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5-02-28熊选德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君子大学院校

熊选德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以为,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概括地讲,一是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二是高职的内涵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三是高职的文化失范现象。

一、文化引领要求大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

有学者把大学的职能概括为四个方面:文化引领、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其中文化引领与后三者相互支撑,互为依托,共同促进。[1]毫无疑问,社会的文化建设使命赋予了大学的历史担当。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化的园地里盛开着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文化之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究其原因,它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根植于中华沃土之中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我们认为这和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特质和民族性格不无关系。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厚德载物,勤劳善良;刚健有为,奋发向上等等。这种精神特质和民族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和浸润,嵌入到我们的肌体,流入我们的血液,深入到我们的骨髓。而由这种文化滋养的中华儿女每每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或在社会变革时期都能以泰山崩于前脸不改色、心不跳的姿态消危难于无形,建伟业于高颠。这使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矗立于世界而不倒。这就是文化的功劳。不过遗憾的是,在这场文化盛宴中,我们似乎没有更多地看到传统文化这道大餐,有的是低俗文化的大行其道,有的是外来文化的盛行,唯独质地优良的传统文化处在失语的境况,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

“大学是社会文化的中心”(郭齐勇语)从事着最文化的事业。高职院校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是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文化建设方面担当起引领者的重任,如果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比喻成一艘航母,大学就是这艘航母的引领舰。

其次,大学还有着净化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责任。泛文化时代的文化呈现着多元化的特征:传统的、现代的、外来的;优秀的、不良的;高雅的、低俗的,等等。优秀的、高雅的文化应该是我们弘扬和推崇的,不良的、低俗的文化应该是我们摈弃和抵制的。大学从事着最有文化的活动,它有开放的胸怀,高屋建瓴的视野,创新的精神,辨别真假的智慧。在文化的洪流中最有洞察、鉴别和剔除能力,把优秀与高雅的、传统与外来的文化精华加以吸收融合,善加利用,指引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把不良的、低俗的文化清除出我们的文化园地,使之不能生根发芽。这是时代赋予大学的文化使命,尤其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大学应担负起这种使命,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二、高职的文化失范现象: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与重塑

高职的文化失范现象与社会文化失范有着共联性,可以说高校的“护城河”未能在市场浪潮的冲击下,保持住自身文化高地的格调,未能在文化引领上垂范于社会,而是“在价值崩溃和混乱的时代,面对着滚滚而来的金钱至上、物质崇拜、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中未能“坚持独立思想,坚持信念,坚持精神操守”。“在民族面临严重精神危机的时候,以精神追求为本职的大学未能肩负起民族精神中流砥柱的重任”。[2]大学精神操守的缺失,就是其最典型的文化失范,换言之,大学未能在时代浪潮中做到洁身自好。

有人对高职学生的文化失范做过如下分析:一是信念缺失;二是规则意识不强;三是自信心不足;四是浮躁、包容性不够;五是受娱乐性、快餐式、低俗化文化现象的影响。其实,这种总结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我们以为,高职院校的教职工也存在着诸多的文化失范现象,概括地讲,一是功利主义思想严重;二是精神上缺少操守;三是审丑心理大于审美心理;四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等。镜头一:2008年11月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高职)女生遭同班女生殴打拍裸照,起因仅是因为被打女生借了150元没有及时还钱。镜头二:2015年4月27日,郑州财经技师学院余同学惨遭四个女老师围殴三次,衣服被撕烂,背部全是抓痕,其中几位女老师是20岁出头90后,冲突中女老师骂声响彻校园。文化的失范实则是精神上的贫困,价值观的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语境下提出来,不啻为一副济世良药。“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借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价值范式来构建社会主义新的价值观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三、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提质作用

