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疑——高中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基石

2015-02-28张延芳

现代语文 2015年32期
关键词:定势素养思维

◎张延芳



质疑——高中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基石

◎张延芳

在拓展学生思维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提升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获得学习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质疑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帮助他们随时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欲望,充分发挥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逐渐形成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质疑在提升语文素养中的重要价值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是课堂的核心,这种被动式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将教师的话奉为金科玉律,教师掌控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这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不利的,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只会成为一个“没有独立思想的木偶”,学生知识面会越来越狭窄,缺乏深刻的思考。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语文学习的特点”,因此,需要学生主动学,学会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而质疑能力是学生自主有效获得知识能力的关键。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质疑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从思考中引发疑问、从疑问中进行思考才算是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形成质疑精神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敢质疑

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师要突出质疑的重要性,为学生质疑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教师无声的支持,让学生在其中敢想、敢说。质疑性教学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改变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进展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思维的不成熟不过分苛求,而是予以鼓励,构建自主探究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在主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自由发展,学生的思维不会受到教师的压制自然就会有持续质疑的热情。综合起来就是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人文性,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消除恐惧和压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辩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开放性的语文题目,根据划分成的小组形成对立面,积极地思考,用各自的理由来对问题进行阐述,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各抒己见,逐渐将思维拓展开来,对于语文问题的思考也就更加深刻,语文素养自然获得提升。以《六国论》为例,苏洵提出“六国灭亡,弊在赂秦”,在学习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用是否赞成这一论点将学生划分为两组,正方为认同,反方为不认同,双方各自找出能够支撑自己辩题的依据,使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敢于迈出质疑的一步。

(二)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巧质疑

质疑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其他学习方法一样都讲究技巧,质疑要抓住关键点、锁住问题核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高中生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将学生的思维限制住。最初,即使是提出一些问题也只是停留在表层,没有真正深入进去,为此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进行指导。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的前提是要发现问题,如果连问题在哪里都不确定就更谈不上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教师在这个环节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质疑权利自由化,不去限制学生统一提问的时间,而是鼓励学生随时发现问题就提出问题,灵感往往一瞬而逝,如果对学生的提问时间进行限制,学生在有问题时却没能进行及时的提问,在教师统一的提问时间内失去问题触发点,就无法提出有效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将质疑时间自由化。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目标质疑。有目标才有方向,生活的真理同样适用于高中语文学习。带着目标质疑就是让学生为自己的语文学习自行设定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的途径自主加以解决。这种方式是为了迎合自主学习而设定的,通常是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准备的,当然学生学习的目标设定要与教学目标相协调,使自己的质疑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不至于偏离课堂。如《拿来主义》的作者是鲁迅先生,他是近代文坛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这篇文章中的观点也被大多数人认可,那么他主张的观点就一定是对的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对权威质疑,对普遍认可的观点质疑,以此活跃学生的思维。

(三)问题引发学生深入质疑,提升质疑的深度

高中生参与语文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质疑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同样需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要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形成的,教师只能发挥指引作用。学生要对质疑调动起积极性,就不能脱离个体体验,为此教师要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特点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如《魏公子列传》中候嬴为魏公子出了一个不忠于魏国国君的计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这种做法正确与否。让学生能够发现文章中的此类问题,从而深入思考。

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学生有质疑、发散的思维,能够根据相关问题灵活思考。教师应当学会抓住契机,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便应对学生的质疑,使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断提高,带动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

(张延芳 江苏省海门市麒麟中学 226100)

猜你喜欢

定势素养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