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一直”“一贯”的多维度比较研究

2015-02-28□杨

现代语文 2015年36期
关键词:量级句法焦点

□杨 婧

现代汉语“一直”“一贯”的多维度比较研究

□杨 婧

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对“一直”“一贯”两词进行了多维度的比较和分析,对汉语中上述两词的差异给出全面的理论阐释和分析,以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进行解读和说明。

一直 一贯 语义 句法 语用

“一直”和“一贯”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颇高且意义较为相近的两个词。《现代汉语词典》将“一直”解释为“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将“一贯”解释为“一向如此,从未改变”,可见两者在意义上均含有“持续、不变”的意思,在很多情况下用法也极为相似。例如:

(1)抗战前,他在家里结的婚,两人感情一直很好。抗战前,他在家里结的婚,两人感情一贯很好。

在例(1)中,“一直”和“一贯”是可以互换的。但是由于两个词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异,在某些情况下又是不可以互换的。例如:

(2)我对面的那个座位一直空着。

*我对面的那个座位一贯空着。

(3)*张老师一直勤俭。

张老师一贯勤俭。

例(2)中,只能用“一直”而不能用“一贯”,例(3)中只能用“一贯”而不可以用“一直”。那么,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一直”和“一贯”之间的差异究竟又如何解释呢?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学者对“一直”的研究由来已久,如黄瓒辉(2001)、关键(2002)、任海波(2005)、刘靖(2008)、雷曦(2009)、夏群(2009)、潘优燕(2009)等将“一直”与 “从来”“总”“老”“始终”等词进行比较。但是,对“一贯”及其与其他词语的比较研究却鲜有涉及。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尚不足以对“一直”“一贯”之间的异同作出解释。笔者将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一直”“一贯”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体现出的相似和差异进行全面的描写和阐释。所选例句均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一、“一直”“一贯”的语义比较

《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等工具书对“一直”和“一贯”的定义基本相同,即“一直”是“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持续不变”,“一贯”是“一向如此,从未改变”,均含有“持续”“不变”义。下面对“一直”“一贯”语义特性上的差异进行探讨。

(一)持续义与一致义(恒常义)

“一直”“一贯”虽然都含有“持续不变”义,但是前者侧重动作或状态在时间上的持续性,而后者侧重动作或是行为的前后一致性,也可以说是恒常性。例如:

(4)我参加工作就是在粮食局,一直干到现在,将近二十五年了吧。

(5)我们家从那会儿啊,就丢掉了,一直没念(经)。

(6)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8)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从例(4)、例(5)可以看到表示时间的词语“到现在”“从那会儿”与“一直”同时出现,表示动作或状态特征到说话人说话时为止未发生改变。例(4)强调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在粮食局工作”这个状态持续到现在没有发生变化,将近25年。例(5)则强调从过去丢掉经书的那时候起,“不念经”这个状态持续到现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一直”强调的是时间轴上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历程未发生改变,即强调的是时间上的持续。

从例(6)、例(7)、例(8)句的句义可以得知,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等政策,是我国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都会主张和坚持的。因此“一贯”强调的是一个动作或行为的前后一致性。

(二)动态义与静态义

由于“一贯”所强调的是动作或是状态的“恒常性”、前后的“一致性”,因而侧重的是静态的语义,而“一直”所强调的是动作或状态持续的特点,所以“一直”所在句既可以表示静态义,也可以表示动态义。这一点,也可以从“一贯”和“一直”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的特点来解释。例如:

(9)我给妈妈打电话的时间一直/一贯很固定。(静态义)

(10)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股神奇的泉水。(动态义)

*多少年来,人们一贯在寻找一股神奇的泉水。

(三)时间义与空间义

“一直”和“一贯”都可以表示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里的持续不变,具有时间上的语义特征。但除此之外,“一直”还具有空间上的语义特征,用于表示所指方向的持续不变,而“一贯”则不具有这样的空间上的语义特征。例如:

