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傻瓜吉姆佩尔》的不可靠叙述分析

2015-03-01姜龙霞

关键词:佩尔傻瓜吉姆

姜龙霞

(西安外事学院 文学院, 西安 710077)

【文学艺术研究】

《傻瓜吉姆佩尔》的不可靠叙述分析

姜龙霞

(西安外事学院 文学院, 西安 710077)

不可靠叙述是小说叙述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叙述策略,研究作品中的不可靠,对分析、挖掘作品的主旨和意义有着重要帮助。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通过叙述者的六次大的信仰危机,层层推进,展现了叙述者“我”也即故事中的主人公吉姆佩尔的价值观和隐含作者的价值观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不可靠叙述。叙述者的价值观是,信仰本身是有益的,好人靠信仰生活,这个世界什么都可能发生,在另一个世界,吉姆佩尔不再会被欺骗。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则是,信仰本身并不一定是好事,全心全意地相信上帝也未必好,因为坚持如此的人在现世活得并不好,甚至在另一个世界也可能被欺骗。这种不可靠叙述的形成,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信仰本身的反思和质疑,同时也激发读者去思考。

《傻瓜吉姆佩尔》,不可靠叙述,隐含作者

作为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经典短篇小说《傻瓜吉姆佩尔》,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有从文化诗学角度分析其主题模式的,有从宗教角度分析犹太民族精神的,有分析其中女性形象的,有将其与中国傻瓜形象阿Q等进行对比分析的,有用巴赫金对话理论做阐释的,有从中解读辛格道德观的。笔者试图从叙述学角度入手,探讨该小说的不可靠叙述以及这些不可靠叙述背后所隐含的辛格本人的思考和看法。

小说主要通过第一人称“我”,也即故事中的主人公、被人们称为傻瓜的吉姆佩尔来追忆他自己的一生。他这一生是由各种被欺骗的事件组成的,最后,吉姆佩尔选择散尽钱财,到世界上去。在他临死之际,一直向往着另一个地方,因为他坚信在那里,即使吉姆佩尔也不会被欺骗。那么,在那里他是否真的不会被骗吗?这就要分析吉姆佩尔的叙述是否可靠、是否可信,可信度有多大。

“不可靠叙述”是叙述学中的一个关键词,也是用来书写和分析文本的一个策略。关于不可靠叙述的判断标准等问题,西方存在着两种争议:一种是以不可靠叙述提出人韦恩·布斯及后来的詹姆斯·费伦等为代表的修辞方法,一种是以塔马·雅克比、A·纽宁等为代表的认知(建构)方法。[1]虽然后者为新起之秀,对不可靠叙述理论有相应的贡献,但布斯的理论也有相当的道理,不能简单地对其全盘否定。本文对不可靠叙述的界定和分析采用的就是韦恩·布斯的观点。布斯将不可靠叙述定义在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关系这一基础上,他认为“当叙述者的言行与作品的规范(即隐含作者的规范)保持一致时,叙述者就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2]赵毅衡先生认为:“不可靠性是在叙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判定叙述是否可靠的“唯一的参照标准是从述本回溯底本,看底本变成述本的过程中加入了多少扭曲”。[3]具体到《傻瓜吉姆佩尔》中,不可靠叙述除了表现在天真愚蠢的显身式主人公叙述者外,更重要的还体现在叙述者的价值观与隐含作者的价值观之不同。本文重点从后一个方面加以论述。

所谓叙述者,简单理解就是担任虚构故事叙述的一个抽象人格,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等。所谓隐含作者也即作者的“第二自我”,是“从叙述中归纳出来、推断出来的一个人格,这个人格代表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形态、个人心理以及文学观念的价值。隐含作者正是这些道德的、习俗的、心理的、审美的价值与观念之集合”。[4]10简单来讲,隐含作者也指“解释社群的读者,从文本中推导归纳出来的一套意义与价值”。[5]任何叙述中必须有隐含作者。

