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课外学习

2015-02-28吴天慧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外环境学生

吴天慧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人文学院, 武汉 430205)

随着网络的普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发生巨大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迎来了多媒体教学时代。互联网,由于其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良好的交互功能以及便捷的远程通讯,“使教学内容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宏观为微观”,[1]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相对于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有更多接触网络的机会,不受时空的局限,环境更为宽松愉悦,如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将有利于个性化的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课外学习模式代表了新时期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网络环境下的课外学习具有的现实意义

课外学习,绝非很多学生认为的仅仅完成课堂作业而已,它是一个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过程,需要合理规划业余时间,具有高度的自觉意识,在实践应用中巩固旧学、获取新知,不断地探索、体验和领悟,满足认知、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借助网络技术,课外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扩展,极大地拓宽了视野和人际交往的范围,开启了另一扇蕴藏知识宝库的大门,为传统的课外学习赋予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同时也为整个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助推的力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提供了构建多元知识结构和互动关系的平台

知识的建构是社会化过程,语言的习得是在交际活动中获得的。由于时间、场地、人员、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真实世界的学习,虽然在积累经验和锻炼能力上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但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多媒体与超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的多元表征、并行处理以及构建丰富的、动态的、立体的、非线性的知识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2]学生利用数据库、搜索引擎、统计分析软件等工具快速高效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经过整理和分析,弥补缺陷,更正谬误,理清逻辑关系,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学生可以在虚拟的情境中完成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复杂的任务,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人与人”、“人与计算机”以及“人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互动。[3]比如,学生可以参与跨行业的论坛发帖,跨国界的企业面试,跨年代的历史阅读。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是并存互补的,不同的是知识获取的手段,相同的是最终实现的发展目标。

(二)提供了自主式、研究性学习的条件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充当资料库、信息处理平台、交流平台、存储空间、成果发布平台等多种角色”,[4]其丰富多样的选择和开放互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充满惊喜和未知的环境。他们必须学会甄别、筛选、重组,对信息进行再次加工处理,辩证地分析问题,借助各种软件,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学习,并且发展批判性思维。在集文字、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于一体的网络环境中,全方位调动各种感官,激发参与热情和求知欲望。把作品发布到网络,展示学习成果,接受他人的评价,有利于树立信心,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网络的智能化、交互性特点使学习者可以控制信息、改变信息组织过程,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5]

(三)提供了平等对话与合作学习的空间

虚拟的网络环境,“容易消除交流沟通中由于过失行为导致的人际关系损害危险”,[6]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保护伞,有助于克服羞怯、焦虑、窘迫等负面情绪,以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参与学习。没有个性、身份、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甚至是学生与专家大师之间都可以交流对话,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和思想,大胆质疑,虚心求教,尊重自我,释放个性,激发潜力。另外,为了减轻学生在课外学习面临困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合作学习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网络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甚至是不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广泛合作。学生通过论坛、QQ群、网络留言板、微博等平台,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讨论疑难问题,交换不同意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度难关,在思想的碰撞中启发智慧和灵感。

二、网络环境下的课外学习内容与形式

将网络引入课外活动,将极大地丰富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弥补了现实环境中的资源不足,利于打造“线上”与“线下”融于一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多维学习空间。由于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学习大多是分散在不同的地点,缺少同伴的帮助和监督,极易产生孤独和懈怠的状态,而合作学习则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把学生凝聚在一起,使他们获得“学术上的指导和情感上的支持”。[7]

(一)网络聊天室

教师将学习任务定期发布到班级QQ群或微信朋友圈。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用英语对相关话题进行语音或者视频聊天。由于并非面对面的交流,学生可以平和从容地组织语言,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对他人的发言可以重复收听,直至完全领会他人的意图。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纠正错误,培养语感,提高对外语的反应力和敏锐性。网络录音存储功能不仅可以确保学生不会遗漏信息,而且还能提供学习记录,展示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便于保存和查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每个聊天群,参与话题讨论,适时地点拨和启发;监督任务进程,确保聊天内容不会偏离主题;考核成员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角色扮演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扮演各种角色,进入生活和工作情景中。针对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符合角色身份的台词,制定处理矛盾的方案,自编自导自演。借助拍摄工具和视频编辑软件,制作微电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这种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扮演活动,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实现知识内化、技能提升与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功能。与课堂表演不同的是,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没有面对众人的压力,有利于消除紧张情绪,逐渐树立信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反复排练,锤炼语言,研究人物的表达方式,以最佳状态呈现他们的情景短剧。这种精心准备的过程,对他们也是一种历练,可以激发潜能,磨练意志,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最后以视频文件的形式上传至班级群共享。师生共同欣赏、点评,既能放大闪光点,又能发现最细微的不足。

