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锦棠人才伦理思想刍议

2015-02-28张金荣师永伟

关键词:治理新疆

张金荣,师永伟

(中南大学 历史文化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83)



刘锦棠人才伦理思想刍议

张金荣,师永伟

(中南大学 历史文化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083)

摘要:人才伦理思想是人才培养伦理、人才评价伦理、人才选拔伦理以及人才任用伦理四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刘锦棠作为治理新疆的统筹者,他的人才伦理思想与实践是其取得突出政绩的重要原因。其内容具体是:修己正人,勤勉相励;文武具备,量才授职;因地制宜,量为变通;名利相辅,恩威并重。刘锦棠人才伦理思想既是对传统人才伦理思想的一脉相承,也有实质性的超越,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刘锦棠;人才伦理;新疆;治理

刘锦棠(1844—1894),字毅斋,湖南湘乡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湘军将领、民族英雄,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率军收复新疆的“导演”之一,新疆建省方案的重要提出者与实施者,新疆第一任巡抚,新疆政治、经济、文化恢复与发展的主要领导者,他对新疆发展作出的贡献至今尚很少可与其比肩者。学界对刘锦棠的研究逐渐加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焦点则聚集于刘锦棠与新疆的关系方面,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刘锦棠率军西征,收复新疆的史实梳理;二是刘锦棠与新疆建省的关系;三是刘锦棠巩固新疆稳定、恢复与发展新疆经济的突出政绩;四是综合性质的研究。纵观对刘锦棠的研究,尚鲜有涉及其人才伦理思想的成果。加强对此维度的探赜,对全面深入了解刘锦棠思想大有裨益,遑论对当今社会人才观的影响。

刘锦棠作为收复新疆与发展新疆的关键人物,在征战以及治理边疆的过程中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独具风格的人才伦理思想,刘锦棠人才伦理思想是一个系统的思想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选拔、人才使用四位一体,在具体内容方面具有鲜明的见解。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一、修己正人,勤勉相励

人才不是天生的,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后天耳濡目染式的培养。修己正人,从内而外地提高自身素养,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感染人才,方才是实现人才伦理的核心要求与培养人才的正确途径。刘锦棠就是以修己正人、勤勉相励的人才培养伦理思想为指导,从自身做起,践行爱国之心、勤勉之心、感恩之心。

爱国之心。刘锦棠的爱国之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凸显出来。

第一,取得屡次战斗胜利的坚定爱国信念。刘锦棠生活于西方入侵日急、“人心激昂”的时代,人人皆存报国之心。刘锦棠少有异志,加入湘军,开始其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参加镇压太平天国以及捻军的战斗,屡建战功;参加对西北回民叛军的战斗;1872年,攻克西宁;1874年,攻破河州;1875年,进入新疆作战;1876年,收复失地乌鲁木齐;1877年,进军吐鲁番、达克逊等地;1878年,入定喀什。刘锦棠无论是参加对太平天国、捻军的战斗,还是参加收复新疆的战斗,无不身先士卒,“往来泥淖之中”以至于“风湿深入筋骨”,“以其真诚感动将士”。如此的拳拳爱国之心,谁人不为之动容!

第二,清廷中央政府对刘锦棠的肯定。刘锦棠“连续作战,穿越数千里”,大小战斗数十次之多,直至新疆平定。中央政府为彰其功,擢升其官职的诏令不断下发,补授太常寺卿、补授通政使司通政使、钦差大臣、补授兵部右侍郎、新疆巡抚等均是有力的佐证,清廷授予其官职的行为彰显了刘锦棠能力与爱国心的统一。

