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电视画面编辑的认识

2015-02-28吴淑慧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蒙太奇

吴淑慧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 海口 570206)

浅谈对电视画面编辑的认识

吴淑慧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 海口 570206)

完成一个电视作品,前期采访固然重要,但后期编辑也是举足轻重。电视画面不同于广播,它具有“声画合一”的特性。既然有声有画,就会涉及如何将声画做到完美结合,这里面就有许多方法和技巧。作为画面编辑,应当掌握和运用好与之相关的知识。

电视画面编辑;蒙太奇;编辑匹配原则

一、电视编辑的概念和内涵

随着电视节目内容不断丰富、种类更加繁多,人们对电视节目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观众对电视画面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在我国的电视行业中,电视编辑是一个内涵比较广泛的概念。在普遍意义上,“编辑”一次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种工种,即编辑机上的操作员,侧重于物理效果,是技术层面上的。二是指创作上的一个环节,侧重于意义的表达,是艺术层面上的。在这里主要涉及的“编辑”,主要是指后面这种含义。

二、电视编辑的作用

电视画面编辑,作为电视创作中最基础,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一名电视制作人员而言,这是必备的业务能力。电视画面编辑本身,它是视听相结合的艺术,也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创作活动,它是根据节目的要求对镜头进行选择,然后寻找最佳剪接点进行组合、排列的过程,其目的是最彻底地传达出创作者的意图。除了注意画面效果外,配音、配乐、字幕、特技等也得注意,编辑本身就是一种系统工程。

三、电视编辑中蒙太奇的组接方式

蒙太奇(montage)来自法语,原义是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中变成了“组接”、“构成”之意。电视诞生以后,蒙太奇又成为电视的一种表现手段。有人把电视作品比作视觉文章,蒙太奇就是视觉语言的语法。蒙太奇又被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不论是叙事蒙太奇还是表现蒙太奇,在了解电视画面编辑技巧前,我们都有必要先来了解画面组接的四种运动方式:

(一)平行式组接

就是将2条或2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并列表现,强调的是同时性。例如,2011年7月1日,反映全国各地几年建党90周年活动报道。用北京、安徽、上海、江苏等几年活动的画面平行组接。这种方式在综合新闻编辑中运用较为常见。

(二)平行交叉式组接

它是由平行式组接发展而来,平行式组接注重情节的统一,主题的统一,注重事件的内在联系及事件的平行发展。而平行交叉式组接则强调它所表现的两条或数条线索的严格的同时性以及密切的因果、呼应关系。它采用频繁的交替表现形式,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决定着另一条或数条线索的发展。它们互相依存、交叉组接,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造成戏剧性的悬念,在电影、电视中,追逐场面就是这种结构的典型形式。

(三)对比式组接

它是通过镜头、场面或段落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强烈反差。产生既互相加强,又互相冲突的作用,以对比组接表达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思想和情绪。对比的内容可以是画面表现的内容,如贫和富、苦与乐、强与弱、高尚与卑下、文明与野蛮,也可以是画面的形式,如景别的大小、角度的俯仰、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冷暖、声音的强弱等。

(四)积累式组接

积累式组接,只由几个主体形象或内容相似的镜头组接在一起,造成一种效果的积累。它可以渲染气氛,加强气势,烘托情绪。例如,将数个表现惊涛拍岸的镜头重叠组接在一起,就比单个镜头更有气势。再如将一组商店橱柜陈列摆设和购买商品的镜头并列组接,表现节日市场繁荣的景象。

(五)比喻式组接

比喻式组接,是通过前后不同主体形象的画面组接,使观众产生某种联想,造成心理上的冲击,从而使观众更加深刻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不过,这种组接方式适合于纪录片、电视剧、电影中使用。

四、电视编辑的匹配原则

所谓的匹配原则是指上下镜头中任务的位置、动作、视线应该统一或相呼应,以保持视觉上的连贯和符合生活中的心理感受。简介中的匹配原则,一方面是电视画面的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生活逻辑决定的。在进行电视编辑的过程中,画面的选取、画面长度的确定、画面的组接原则、画面组接的基本方法等内容基本上构成了电视画面的编辑核心。因此,全面理解与把握好电视画面的编辑理论,有利于电视节目画面编辑超越技术性的工作层面,从而达到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境界,最终实现电视作品完美传播的效果。

技巧一:电视画面传达的视觉信息有很多种构成因素,如形态、色彩、影调、运动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视觉的信息接收,它们有机地、和谐地变化,是形成视觉连续感觉的基础。镜头转换过程中要使人视觉注意力能够感觉到自然、流畅,使人注意力从这一镜头自然地转到下一镜头,即不要产生视觉间断感或镜头跳跃感。这就要做到镜头剪接使观众视觉注意力感到自然流畅,就要遵循剪接中的一些匹配原则。