(三)影视配音

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习英语,能够开阔眼界,紧跟潮流,接触异国文化,提高审美情趣,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教师可以选择发音纯正、语速适中、表达准确的欧美影片,开展配音活动,分成“理解——记忆——模仿——创造”四个阶段完成。首先是理解。学生通过查字典、搜索资料,弄清生词的含义以及使用的环境,结合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揣摩内在情感。随后是记忆。为了使配音更加流畅自然,与影像融为一体,学生必须熟读,直至能够大段地且富有感情地流利背诵。接着是模仿。学生置身于电影的情境中,把握恰当的语音、语调、断句和节奏,演绎剧中人物。最后是创造。学生可以跳出原来剧情的桎梏,大胆想象,重新编排,创作出个性鲜明的作品。

(四)多媒体课件

目前很多教材自带与课本相配套的光盘或者网上学习平台。学生可以下载课件或者在线学习,包括背景材料、词汇运用、语法知识、课文录音、练习测试等,有效地帮助他们主动预习、及时复习。学生根据课程进度和要求、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语言基础,调整学习计划,自主支配学习时间,弥补知识薄弱环节,巩固提高。这样的多媒体课程模式改变了“千人一面”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也将单纯、平面的“纸质化”阅读转变为多维、立体的“电子化”体验,克服了大多数教材更新慢、容量小、互动少的缺点。此外,教师的角色由“传道”向“解惑”转变,把大量原来在课堂讲解的时间释放出来,用于互动、实践、创新、反思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翻转”了课堂教学。

(五)网络公开课

在互联网时代,全球知名高校(如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以共享丰富优质资源的方式,向所有人敞开大门。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感受到世界名校的学术氛围,紧跟专业发展趋势,学习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登陆网站,搜索课程,在线观看,与服务器同步,实时更新,显示课程记录和进度或者下载视频、音频、教案、脚本、作业等资料到本地设备,进行线下学习。学生可以加入学习小组参与到公开课讨论群,就课程中的疑难点进行深入探讨。网络公开课拓宽了人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渠道,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不断探索、自我更新、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六)数据资料库

1.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能够提供电子图书文献的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平台,是超大规模的、分布的、可以跨库检索的海量数字化信息资源库”,[8]好似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面向公众,便于跨区域的信息检索、传输及共享。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全世界多个国家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美国世界图书馆网络中心等,注册登录,在馆藏目录中检索关键词,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内容涵盖了图书、期刊、报纸、论文等,在线阅读或下载保存。学生可以查阅到最前沿的学术刊物或者最原始的文献古籍。

2.电子词典:很多权威、专业的英语词典出版商以及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都推出了电子版的词典查询功能,如《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光盘版、韦氏在线词典、剑桥在线词典、海词、爱词霸等。学生可以通过音节、语音、模糊拼写、拍照翻译、跨软件复制等方式,查找词汇,学习单词的音标、发音、用法、搭配、辨析、例句等,还可以分类别、分条目查找,了解某词语或某一专业术语的详细解释。

3.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全部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大型参考书。很多百科全书在互联网上提供在线检索和咨询服务,如在线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线美国百科全书等,学生不仅可以更便捷地随时查阅所需的文字资料,还可以看到与之相关的图片、动画,甚至参与其中,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和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多媒体网络引发的技术革命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无限希望,推动着整个教学结构和教育理念的深层变化,同时也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思考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规格,寻找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全方位、多层次地打造兼具较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信息素养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范琳,房荣.Internet与英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2(4):31-36.

[2]任友群,王旭卿.创建学习新平台—信息技术与学习的整合[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金国臣.多媒体环境下互动式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60-64.

[4]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张新明,余继飞.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3(3):20-23.

[6]唐伟.基于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2(1):15-18.

[7]李星亮.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33-235.

[8]孟建华.关于数字图书馆定义的再思考[J].现代情报,2008(9):76-78.

猜你喜欢

课外环境学生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小满课外班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