(11)您一直往东走,就到了。(空间义)

*您一贯往东走,就到了。

(四)长时义与短时义

“一直”和“一贯”虽然都具有时间上的语义特点,但在长时、短时上有些不同。“一贯”强调其所修饰词语的性质状态的长久性,而“一直”所修饰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或状态的持续不变,既可以是长时的,也可以是短时的。例如:

(12)蔡德惠的衣服倒是一直/一贯比较干净整齐。(长时义)

(13)在这5分种里,她一直半闭着眼睛,回忆小时候的美好时光,感受阳光的和煦温暖。(短时义)

*在这5分种里,她一贯半闭着眼睛,回忆小时候的美好时光,感受阳光的和煦温暖。

(五)习性义与非习性义

“一贯”通常修饰表示静态性质的词语,这些词语具有长时性、一贯性、恒常性的特点,如事物的性质、属性,以及人们的习性、风俗习惯、性格、喜好等,也可以说“一贯”修饰的词语具有习性义。而“一直”则无此用法。例如:

(14)谦虚、朴素是他一贯的作风。(习性义)

*谦虚、朴素是他一直的作风。

二、“一直”“一贯”的句法特征

(一)句法功能的比较

1.一直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工具书中,均将“一直”标注为“副词”,各家意见基本一致。副词是“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不能作定语、谓语和补语”的词类(朱德熙,1982)。因此,“一直”的句法功能主要是作状语。例如:

(15)我一直住这儿五十年了。

(16)有一个落魄潦倒的穷画家,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除了画画之外,不愿从事其他的工作。

2.一贯

1)“一贯”可以作定语

(17)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走单边”是沙龙执政3年多来的一贯政策。

(18)杜甫的思想主要受儒家的影响,“穷年忧黎民”“济时肯杀身”是他一贯的精神。

2)“一贯”可以作谓语

(19)中国政府在处理两岸关系、解决台湾问题上的主张和立场是坚定的、一贯的、清晰的,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耐心。

(20)博学、审问、慎思、明辩为行,惟以求其至是也,若一贯之,则圣人之极致矣。

3)“一贯”可以作状语

(21)南模中学一贯提倡学生“学有所爱、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22)中国在人权问题上一贯主张对话,反对对抗。

“一贯”的词性在学界争议颇多。如《现代汉语词典》将其标注为形容词,但是在《现代汉语应用词典》《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等书中却标注为副词。通过上述语料可以看出,“一贯”在句中不仅可以作状语,还可以作定语和谓语,因此,我们认为,“一贯”作形容词的理解更为妥帖。

(二)句法特征的比较

1.“一直”“一贯”对VP、AP的选择

由“一直”和“一贯”的句法功能可知,“一直”和“一贯”均可作状语,对其后的动词短语(VP)或形容词短语(AP)起到修饰、限制的作用,表示行为或状态的持续不变。但是,“一直”和“一贯”对VP和AP的选择是不同的。

1)“一直”+VP

“一直”修饰的动词有普通动词(包括及物动词也包括不及物动词),也有趋向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例如:

(23)这部“特牛×”的片子是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我一直想看但总是没机会。

(24)我一直纳闷,为什么他宁愿放弃高薪的工作,背井离乡去非洲当一名普通的志愿者。

(25)他对小月一见钟情,默默喜欢着她、暗恋着她,却一直不敢表露出来。

(26)难得公司组织旅游,面对一望无际的草原,大家兴奋极了,一下车就你追我赶地嬉笑着、打趣着、喧闹着,一直来到山脚下。

(27)大学四年,她一直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例(23)中,“想”是及物动词,例(24)中的“纳闷”是不及物动词,例(25)中的“敢”是能愿动词。例(26)中的“来”是趋向动词,例(27)中的“是”是判断动词。可见,受“一直”修饰的动词种类非常多,几乎所有种类的动词(短语)都可以受“一直”修饰。