在《傻瓜吉姆佩尔》中,叙述者“我”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叙述主体“我”的口吻列举的种种受骗情况以及其对受骗的辩护中总结出来。如:“女人生孩子本来应请吃葡萄干,可是他们却把羊粪塞到我手里……吉姆佩尔,沙皇要来弗拉姆波尔了;吉姆佩尔,月亮掉下来落到图尔平了。”[6]313人们给他说亲,那女子走路一拐一瘸,可人们告诉他说她是故意的,是由于怕羞。面对这些欺骗,吉姆佩尔已经意识到自己被别人骗了一生,如他在文中说人们总是捉弄他,他确实被诓了等。被叙述的吉姆佩尔在当时同样也意识到被骗,如在娶妻那件事情上他又意识到受骗了:结婚不到四个月的妻子临盆了,他曾问过她“你怎么能这样愚弄我呢?按理我是家里的老爷和主人哩”。[6]316可他还是“始终要相信人家对我说的话”。[6]319“像机器一样相信每一个人”,并且相信了一辈子。由此可见,叙述者的价值观即使知道自己被骗了、被愚弄了,也始终坚持相信一切。

是什么让他这么坚定地选择相信每一个人呢?从他为自己的一些辩护中可以找到答案。他认为:“首先,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像《先智书》上写的那样……我去看看又有什么坏处呢?……肩膀是上帝给的,负担也是上帝安排的……但是我决心始终要相信人家对我说的话。不相信有什么好处呢?今天你不相信自己的妻子,明天你就连上帝也不相信了……拉比最近对我说:‘信仰本身是有益的,书上说,好人靠信仰生活。’”[6]313-321

叙述者吉姆佩尔在详细列举和描述了一件件受骗的事情之后,将叙述的眼光拉到了眼前,做了这样回顾性质的总结:“我到处漫游,善良的人们没有怠慢我。过了许多年,我老了,头发白了,我听到不少事情,许多谎话、假话,但是我活得越久,我越懂得,的确无所谓谎言。实际没有的事情,晚上梦里会有;这个人没有遇到的事,另一个会遇到;今天没有的事,明天会有;明年没有的事,百年之后会有。这有什么区别呢?”后来叙述者写道自己做的梦,在梦中艾尔卡回答他的种种疑问,“结果是,一切都是对的”。[6]323此时,吉姆佩尔更坚定了他的信仰。最终叙述者也没有承认自己傻:“当死神来临时我会高高兴兴地去。不管那里会是什么地方,都会是真实的,没有纷扰,没有嘲笑,没有欺诈。”[6]324

综上,从叙述者自己的叙述和在诸多受骗的事件为自己的辩护中,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叙述者的价值观:叙述者安然忍受被欺骗和被侮辱的背后的有着坚强的精神支撑——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信仰本身有益,好人靠信仰生活,相信上帝,到另一个世界,吉姆佩尔就不会再被欺骗。这也正是叙述者认为自己并不傻的原因。

然而,叙述者的价值观是否可靠,值得推敲。赵毅衡先生指出:对于叙述学而言,只有作者的“第二自我”才是真实、可靠、可触及、可批评、可分析的人格。该小说中,隐含作者的声音在叙述者对经历往事的吉姆佩尔的叙述过程中流露了蛛丝马迹。从叙述者出发,读者才可能对隐含作者的含义有所把握。特别是叙述者在对经历往事的吉姆佩尔的六次大的信仰危机及的叙述中,隐含作者的声音暴露无遗。

第一次信仰危机是吉姆佩尔多次被骗之后,那些好事之徒发现他容易受骗,个个都想在他身上试试运气,面对别人的欺骗和自己知道被骗的局面,吉姆佩尔的信仰第一次出现了小的危机。这一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第一,他用《先智书》来安慰自己:什么事情都是可能发生的;第二,他为自己辩护:全镇子的人都那样对他,他不能不相信;如果他胆敢说他们在骗人,那就麻烦了,人们会发怒,他没有办法,只好相信他们,并且希望如此做对他们也有点好处。经过这一番心里挣扎和斗争之后,吉姆佩尔开始像机器人一样继续相信着每一个人。