勤勉之心。刘锦棠署理新疆之后,“效命至深,艰险备尝,毫无畏避”,时常“扪心自省”,认为唯有“恪勤励志,敬慎从公”,方能“稍慰鸿慈”,故刘锦棠时时勤勉于政事:合理部署兵力,以保边疆稳定,“先后擒斩著名首要各逆以数十计,歼除匪党以数千计,立解色勒库尔城围、速遏伊阿瓦提乱萌”*刘锦棠:新疆南路五次剿平边寇折,光绪七年四月初十日。;整顿军务,厘清欠饷,裁撤旧勇,另立新营等;开展水利建设、打通驿路、修固城防;督办新疆行省其他大小事务。是故,刘锦棠因劳成疾,往日的足疾“近岁以来,日渐增剧”,以致于“筋掣心悸,汗出神昏,不能毕事”,不得已请求“赏假一月,在营调理”*刘锦棠:请给病假一月在营调理折,光绪八年四月十五日。。刘锦棠的勤勉熏陶着他身边的魏光焘、张曜、李日新、唐凤辉等人,甚至出现了萧迎祥、王镇庸、张恩浚、毛运如等官员积劳病故的现象。

感恩之心。刘锦棠的感恩之心表现在忠、孝两个方面。忠,即是对国家而言,感恩国家的知遇之恩;孝,即是对家庭而言,感恩亲族长辈的养育之恩。首先,刘锦棠对清廷的恩宠表现出谦虚、感恩的态度,每次授予其官、赏赐物品、准其所奏之后均上奏谢恩折即是最好的证明,如《由骑都尉世职晋为二等男遇有三品京缺出开列在前谢恩折》《御赏白玉柄小刀火镰荷包等物谢恩折》等;其次,刘锦棠自小“性至孝,家贫,依其祖母陈以居,不忍遽去”,在得知祖母“倾仆不语,有类中风,数日医治未痊”之后,“昼夜彷徨,罔知所措”,特上奏《恳恩展假数月回籍省亲折》,以“回籍一伸省亲”*刘锦棠:恳恩展假数月回籍省亲折,光绪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如此至忠至孝之人的一言一语,必定会感染身边每一个人。

道德教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感染性。刘锦棠正是利用“亲历诸身”的品格塑造、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论是爱国之心、勤勉之心抑或是感恩之心皆是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刘锦棠人才培养伦理思想毋庸置疑是站在了时代的前沿。

二、文武具备,量才授职

新疆建省之初,际此需才孔亟,刘锦棠在《遵旨保荐人才折》中,详述其关于人才评价的伦理思想。历观古往,证之当今,将帅人才共分四种:第一种,文武具备,智勇兼优,遗大投艰而能不动声色,措理裕如者;第二种,大略雄才,不拘末节,独当一面,辄能所向有功者;第三种,沉毅有谋,善察地势敌情,战胜攻取者;第四种,忠勇朴练,战守两资,虽才智不过中人,而临危陷阵,独能奋不顾身,克成厥志者。真正的人才即是“文武具备”者*刘锦棠:遵旨保荐人才折,光绪九年六月十七日。。

若该节点随机从最大速度vmax和最小速度vmin之间选取某一个值作为运动速度,并随机从[0,2仔 ]中选取某一个值作为运动方向,那么转移分布P(mk|mk-1)便形成了一个以mk-1为圆心,vmin为内半径,vmax为外半径的圆环,表示如下:

据此人才评价标准,刘锦棠考察所属官员的文、武两面,特推荐了吴大澂、黄光达、袁垚龄、董福祥、潘效苏、刘嘉德、魏光焘等人才,根据他们的能力授予职位,贯彻了“量才授职”的人才评价伦理思想。