此外,“一直”可以与汉语中典型的变化动词如有“变化”“减少”“增加”“缩小”“提高”“降低”“上升”“下降”等词共现,表示某一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里的渐变,而“一贯”不可以。例如:

(28)欧洲人口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减少,每年平均负增长0.02%。

2)“一贯”+VP

受“一贯”修饰的动词性成分主要有心理动词、关系动词、存现动词等动作性非常弱的动词,没有发现动作性很强的受“一贯”修饰的成分,这也体现了“一贯”的语义侧重“静态义”“恒常义”的特点。例如:

(29)我一贯羡慕品学兼优的学生。

(30)老赵一贯能很好地掩饰自己的窘态。

(31)革命战士一贯具有这种英勇无畏的气概,随时准备奔赴一线。

通过分析语料发现,受“一贯”修饰的动词性成分主要有心理动词、关系动词、存现动词等动作性非常弱的动词,如例(29)中的“羡慕”属于心理动词,其他常受“一贯”修饰的还有“主张”“重视”“支持”“反对”“坚持”“同情”“奉行”等心理动词,强调心理态度的前后一致。例(30)和(31)中的“能”和“具有”分别是关系动词和存现动词。我们没有发现动作性很强的受“一贯”修饰的成分。这是“一贯”在句法上不同于“一直”的用法之一。

此外,“变化”“减少”“增加”“缩小”“提高”“降低”“上升”“下降”等变化动词是不可以被“一贯”修饰的,其原因是由于这些词的变化性特点与“一贯”的恒常义和静态义相违背。例如:

(32)*欧洲人口在过去十年中一贯在减少,每年平均负增长0.02%。

欧洲人口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减少,每年平均负增长0.02%。

3)“一直”+AP

“一直”可以修饰状态形容词,一般不可以直接修饰单音节或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一直”修饰性质形容词时,需要将单音节或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转化为某种复杂形式(ABB或AABB等);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前面往往有“很”“十分”等词修饰,或后面加“的”。例如:

(33)我昨天一直晕乎乎的。

(34)他出狱后一直勤勤恳恳。

(35)两人感情一直很好。

(36)可我那事是在大清国时办的,民国之后我一直老实巴交的。

我们发现,语料中受“一直”修饰的AP或者是状态形容词,或者是性质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如例(33)、例(34)“晕乎乎”“勤勤恳恳”分别是性质形容词“晕”“勤恳”的复杂形式,例(35)“一直”不可以直接修饰性质形容词“好”,需要在“好”前面加上“很”。究其原因,性质形容词表示的多是人或事物的一种属性,一般不具有变化性,因此与“一直”的持续性语义特征发生重叠,产生语义冗余,所以“一直”一般不可以用来直接修饰性质形容词。但是,性质形容词的复杂形式或状态形容词除了表示人或事物的属性外,还有对人或事物的状态或情态的描述和表达,因此性质形容词的复杂形式或状态形容词受“一直”的修饰,即是对某段时间内不变的状态进行具体描写,具有合理性。

4)“一贯”+AP

与“一直”不同,“一贯”除了可以修饰状态形容词、具有形容词特征的短语之外,还能直接修饰性质形容词。例如:

(37)他一贯懒惰。

(38)我们关系一贯很好,直到今天还保持着友谊。

(39)显然,这一不负责任的诋毁使一贯清白的老李一怒冲天。

通过例句我们发现,与“一直”不同,“一贯”除了可以修饰状态形容词,如例(39)中的“清白”,也可以修饰具有形容词特征的短语,如例(38)的“很好”,还可以直接修饰性质形容词,如例(37)中“懒惰”是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则在此例中不能用“一直”替代“一贯”。

2.“一直”“一贯”与时态及时间词共现情况

1)“一直”“一贯”都可以用在表示过去或现在时间的句子里。此外,“一直”还可以用在表示将来时间句子里,但是“一贯”则不可以。因此,“一贯”是不可以与表示“今后”“以后”“将来”等词语共现的。例如:

(40)从1948年到1990年,他一直把持南非政权,一贯鼓吹“白人至上”,推行反动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血腥镇压占人口大多数的黑人和有色人种。

(41)我相信今后将一直有人可怜我,减去我的焦虑,但我不相信能再碰上这运气。(*相信今后将一贯有人可怜我)

2)“一贯”一般不与短时确指时点词同现,但可以跟表规律性的循环出现的时点词同现,“一直”则不可以。但“一直”可与确指短时时点词或行为起点终点词同现。例如:

(42)小明一贯七点起床。(*一直七点起床)

(43)那天晚上,他一直从7点工作到凌晨2点。(*一贯从7点工作到凌晨2点)

3.“一直”“一贯”与助词共现的情况

1)“一直”“一贯”与“着”“了”“过”

“一直”“一贯”与时态助词“着”“了”“过”共现的情况不同。“一直”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时,所修饰的动词可以带上时态助词“着1”强调动作进行、带上“了1+时间段”强调动作完成,并在否定句中可以与“过”共现,而“一贯”不可以与时态助词“着”“了”“过”中的任意一个共现。“一直”修饰的形容词可以加“着”,但是受到“一贯”修饰的形容词不可以与“着”共现。如:

这个背包一直陪伴了她整整十个春夏秋冬。

(44)他一直暗暗关注着你,留意着你。(*一贯暗暗关注着你)

(45)我对面的那个座位一直空着。(*一贯空着)

(46)从入职的那天起,王利新每天上班很准时,一直没有迟到过。(*一贯没有迟到过)

以上例句均不可以换成将“一直”换成“一贯”。原因是“了”的完成义和“着”的进行义与“一贯”的 “恒常义”“静态义”相悖。

2)“一直”“一贯”与时间助词“下来”“下去”

(47)小云很喜欢打篮球,她说她要把这一爱好一直坚持下去。(*一贯坚持下去)

例(47)中,“下去”表示动作行为的继续,有动态性,跟“一贯”的“恒常义”“静态义”相冲突。

4.“一直”“一贯”与副词共现的情况

1)“一直”“一贯”与否定副词共现的情况

“一直”可以用在否定句中,后面加“不”或“没”“未”等,表示某种状态或行为动作始终没有发生,“一贯”则一般不用在否定句中。

(48)可我从小就有个理想,一直未能实现,而且恐怕越来越没指望实现了。

(*一贯未能实现)

(49)奶奶把黄油留下了,可是一直没有吃。(*一贯没有吃)

(50)他爸爸的工作一直不固定。(*一贯不固定)

2)“一直”“一贯”与语气副词的共现

(51)我的感觉没有错,他果然一直对我很好。(*他果然一贯对我很好)

诸如语气副词“果然”“居然”“碰巧”等表示意料之外、出乎规律性预想等义,与“一贯”的恒常义相悖,因此上述例句中的“一直”与“一贯”不可以互换。

3)“一直”“一贯”与表持续的“还”

(52)虽然毕业很多年了,但是同学们依依惜别的画面还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还一贯留在我的脑海中)

“一直”是表示动作或状态在某段时间的持续,与表持续义的“还”语义上互补充,但是与表示“恒常义”的“一贯”语义重复,因此,“一贯”不可以与“还”共现。

三、“一直”“一贯”的语用量特征

祈峰《现代汉语焦点研究》(2012)一文中指出,“一直”和“一贯”属于汉语焦点敏感算子,并将其归为频率算子,但是并未对“一直”“一贯”的差异作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一直”和“一贯”在汉语里都可以作为焦点敏感算子,而且二者在语用量级上既有共性也存在着差异。语用量级是指语言中,焦点敏感算子所指向的焦点选项集中的成员构成一个语义场,有些选项集合中的成员在语义上除具有某种共同的特征外,还具有语义强度的差别,该集合的成员彼此之间构成一种量级关系。我们把能构成量级关系的焦点敏感算子的用法成为“量级用法”,否则称为“非量级用法”。“一直”和“一贯”语用量级使用的相同点,具体表现为“一直”和“一贯”都有非量级的用法,而区别在于“一直”有量级用法,而“一贯”没有量级的用法。

