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探微——《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2015-02-28赵明军

现代语文 2015年32期
关键词:念奴娇怀古周瑜

◎赵明军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前瞻性学习探微——《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赵明军

【设计意图】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作品,多次入选各版本的高中教材,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豪放派诗词的最佳切入点之一。这首词可讲之处颇多,内容上如何取舍便成为教学设计的难题。但对诗词的鉴赏,落实作者表达的情感应该是重中之重。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着重突出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方法方面,着重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和学习方式,创设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诵读全词。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次诵读,感受词作豪壮的情调,体会作品的开阔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作者所塑造的周瑜形象,从而感受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难点:通过了解作者际遇,以及作者与周瑜的对比,体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多次诵读,感悟意境,揣摩情感。

2.合作探究法。充分信任学生,组织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查缺补漏。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

3.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大多数同学生于卓尼,长于卓尼。卓尼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洮河之水穿城而过。笔者想大家都去过洮河边,不知道你们面对浩荡的洮河会想些什么?穿越千年,来到宋代,一位大词人面对滚滚长江心有所悟,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

二、具体研习

(一)初读词作·走近苏轼(5分钟)

1.欣赏名家范读(学生跟读,体会作品意境)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朗诵。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可以小声跟读,去体会作品开阔的意境。

听完名家的诵读后,同学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明确:豪放。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读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感,下面我们将举办一次访谈节目。

(二)再读词作·对话作者(25分钟)

1.角色扮演

此次访谈将由笔者担任主持人,由全班同学担任专家学者,来共同解读。

2.问题设置(2分钟)

在我们节目录制的消息传出后,有许多热心观众在微信朋友圈留言,想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作者眼前之景——何物、何景

(2)心中历史人事——何人、何事

(3)所抒一己之怀——何情、何感

现在,对于专家学者而言,需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做好访谈的准备。现在就请同学们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

3.学生讨论(每四人一组,教师适当引导、点拨)(6分钟)

注意:在讨论中,每个小组都应该做好记录,选出发言代表,以便稍后我们展示成果。

4.访谈正式开始(学生讨论、交流成果)(16分钟)

诵读1:在访谈正式开始之前,请让我们以集体朗读的形式向经典致敬(学生齐读)。

问题1:你对作者在词中描写的哪些景物印象最为深刻?

学生活动:集体回答。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问题2:作者着重突出景物的哪些特点?

学生活动:小组展示。

明确:雄伟、壮丽,大气磅礴,有气吞万里的气势。

诵读2:我们试着读一下这些词句,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气势来。学生齐读“大江东去……卷起千堆雪”。

教师活动:教师略作评价,主要指出诵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如:无法有感情地朗读全词等。

问题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眼前的豪壮之景,诗人内心会不会平静如水?

明确:心潮澎湃。

问题4:词人内心为什么会如此激动不已?因为他看到如画的江山,想起了千百年来的许多豪杰之士。作者最看重的英雄是谁?

明确:周瑜。

问题5:那么,描写周瑜的词句是那些?

明确: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问题6: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既有横槊赋诗的曹操,也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有刮骨疗毒的关云长,但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情有独钟呢?作者着重描写周瑜,有什么目的呢?

学生活动:小组展示。

教师引导: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写什么,说明他在想什么,他在想什么,说明他缺什么。因此,作者写周瑜是为了与自己做对比。首先来看周瑜,“雄姿英发,小乔初嫁”,说明他英俊潇洒,情场得意;“羽扇纶巾”,本是文人装扮,但用于武将,说明他文武双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证明了他的军事才能。

真可谓是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而此时的苏轼却被贬黄州,官场失意,狼狈不堪。同时也开始了自己多次被贬的悲凉人生。如果说周瑜是: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那么苏轼就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写:“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这种强烈的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和理想破灭的失意与无奈。

诵读3: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遥想公瑾当年……樯橹灰飞烟灭”这部分内容,让我们再次感受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问题7:作者在充满磨难的人生境遇中,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人说,苏轼的这句词体现了他思想消极的一面,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句词恰恰体现了作者的乐观与豁达,请问你是怎样看待的?

学生活动:小组展示。

人生是短暂的,像周瑜等尚且随江水逝去,自己又何必执着呢!不如与江月共饮,忘却失意,忘掉不幸。作者在感慨与无奈中升华了自己,表现了超脱、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回读词作·品味人生(5分钟)

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本词中,融写景、咏史、抒情于一体,极尽笔墨挥洒豪情,书写赤壁,书写英雄,书写人生况味!诚如余秋雨所说,苏轼在黄州完成了一次伟大的“突围”,这是一次精神的突围与提升。这种关于人生的思考与顿悟正是得益于江月的启示,虽然不像《赤壁赋》中表达得那么淋漓尽致,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等字里行间窥得一二。这就是苏东坡!

虽然屡遭不幸,但苏轼依然高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仕途失意却不乏乐观旷达。那我们呢,当面对人生的困境时,是否也应该如苏轼这般积极面对?

教师活动:引导点拨,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在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我们应该做自己的英雄,做自己的超人。

好,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吟诵这首不朽的词作,让我们在人生的再次感悟中结束今天的访谈。

学生活动:齐读本词。

四、布置作业(2分钟)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结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以及课外关于三国故事的积累,说一说为什么将这首词作为《三国演义》的卷首词?

附: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作者眼前之景——气势磅礴

心中历史人事——怀古思人

所抒一己之怀——乐观豁达

(赵明军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 747000)

猜你喜欢

念奴娇怀古周瑜
念奴娇·脱贫振兴庆盛会
行书方拱乾《混同江怀古》(33cm×21cm)
念奴娇·脱贫振兴迎二十大
中山城怀古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念奴娇 国庆(外三首)
上都怀古
念奴娇 ·白衣兴颂
翠云廊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