下面以魏光焘为例,具体说明刘锦棠“文武具备,量才授职”的人才评价伦理思想。魏光焘(1837—1916),字光邴,号午庄,是魏源的族侄孙,早年参加湘军,因精明能干、战功卓著而累升迁,1883年任甘肃布政使。在新疆建省伊始,刘锦棠就奏请朝廷调任魏光焘为新疆布政使,协助统摄新疆全局,事实证明魏光焘完全可以胜任此职。魏光焘至新疆之后,首先制定了《新疆屯垦章程》,招徕大批来疆屯垦的农民,1887年新疆就吸引了一千九十户[1]2246,及至1891年,“分划伊犁各地归旗屯、民屯各六万余亩,使各自力耕”[2]3512,这可以说是魏光焘的功劳;协助刘锦棠废除传统的伯克制度,权利收归政府;注意沙俄侵略者的动态,维护祖国边疆的稳定和领土完整等。魏光焘充当了刘锦棠的左膀右臂,在刘锦棠的奏折中随处可见“藩司魏光焘详请”、“委由藩司魏光焘代拆代行”、“新疆布政使魏光焘祥称”等话语,在刘锦棠回籍省亲期间,“甘肃新疆巡抚着魏光焘暂行护理”。可见刘锦棠对魏光焘的重视。

刘锦棠对魏光焘的评价是:“器识闳通,当新疆改设行省之初,事务极繁,创始匪易。该司在任三载,于用人理财诸要政,殚竭荩悃,因地制宜,罔不措置裕如,悉臻妥善。且素娴军旅,洞达边情。”当皇帝诏其陛见时,刘锦棠亲自上折请求“暂缓陛见”,继续留在新疆为国效劳*刘锦棠:布政司魏光焘暂缓陛见片,光绪十四年八月十二日。。魏光焘在后来的回忆中谈及此段时亦说:“无不竭力举办,不敢告劳。”[3]106由此可见,刘锦棠人才评价伦理思想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刘锦棠根据“文武具备”的人才评价伦理标准,知人善任,量才授职,任用了一大批俊杰良将,这是其在疆治理期间取得显著功绩的一个重要缘由。

三、因地制宜,量为变通

刘锦棠针对“新疆远在边荒,情形迥殊内地”,“外则夷部邻接,内则种族居”加之“新疆初设行省,官职未备”,“承平之日,尚须才望最优者”,更何况是如今之特殊情形,缘此刘锦棠制订了独特的施政方案,选拔任用了一批治世之人才。

刘锦棠在新疆施行的行政方案既有继承也有超越。共分三种情况。

其一,沿袭原有的行政措施。刘锦棠全面署理新疆政务之前,金顺、恭镗、金运昌等新疆官吏业已制订了一系列适宜的防务、恤抚等行政措施,而防务即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如北路防务已历经左宗棠、金顺等人的精心筹划,“日臻妥协”,即使是“将来有应相机变通之处,臣当与金顺等体察情形,随时会商办理”,原有职守的官吏仍可继续发挥其安民兴邦的能力。

其二,完善原有的行政措施。刘锦棠对待新疆既有的行政措施采取了辩证的态度:精华者,留;糟粕者,改。首先是司法方面的完善,刘锦棠了解到新疆地区“久违声教,初就范围,譬如牧群之马,一时虽勉受羁靮,其奔轶之性,究难猝除”,因此应该“勤审勤结,择其尤不法者,立予痛惩,庶各种莠民,咸生畏惧”,不能“泥于文法”,有区别地对待犯罪事件,培养了其时其地司法人才“因地制宜”的思维方法,从而造就为民服务的人才*刘锦棠:新疆命盗案件请暂行变通办理折,光绪七年四月初十日。;其次是军事防务方面的完善。察新疆初定,军事防务当为重点事宜,刘锦棠对原有的军事防务体系进行了完善,如“裁剪营勇”、另立营制“以归实用”、核实欠饷等,“与新疆大局实有裨益”,据此得以选拔的人才有抚标中营参将、守备、左营游击、右营游击、都司等;最后是行政官制方面的完善。吏治关系国计民生,塞外新定,尤是如此,故官制亟需完善,加强官员的考察,刘锦棠擢升了“勤慎廉明,任事实心”的甘肃候补知县方林希、“年力正强,才具开展”的甘肃候补知县李原琳、甘承谟等可堪重用之才。

