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阅读质量评价

2015-02-28张雪婷

现代语文 2015年32期
关键词:题型文言文新课标

◎张雪婷



文言文阅读质量评价

◎张雪婷

对于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当前我国一线语文教师已经走出了只教文言知识的误区,加强了对文言文本的解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然而,对于实际的教学成果,很多语文教师还没有及时反思和评价的意识,即使有评价,也多是根据考点要求来进行知识点的考察,这就造成了教研成果和教学实践的脱节,以及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分离。本文拟在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的基础上,从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和考试评价三个方面探究较为合适的文言文阅读质量评价方法。

一、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与课堂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一般包括以下教学活动:

(一)诵读

诵读既是一种阅读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界对于诵读含义的理解见仁见智,至今还存在争议。按照学界所公认的理解,所谓的诵读,指的是通过朗读的方式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并在此基础上读懂文意的一种方法。我国古代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普遍采用诵读涵咏这一教学方法,但由于某些教师对诵读法的理解有所偏差,在运用时趋于形式,导致诵读一度淡出语文课堂教学。不过近来学界逐渐认识到诵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诵读又重新回归到语文课堂中来。

对学生文言文诵读的评价,应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这是因为虽然文言文诵读的首个障碍是疏通字句,但诵读的目的在于理解文意,因而教师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和评价还是要与理解文意相结合。在具体的评价语言上,有些教师喜欢用“你读得很好”或“你读得还不够好”来评价学生的诵读,但“好”在哪、“不好”在哪又没有明确说明,久而久之,学生便不会把教师的评价放在心上。诵读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那么教师在评价时就可以把学生诵读的情况跟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例如“你这样读的语气有点平淡,作者说这句话时是愧疚的心情,愧疚时候的语言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呢?”像这种看似评价,实则是对学生加以引导的语言更能让学生明确自己诵读的优点和缺点,也能及时进行改进。

(二)翻译

当前语文教师对学生翻译的评价还是围绕着考点要求,对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机械地、割裂地评价,并且通常都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即学生翻译时,重要知识点答对某一点就得到相对应的分数,即使学生意思表达出来,但知识点没有完全一一对应也要扣除相应的分数。这种机械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不敢有个性地理解和翻译文本含义,只能按照教师的标准答案机械地记忆。笔者以为,这种评价方式还是针对文言字词意思的考察,既然是翻译,考察内容应该是字词在文本语境中的含义,评价的也应该是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这时候如果再去按点得分,那就割裂了考察内容和有效评价的联系。其实,对于翻译,尤其是具有典型审美色彩的文言文,可以放宽对字词准确对应的要求,采用现代翻译学所提倡的“诗学策略”进行翻译和评价,因为“忠于原文”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一一对应,而是力求在文意、风格、审美等各方面与原文保持一致。当然,中学生还难以达到这种程度,但教师可以在教学,尤其是评价时加以引导。久而久之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作业评价

目前中学生文言文阅读作业,一般分为三类:背诵默写、翻译和课外阅读。背诵默写这类作业无疑要采用绝对性评价的方式。如上文所提到的,翻译也可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也可采用划分等级的方式,这里不做赘述。在课外阅读这类作业方面,当前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多是选取与所学课文在文体形式上相关联或相类似的作品,以及与所学课文知识点相通的作品,题型设置上基本与考试题型保持一致,主要包括重要字词意思、句子翻译和文本内容的理解。笔者以为,这种作业还是为了考试而评价,为了评价而评价,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在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情感等各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因而本来灵活性非常强的课外阅读,更应该根据学生需要,文言文本的特点以及教学的条件和目标作出灵活地设计和调整。例如在题型设置上可以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允许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

三、考试评价

一般考试中对文言文的考察主要有两大题型,一种题型是课文名句默写,这也包括古诗词的默写,评价方式为绝对性评价;另一种题型类似于上文提到的课外阅读,也是按照中考或高考的考试大纲和标准设计的。笔者认为,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与考试大纲并不全然一致,这种情况下应该尽量向新课标的要求靠拢,因为新课标是由全国教育教学界的专家统一制定的,而考纲则是由地区依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的。新课标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多种素质和能力,因此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设定以及评价标准也应该以新课标为主要参考依据。笔者以为,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察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例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探讨文言文作品中难以理解的语句,完成小论文的写作或者以文言文的形式写一篇小作文等等。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文言文阅读质量的评价形式较为单一,评价标准过于功利,评价与目标存在一定差异,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立足于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并切实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来完善文言文阅读质量评价体系。

(张雪婷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000)

猜你喜欢

题型文言文新课标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会背与会默写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