第二次危机是当他刚刚度过第一次的心里挣扎之后,人们继续捉弄他,告诉他弥赛亚降临了,告诉他他的父母复活了,从坟墓里爬出来正找他。当他匆匆穿上羊毛背心出去时,人们发出了嘲笑的尖叫。于是,吉姆佩尔发誓再也不相信了,但又觉得这样也不行,觉得人们把他弄得晕头转向,不知东南西北了,他的信仰出现了危机。于是他去拉比那里求救,拉比对他说:“书上写着:当一辈子傻瓜也比做一小时恶人强。你不是傻瓜。他们才是傻瓜哩。凡是令其邻人感到羞耻的人,自己就会失去天堂。”[6]324听信了拉比的教诲,吉姆佩尔消除了心中的疑虑和信仰的危机,开始继续接受着欺骗和捉弄,也继续相信着别人所说的话。

第三次危机是他和妻子结婚不到四个月,妻子就临盆了,生了个男孩。当吉姆佩尔质问妻子为何如此对待他这个孤儿,她生了个私生子时,他妻子便又是发誓又是赌咒地告诉他,这个孩子是他的,是早产。吉姆佩尔开始相信了,可随后心里又陷入了一次挣扎和动摇。第二天他便去跟学校的先生谈此事,先生告诉吉姆佩尔,这种事情在亚当和夏娃之间也发生过,上床的时候是两个人,下床时就成为四个人了。吉姆佩尔的信仰危机又被这次谈话冲淡或者说暂时地掩盖了,他开始忘记自己的苦恼。从他爱那个孩子爱得要命、为他买东西、赚钱可以看出,吉姆佩尔暂时度过了这次信仰的危机。

第四次危机是平时不在家住的他偶尔一次回家,发现妻子身边躺着一个男子模样的人,为了不把孩子吵醒,他又悄悄地到了面包店,可是这次他一夜没有合眼,浑身直打颤,像得了疟疾一样。终于他说道:“我当蠢驴当够了……吉姆佩尔不能当一辈子傻瓜。即使像吉姆佩尔这样一个傻瓜,他的傻也是有限度的。”[6]318于是清晨他又去拉比那里求救,拉比告诉他必须与妻子离婚,可是晚上的时候他觉得特别痛苦,想妻子,想孩子。最重要的是,对此事,他没有真正发怒,因为他想,过失有时是难免的,人活着谁能没个错。同时,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看错了,可能冤枉了妻子。最终,吉姆佩尔告诉拉比是他犯了错误,妻子是无辜的。经历了这次痛苦的心理挣扎后,他又开始选择相信别人,并且信仰上帝的信念已经到了无可动摇的地步,他以后的遭遇和悲哀就是源自于他不可动摇的信仰。

第五次危机是吉姆佩尔与妻子分居9个月之后,妻子又生了个私生女。这一次他下定决心,选择始终要相信别人对他说的话。因为他觉得不相信有什么好处呢?今天你不相信自己的妻子,明天你就连上帝也不相信了。从此,他只是一股脑地相信别人的话。并且拉比最近告诉他:信仰本身就是有益的,好人靠信仰生活。

第六次危机是吉姆佩尔做了个梦,梦中魔鬼对他说,世人都在欺骗他,他也应该欺骗世人,让他把尿撒在面包上给那些正人君子吃。魔鬼告诉他没有来世,也没有来世大审判,更没有上帝,有的只是一个深泥潭。他听从了魔鬼的话,但是梦中他梦到了妻子艾尔卡对他说:“你这个傻瓜,因为我是虚伪的,难道一切都是虚伪的吗?我骗来骗去,结果还是骗了自己。我正在为这一切忍受煎熬,吉姆佩尔。在这里他们什么都不饶恕。”[6]323听了艾尔卡的话,吉姆佩尔幡然醒悟,说是上帝帮助了他。他将面团埋掉了,并且回到家里把钱分给孩子们,自己离开了弗拉姆波尔镇到世界上去了。自此到他生命结束,再也没有出现过信仰的危机和心里的挣扎与斗争。因为多年之后,当他老了,听到过很多事情之后,他越来越相信,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越来越懂得,的确无所谓谎言。“实际没有的事,晚上梦里会有;这个人没有遇到的事,另一个会遇到;今天没有的事,明年会有;明年没有的事,百年之后会有。这有什么区别呢?”[6]323