其三,增设新式的行政措施。新疆初设行省,官职未备,一切尚在筹划之中,施行新的行政措施是必然之势。军事方面,“西征饷糈诸务,最为繁剧”,特增设“行营粮台”一职,职掌“各军营台局银粮出入诸事宜”;民政方面,为解决语言不通问题,特设抚署笔帖式一职;官制方面,委署新的人才以补员缺,如委任“老成练达,志趣不苟”的陈名钰和“才长识卓,为守兼优”的陈宝善以及“才具开展,勤奋有为”的蒋诰等担任重任,造福一方;司法方面,“缉捕监狱,须有专业人员经理”,特添设“库尔喀喇、乌苏里知照磨兼司狱一员”,“以资佐理等情前来”*刘锦棠:库尔喀喇乌苏同知请添设照磨兼司狱员缺折,光绪十二年十月十九日。。经济方面,“新疆防营岁饷,向赖各省关协济”,且建省以来,花销日增,故在“省城设立税务总局”,其他地区办理分局,总理税收事务,故任用有能且勤之士担此重任*刘锦棠:新省添设税务局试办情形折,光绪十三年七月初三日。。

刘锦棠始终坚信“因地择人,庶足以重职守”*刘锦棠:请补镇迪道所属厅县员缺折,光绪九年九月阙日。的人才选拔伦理思想,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这种伦理思想付诸治理新疆的实践之中,打破成规、不拘一格,制订符合实际的施政方案,从而选拔了大量治理新疆的人才,如张起宇、刘肇瑞、黄袁、任兆观、杨其澍、李徵煦、喻先麓、邓一潢等,这些人才兢兢业业、各谋其政,共同促进了新疆政务畅通及其稳定与发展。

四、名利相辅,恩威并重

治理蛮荒之地所需人才的获得,不仅要靠传统爱国思想的激励,更为重要的是名利相辅,恩威并重,适当的物质、荣誉奖励是任用人才的必须方法,毕竟世俗之心,人皆有之。刘锦棠在治理新疆的过程中时时体现着“名利相辅,恩威并重”的人才任用伦理思想,这是其获得大量人才辅助的一个重要原因。

曾国藩在治理湘军之时就曾言道:“带勇之法”在乎的是“仁”与“礼”[4]442;“痛惩一二辈”,可收到“自然人知儆慎”的效果[5]136。刘锦棠亦具备此种人才任用伦理思想。

首先,对尽心尽力、克勤克俭的人才给予奖励,主要分为物质奖励与荣誉奖励两种。如对湘军文武官员中立功后病故者,请求“从优议恤”;丁翰在处理营务期间,“筹划边防,竭虑殚精,甚多裨益”,因积劳成疾而身故,刘锦棠请求“议恤”;江宁布政使梁肇煌,“备极经营”,刘锦棠上奏“恳奖”;新疆新设郡县的官员工作繁重,但是他们的生活常常“入不偿出”,刘锦棠奏请“给南北两路官员办公津贴”;道员罗长祜“因积劳致疾”,刘锦棠“请恤”并“宣付史官”,以彰其功。除此之外还有:张曜、锡纶、升泰、额尔庆额、谭拔萃、王镇墉、方希林、张恩浚、毛运如、邹鲁彦、明春、雷声远、赵奉乐、龙在田、岳正南、贺茂棠等。每一个名字的背后均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爱国爱民的故事,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了贡献,刘锦棠均奏请优恤。此法激励了欲有作为之人才。

其次,对“庸劣不职”、破坏稳定者严惩不贷。刘锦棠作为新疆行省的重要管理者,对不法官员采取严厉惩罚措施。对署奇台县知县朱开懋“浮征苛派”、署绥来县知县欧阳振先“纵兵匿命”等庸劣不职的官员“一并撤任查办”;对“从九吴正刚,守备张喜”等军队中侵蚀军饷者,一律严惩,“从九吴正刚由部斥革,守备张喜即行革职”;对顾得喜这样勾结匪类谋事变的行为,刘锦棠下令将首犯张得喜等16人斩首。以此惩戒不法行为,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官员,使人人皆有畏惧之心。