(一)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将会由增量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内涵发展重在提质增效,其本质是文化建设。高职的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的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的对接。大学是社会的大学,上面讲到的文化引领就是大学的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文化建设的问题,小舞台是独角戏,大舞台才是大合唱,大学就是大合唱的领唱者。第二,课程配置的“中国特色化”。现代大学的学科和课程配置是舶来品,缺乏中国特色,这种教育理念重在“成才”,不重“成人”。从中国传统职业教育来看,“养正”和“开智”是并举的,德的养成是第一位的,正所谓“志于道,依于仁,据与德,游于艺”。从近年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看,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才是企业看重的。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中国教育的最大失误莫过于使我们几代人离开了传统精神家园,在精神和道德文明上,我们失却了对真善美价值的正确判断,从而迷失了我们的心性。警钟敲响了,教育不仅仅只是知性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人文的教育,传统文化已经走进中小学校园,走进高职院校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的配置上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第三,校园文化建设要有厚重感,呈现出“文化场”的特性。高职院校缺乏文化底蕴是不争的事实,这当然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诸如建校时间短、中专升级而来、现代审美使然等等。我们强调的是,校园文化在呈现多样化的同时,应该彰显民族文化的特性。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古诗词灯箱、楼房名称等不失为有益的尝试,但这还不够,比如在楼房风格、园林绿化等方面还可以做做文章。

(二)人才培养目标

儒家“君子人格”教育的启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化成什么人?育成什么人?儒家的目标只有一个,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君子式”的人物。什么是君子?《论语》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又比如:“君子不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不忧不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3]等等。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宗旨是将知识学习与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联系在一起,也就是“下学而上达”。从一般的知识技艺开始学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修炼,不断地完善,逐步地上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成为一个“仁、智、勇”兼具的君子。孔子的这种思想在他的学生曾子那里得到传承,曾参在《大学》一文里构建了“三纲八目”的思想价值体系。《大学》开宗明义地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朱熹注曰: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体现出的思想即为“内圣外王”。“内圣“就是要修炼内在的德行,即孔子所谓的“仁”要达到的境界;“外王”就是从修身开始,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其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所谓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大概就是指此而言的吧。

《教育法》第1章第七条明确要求: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不可否认,中国目前大学的教育似乎没有体现出教育的二元含义,重理轻文、重技能、轻人文现象普遍存在。从字源学看,教育就是要培养有知识有道德的人。《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即教化培育,也就是习得技艺,修得德行。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对当前大学教育有过如此评价:一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拒之门外;一是精神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导致了大学的精神贫困。钱教授言之有理,大学本应是精神家园的坚守者,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审视高职目前的教育现状,我们感到似乎缺少些什么东西。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育人、化人”的出发点和目标理应体现出“高等性”(我们谓之修器体道),我们不仅要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更应该培养出有民族认同感的“中国人”,培养出知书识礼、遵纪守法的合格的社会公民。就目前现状看,高职的办学宗旨虽然几经变更,但始终围绕着“器”在做文章,“形而下者谓之器”。古人云“下学而上达”,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器”的层面,只“下学”而不“上达”,我们培养的人将会是只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空壳人;只会“小人”不会“君子”的一个缺乏社会责任心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不符合教育宗旨的。

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其“重技艺,轻素质;重学科,轻综合”的过度专业化倾向实则是教育的偏失,是实用主义思想在教育本位中的异化,使教育的职能蜕变为机器生产作坊,人则变成了“机器人”。我们以为,高职教育应体现出“修器体道”,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从办学宗旨、培养目标、课程构建、教育评估诸方面全方位地重塑高职教育体系。

“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5]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

[1]郭齐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反思[J].现代传播,1996(5).

[2]钱理群.理想的大学,理应成为精神的堡垒[EB/OL].(2014-11-21)[2015-04-20].http://cul.history.sina.com.cn/zl/wenyi/1730858.shtml.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9.

[4]朱熹.四书五经·大学[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3.

[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EB/OL].(2014-09-25)[2015-04-25].http://news.chengdu.cn/content/content_1548948.htm?node=16840.

猜你喜欢

君子大学院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