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高效问题设计与生成

2015-02-28张小虎

现代语文 2015年3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老师课堂教学

◎张小虎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高效问题设计与生成

◎张小虎

素质教育强调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的有效教学,这离不开老师的组织、引导和点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探讨,以期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能力。

一、重视高效问题的必要性

以往的教学多是将语文知识和体系灌输给学生,教学生识记字词,理解词义,赏析句子,分析句段,学习手法,归纳中心。这样的教学往往不关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学生不能够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主动获得并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如《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和词牌之后,不去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而是老师自己讲解“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是倒装句,“独”的含义,上阕的景色描写运用了由远到近、由高到低、颜色对比、动静结合等手法,然后直抒胸臆,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命运的深切思虑和整顿山河的崇高使命感。这样,学生缺少主动性,被动听课做笔记,也不能深刻理解并获得人文性的熏陶。这样没有兴趣、没有思考、没有活动的学习,不可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教学是“教”学生“学”,应该把学生不会或者不能精准运用的知识、方法教给学生。将教学重难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去解决,在解决中发现不足,在自主、合作探讨和老师的点拨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获得、掌握与运用能力的提升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才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

二、课堂问题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以生为本,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旨归,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核心。那么,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怎样保证问题有质量呢?

(一)重视学生预习情况反馈

先学后教是普遍采用的一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先通过自主预习掌握一些必须识记的字词,如言语的运用、主要内容的把握、突出的写作手法、作者情感的表达方法等等,发现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质疑。如在《雷雨》预习中,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戏剧开头的“舞台说明”起到什么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一种压抑的氛围,推动情节的发展,暗合主题。) 周朴园误把鲁侍萍当“新来的下人”,表现怎样,这说明了什么?(对人彬彬有礼,道貌岸然,可见他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但周朴园认出侍萍,他前后的言行举止截然不同,他对鲁侍萍是否有真感情,为什么要严厉地追问呢?老师要将学生的问题收上并进行筛选,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讨论,倾听他们的理解和思考,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有一定的主动性,也能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重视提问与追问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要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而这些问题也不能全靠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另外,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一定是学习中的主要问题。这里,老师还要设计一些问题。如在老舍《想北平》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可能生出这样的一些问题,北平很大,老舍为什么选择一些小墙根、院子、花花草草来写呢?作者写北平,为什么要写巴黎等地方呢,有什么好处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的问题串起来,将学生的问题和学生没有提出却是学习重点的问题提出来。如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为什么是“想北平”?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去关注写作背景,在背景的理解中初步获得文章的主题;然后,可以提问学生,作者“想”到哪些,为什么想到的都是些北平细微的生活和地方呢?这样,学生们就能通过再次阅读和分析内容,感受老舍的平民视角和以小见大的写法。当然,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不可能一下子精准。这里需要教师追问,如杨绛《老王》最后一部分的“老王”形象描写中,可以感受到老王病重缠身、朝不保夕的身体状态,也能从其行动中感受老王知恩图报、心地善良的性格特点。教师继续追问,杨绛是怎么写老王病重的,哪几个词语用得比较好?我们从这样的语言运用中获得什么启示?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去思考有质量的问题,让他们加深对文章内容情感和手法的认识与理解,做到全面掌握与灵活运用。

另外,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的提问,都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合作探讨,多些期待,让他们尽可能完善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在合作中提升,在分享中进步,在展示中发现,在反思总结中获得迁移运用能力。如今提倡个性阅读,但是教师要把握住方向,要注意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质疑、思考和问题的解决都要立足于文本。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中,探讨烛之武刚开始为什么拒绝郑伯?有学生不扣住文本,答成烛之武要借机要挟郑伯,要郑伯给其利益的承诺等,这明显答偏了。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问题引领课堂,用问题带动学生学习和思考,要让课堂问题成为他们获得阅读质量和学习能力的动因,激活学生思维内力,形成探索精神,以此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张小虎 江苏省淮安中学 223200)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老师课堂教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