刘锦棠十分注重对所辖官员的考核,优秀者即可升迁,不合格者即受惩罚。名利相辅、恩威并重的人才任用伦理思想激励了才识卓著、练达廉明的人才,同时也惩戒了慵懒、无能的人才。此一赏一罚,可谓是刚柔相济、相辅相成。

刘锦棠人才伦理思想的成形与实践具有时代意义,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他贡献给时代的是“否认现秩序的理论”以及“建设新秩序的理想”[6]453。荦荦大者,即是继承和发扬了传统人才伦理思想。“任何传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7]71刘锦棠人才伦理思想既是对传统人才伦理思想的继承,同时亦是超越。传统的人才伦理思想注重的是“德才兼备”,及至近代社会,内忧外患日急,人才伦理思想的内容也就更加丰富起来,如魏源、曾国藩即是其中的突出代表。魏源曾言“文之用,源于道德而委于政事”[8]8;曾国藩则树立了“德操为上”、“德才不可偏废”的评价、选拔、任用人才原则,毕竟“德者,才之帅也”[9]4。传统人才伦理思想是刘锦棠形成独具一格人才伦理思想的基础与素材。刘锦棠人才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传统人才伦理思想痕迹,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如在人才评价伦理方面注重对“文”与“武”两方面的考察,人才选拔伦理方面则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刘锦棠根据新疆行省初建,且“外则夷部邻接,内则种族居”,民风与内地迥异的情状,完善传统伦理思想是必然选择,譬如刘锦棠新设行政机构解决语言、军事等问题,大力选拔熟悉形势的当地人才,对原有的司法程序作出调整。事实证明对传统人才伦理思想的超越是正确的和成功的。

刘锦棠人才伦理思想使中国人才伦理思想由传统进一步走向近代,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其一,人才培养注重德育和致用两方面,培养的过程中亦是需要注重德育的重要性,毕竟“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没有道德使命感的人才是危险品,对社会必然会造成破坏;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委于政事”,即是所谓的“致用”。

其二,人才选拔与任用要坚持量才授职、因地制宜的原则。人才的才与能有大小、高低之分,根据人才的特长授予相应的官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人才的作用;任何不顾实际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选拔与任用人才亦是如此,因地制宜人才选拔任用伦理才是正确的行动指南。

其三,人才伦理要契合时代需要。时代需要是人才产生的动力,英雄有用武之地才是最理想的社会状态,根据社会需要培养、选拔、任用人才才是明智的选择与做法。

当然,限于时代水平以及阶级立场,刘锦棠的人才伦理思想也是有其局限性的,今天的我们应该采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对待之。

参考文献:

[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邵阳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邵阳文史资料:第7辑[M].邵阳:邵阳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1988.

[4]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之一:第16册[M].长沙:岳麓书社,2011.

[5]蒋星德.曾国藩全传[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4.

[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7]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王宪明,高继美,李海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8]魏源.魏源全集:第12册[M].长沙:岳麓书社,2004.

[9]司马光.资治通鉴:第1卷[M].长沙:岳麓书社,2009.

(责任编辑张彩霞)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Liu Jintang's Talents Ethics Ideology

ZHANG Jin-rong,SHI Yong-wei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Abstract:Talents ethics is an organic integration which consists of such four parts as the talents training,evaluation,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As a leading governor in Xinjiang,Liu Jintang's talents ethics ideology and practic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his outstanding polit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self-discipline and diligence for governing others;well-educated both civilly and militarily;flexible appointment;gentle and ster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fame and fortune etc.Liu Jintang's ideology not only inherits but transcends the traditional talents ethics and still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modern society.

Key words:Liu Jintang; talent ethics; Xinjiang; Governance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0163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5-GH-244)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5)04-0035-05

作者简介:张金荣(1960- ),女,河北平泉人,中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师永伟(1989- ),男,河南项城人,中南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收稿日期:2015-04-24 2014-12-16

猜你喜欢

治理新疆
走进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