1.“一直”和“一贯”的非量级用法

(53)我一直住在北京。(54)他一贯反对佛教。

上述例句是“一直”“一贯”非量级用法的体现,各例句的焦点激发的选项不能构成有序的量级序列。

根据 Horn 的“预设—断言二分理论”,例(53)和例(54)的语义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表达为:(53)他一直住在北京。

预设:他住在北京。

断言:他从过去到现在都住在北京,而不是其他城市。

(54)他一贯反对佛教。

预设:他反对佛教。

断言:他从过去到现在都反对佛教,而不是其他教派。

焦点激发的选项在语义上能够和焦点聚合为一个语义场。在以“一直”为算子的句子中,如例(53),焦点“北京”所激发的选项可以有“上海”“广州”“香港”等与“北京”同属于“地名”这个语义场的词语。但是,这些由焦点激发的选项不能构成一个量级序列,即“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之间没有量级差异。同理,例(54)中焦点“佛教”激发的选项可以有“道教”“儒教”等与“佛教”同属于“教派”这个语义场的词语,但是,这些选项与焦点之间没有量级差异,也不能构成量级序列。上述例句均说明了“一直”“一贯”的非量级用法。

2.“一直”的量级用法

与“一贯”不同,“一直”除了具有非量级用法,还有量级用法,下列例句就是“一直”量级用法的具体体现。

(55)他们宿舍的人一直打牌到天亮。

(56)他一直住在北京五十多年了。

根据Horn的“预设—断言二分理论”,各例句的语义可以表达为:

(55)他们宿舍的人一直打牌到天亮。

预设:他们宿舍的人打牌到天亮。

断言:他们宿舍的人打牌的动作在天亮前没有停止。

(56)他一直住在北京五十多年了。

预设:他住在北京五十多年。

断言:他住在北京不少于五十年。

在例(55)中,焦点“打牌到天亮”所激发的选项可以有“打牌到凌晨”“打牌到深夜”等,与“打牌到天亮”在语义上构成一个时间上的量级序列。同理,例(56)中焦点所激发的选项,可以是住在北京20年、30年、40年了,与焦点“住在北京50年”构成量级序列。

可见,“一直”具有量级的用法,而“一贯”则没有量级的用法。因此在下面情况下,只能用“一直”而不能用“一贯”。如:

“一直+动词+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一贯”无此用法)

(57)这场巨祸一直延续了两个多月,一直到12月中旬才终止。

(*一贯延续了两个多月,*一贯到12月中旬才终止)

(58)一直等到深夜12点小余回营房,他才去休息。

(*一贯等到深夜12点)

(59)两小时后硬度开始升高,一直持续4天,才达到最硬的铝。

(*一贯持续4天)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3]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任海波.“一直”与“从来”的比较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5]殷何辉.焦点敏感算子“只”的量级用法和非量级用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1).

[6]张丹.时间副词“一直”“总是”“老是”的比较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丁淑娟.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祁峰.现代汉语焦点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黄瓒辉.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10]关键.“一直”“总”“老”的比较研究[J].汉语学习,2002,(3).

[11]刘靖.时间副词“一直”与“总”的语义分析[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2).

[12]雷曦.副词“一直”与“从来”辨析[J].文学教育,2009,(10).

[13]夏群.也论“一直”与“从来”的区别[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14]潘优燕.“总”和“一直”的语义、句法对比分析[J].云南电大学报,2009,(1).

(杨婧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系 999077)

猜你喜欢

量级句法焦点
焦点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21连胜
焦点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