,如列入国家和省、市重点规划的项目优先安排用地,鼓励文化企业以短期租赁方式使用土地,还可考虑以土地入股方式直接投资园区或入园企业。

(4)加大人才扶持力度。建议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高级人才基金,用于高级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培训及再教育,以搭建完善的人才培训与使用体系。可对领军型高级文化专业人才给予购房补贴、项目配套补助、创业资金补贴等,还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开展传习活动进行资助、补贴宣传推广费用等。

(5)创新园区竞争机制。建立市内文化产业园区间竞争机制。可对已经运营的园区进行等级评定,依据评定结果给予升级、表彰、退市等奖惩。园区也可设立内部竞争机制,以企业的主要产出、生产效率及对园区的贡献能力大小,设立激励和奖惩制度。

(6)建立协调服务机制。建议在市级层面建立由市文化委牵头,城建、规划、国土、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日常协调服务机制,解决好当前普遍存在的政策、指导、服务乏力,各自为阵,小、散、乱、弱,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健康发展。

[1] 戴俊骋,等.北京与国内重点城市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1(5).

[2] 王伟年,等.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06(01).

[3] 陈少峰.从策划视角提升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J].中国国情国力,2013(03).

[4] 钟德友.加快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J].科学咨询(科学管理),2010(09).

[5] 樊小兰,等.上海创意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国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经验借鉴[J].旅游论坛,2008(05).

[6] 朱海霞,等.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特质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S1).

[7] 王敏,等.文化生态视角下艺术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798为例[J].开发研究,2014(04).

[8] 李思屈,李义杰.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基于国家八大动漫游戏基地(园区)政策调研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9]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课题组.上海发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作用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3(09).

[10] 栾晓梅.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生态国内外研究述评[J].湖北社会科学,2013(07).

[11] 李星.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0(06).

G124

A

1674-8883(2015)18-0012-02

猜你喜欢

产业园动漫文化产业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