他会时常梦到妻子,她回答吉姆佩尔的种种疑问,结果是,一切都是对的。之后,梦中的妻子成了他信仰的支柱,让他一直坚信他要去的另一个地方是真实的,让他迫不及待地期盼着死亡。这里,其实可以听到隐含作者的声音,即吉姆佩尔坚定信仰的力量不是上帝给予的,也不是拉比和先生告诫的,恰恰是吉姆佩尔的妻子——艾尔卡不断告诫给予的。那么,就有一个质疑:生前虚伪狡诈,一直欺骗吉姆佩尔的她,托梦说出来的话真实性到底有没有,有多少呢?换句话说,她的话语是不足为信的,至少是不能全信的。所以,吉姆佩尔在另一个世界未必过得幸福,也未必不被欺骗。

综上可知,作者故意制造叙述者六次大大小小的信仰危机,正是在不断地突显隐含作者的声音和价值观:信仰本身真的有益吗?相信上帝真的没有错吗?另一个世界里吉姆佩尔就不会被欺骗吗?如果信仰有益、全心全意地相信上帝没有错,为什么好人在现世生活得并不好,甚至很差。越是听上帝的话,躬行上帝告诫的人,越容易被欺骗和侮辱。特别是在小说结尾处写道,吉姆佩尔对另一个世界的神往——那里没有纷扰,没有嘲笑,没有欺诈。“赞美上帝:在那里,即使是吉姆佩尔,也不会受骗。”——更折射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虚伪和欺诈。其实,就连那寄托在另一个世界的幸福,也受到了质疑。

到此,叙述作者与隐含作者的价值观差异甚至矛盾已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种价值观的相异,造成了小说的不可靠叙述。靠信仰和躬行着拉比的告诫,吉姆佩尔多次挣扎之后,依然选择了相信上帝,并以此来安抚自己挣扎而质疑的灵魂,也因为此,他能够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泰然地接受着一切。在自己的世界里,吉姆佩尔是自足安然的。但也正是在一步步的挣扎和坚定之中,小说的反讽效果达到了极致,而现实中的人们应不应该全心全意地信仰上帝,应该如何信仰上帝,像吉姆佩尔这样的悲剧如何解答?拿什么去安顿人们的灵魂?这也正是分析小说不可靠叙述后所留给读者的思考。这一小说的不可靠叙述,同时也折射了犹太裔作家辛格对信仰危机思考和上帝的质疑。

[1] 申丹.何为“不可靠叙述”?[J].外国文学评论,2006,(4):18-22.

[2] 王悦.析麦克尤恩《立体几何》不可靠叙述的生成与阐释[J].外国文学,2010,(1):16-22,157.

[3]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70.

[4]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10.

[5] 赵毅衡.《全文本》与普遍隐含作者[J].甘肃社会科学,2010,(6):145-148.

[6] 刘俐俐.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兰一斐]

An Analysis of Unreliable Narration inGimpeltheFool

JIANG Long-xia

(SchoolofLiterature,Xi’anForeignAffairsUniversity,Xi’an710077,China)

Unreliable narration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in novel writing. The analysis of unreliable narration is very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theme of the literary work. Gimpel the Fool by I. B. Singer tells the differences in life values between Gimpel and the implied author. The life value of the narrator is that belief and faith is beneficial while the life value of the implied author is that belief is not a good thing since people with strong belief do not lead a happy life. The unreliable narration in the novel indicates the author’s doubt and reflection on belief.

Gimpel the Fool; unreliable narration; implied author

2015-07-16

姜龙霞(1985—),女,陕西延安人,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教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西方文学思潮与文论研究。

I106

A

1008-777X(2015)05-0056-04

猜你喜欢

佩尔傻瓜吉姆
《何西阿书》对《傻瓜吉姆佩尔》的原型意义
原始魅力——吉姆·科普
哈斯佩尔成为美国中情局首位女局长
吉姆餐厅
澳警方起诉梵蒂冈“三号人物”
让身体从纸中穿过
水里的倒影
何不做个纯粹的傻瓜
《三个傻瓜》的艺术分析
我不是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