再则,镜头与镜头点衔接要遵循蒙太奇手法。蒙太奇的编辑手法,就是将一个一个的镜头,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含义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根据画面景别的不同,蒙太奇可以有三种组接方式:一是前进式,从远景到中景、近景、特写,景别逐渐减小,从而把观众的注意力从全景引向局部,最后集中在某一点上。二是后退式,与前进式正好相反,画面从特写开始,最后退回到全景,让观众随着景别的逐渐扩大,了解到局部在全局中的位置,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三是反复式,即把前进式后退式组接在一起。在实际操作中,这几种蒙太奇的组接方式往往没有严格的界限,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键是要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和观众的视觉习惯,只要你的画面组接能让观众确切了解事物和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尽可以发挥想象,不必拘于一格。

技巧二:电视新闻的画面和声音互相匹配。电视一般是画面和解说词两大块内容,声画合一,声画对位,这是对电视新闻最基础的编辑要求。但是现在我们为了更能表现新闻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往往在新闻中加入同期声和现场声。在编辑同期声时,由于新闻时间的有限性,这就要求新闻同期声不能冗长,要短小精悍,多余的废话,客气话都要去掉,现场声要实时地加上。例如,晚会演出时现场的音乐和演唱的声音等,这样可起到让观众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音量要压低,不能超过解说的声音,否则就会显得声音混乱。

在电视中的音乐,许多时候只是画面的一种补充,起了一种渲染的情绪、节奏的把握、引发人的想象、抑或是从一个侧面去丰富形象和加强主题的作用。在以画面的蒙太奇为主要叙事语言的电视创作,音乐及现场声像别的非主导性造型元素一样,不可使用得过多泛滥,只要必要的场景,难得的瞬间用它来造势造境。

技巧三:慎重选择第一个画面。传播学研究证明,人们接触一件事物,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编辑电视新闻也要力求一开始就吸引观众,让观众产生看下去的欲望。要达到这个目的,要在文学上下功夫,即先要写好导语,再则在画面编辑上选好第一个镜头。一般来说,选择第一个镜头,首先要有利于体现新闻主题或新闻人物,如会议新闻,我们一般选择一个带有会标的全景镜头作为第一个画面,新闻的主题就一目了然。有利于突出新闻事实本质特点,再现现场的典型环境,能形成一定的悬念,或显示事件的结果,或能够带动整则报道的所有画面,形成逻辑脉络清晰,形象自然和谐的画面组合。

技巧四:镜头的衔接点要符合事情的发展规律。衔接一般来说有四种基本类型:

(1)通过动作连接,即方向的匹配。以画面的运动过程为基础,根据事物的实际发展连接镜头和转换场面,使内容和主题动作的衔接、转换自燃流畅。如前一个是即将降落的飞机,下一个画面应是飞机在跑道上滑行。

(2)通过人物画面的情绪连接,达到画面自然过渡。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基础,根据不同形式的表现因素,结合镜头造型特技连接镜头和转换场面,造成一种情绪的感染和感情的发生,这是由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或人物的内心情绪起伏而产生的节奏。例如,一个劳动模范在讲台上做报告的近景,下面就可以接一个观众凝神倾听的中景。

(3)通过节奏连接。节奏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其主要以事件内容的性质和发展过程的节奏为基础,它要求重视镜头内部动作与外部动作相吻合的因素,它是由画面上一切主体的运动以及镜头转换的速度产生的。例如,反映交通事业迅猛发展的新闻,先是飞机在蓝天上飞翔,然后是高铁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再后就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

(4)通过声音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以声音因素为基础,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声画的有机联系来处理镜头的衔接。它要求声音保持一定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并与画面形象相吻合。

技巧五:插入丰富的图像资料和图标内容,增加新闻内容的直观性。在很多时候,图像对于陈述事实并没有多少直接的作用于人只是用过直观的视听形象表现了事物运动的原始面貌,使人了解到事件现场的气氛和生动细节。例如,一条会议新闻,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当解说词提到一些具体的工作,如果是对旅游业发展的点评,可以加上一些企业生产的镜头,如果是对农业项目的建议,可以加上农业种植或是丰收的镜头,这些都是为了增强会议新闻的可视性,以免让观众换台的可能性。

电视画面编辑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是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更是一门具有艺术创造性的创作。

[1] 卢正航.探讨画面编辑的艺术理念构想[J].新闻传播,2014(01).

J932

A

1674-8883(2015)14-0340-01

猜你喜欢

蒙太奇
蒙太奇思维手法在现代电影中的研究与应用
错位蒙太奇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与电影声音
——从图像元素、概括形象与声音元素的角度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的蒙太奇特征
实验动画短片中的蒙太奇表现手法分析
——以《乌鸦掠过村庄》为例
影视后期剪辑中蒙太奇的作用探究
公益广告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蒙太奇:小学古诗教学“入境”策略探微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在影视编导中的应用实践
浅析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