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心雕龙》进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改方案

2015-02-27张丽霞赵晓梅焦俞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山西大学文心雕龙受教育者

张丽霞 赵晓梅 杨 倩 焦俞萍

(山西大学初民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文心雕龙》进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改方案

张丽霞 赵晓梅 杨 倩 焦俞萍

(山西大学初民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文心雕龙》的教育思想具有突出的现实指导性,其作为课程进入高校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并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对打通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壁垒有重要意义。

《文心雕龙》 教育思想 高校 教学改革

《文心雕龙》作为课程进入高校教学,即是以高校为基地,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主要施受对象,在理念上将《文心雕龙》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将《文心雕龙》纳入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打通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之壁垒,发挥《文心雕龙》的教育价值,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理论前提:《文心雕龙》的教育理论

《文心雕龙》构建了从明确学习目的——确定学习对象——规划学习方法——实现最终目标四个层面逐步推进的教育理论体系,其核心理念是“持正”[1](P328),即确立纯正刚健的价值观念,基本方法是“定势”[1](P529),即按照自己的体性特征确立发展规划,即是说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前提,在受教育者成为丰富而刚健的“人”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自我体性和分析外界环境,据此规划自己的成才之路,进行专业选择和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自我成才中的主体性和全面统筹成才计划的顶层前瞻性。这是《文心雕龙》进入课程体系的理论前提。

二、实践前提:教育施受双方提升人文素质意识

就教育者而言,需对《文心雕龙》所蕴含的教育理论体系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明确其教育思想对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树立以“正势”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专业学习带动素质提升、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就受教育者而言,要强化意识,积极配合。受教育者应该明确人文素质对国家发展和自我成才的重要意义,注重自我精神品质和人格的修养,积极配合并认真践行方案中的各项具体举措,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专业修养。

此外,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高校的重视、家庭的参与等多方力量的通力合作,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具体方案

(一)内容:从体系到内涵——打通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

(1)发掘《文心雕龙》教育思想体系。《文心雕龙》蕴含着以“定势”为核心、从明确学习目的——确定学习对象——规划学习方法——实现最终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者要以文本直接讲授为基础,将其素质教育思想贯彻到教学中,传输提升人文素质的价值和宏观方法,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激发学生自觉提升人文素质的意识,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设计成才之路,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2)挖掘《文心雕龙》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启发人文素质教育。《文心雕龙》包含了文学、美学、哲学、史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涵容了科学、道德、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思想,具有综合性、人本性、思辨性,包含了作家思想治学和人生态度,这种深厚的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将其综合人文思想融入其他的专业教学中,对激发对专业的研究热情、启发其他专业的研究思维、树立社会责任感的专业应用理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方法:通识性与灵活性结合——注重专业性质和学习阶段性

(1)注重专业特性,针对专业性质把握教学重点

对于文科类专业方向的学生,坚持《文心雕龙》专业知识学习与其中人文方法、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学习兼重的学习模式;对于理工类、艺术类等非专业学生来说,则将重点放在后者。二者统一于全面提高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之目的。

(2)注重阶段性,在教师引导中推动学生主体性发挥

对本科低年级学生而言,注重“初化”[1](P506),打好基础。“初化”即为学之初的教化。本科低年级学生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文心雕龙》的教育理论有助于使其在为学之初就确立高雅纯正的精神和思想基础,定好势、定正势,具有儒家纯正的精神风貌和符合经意的思想力量,塑造高尚人格和树立崇高理想,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同时引导学生在充分自省的基础上了解自身“才”、“气”、“学”、“习”和“八体”,即才能、气质、学识、习染以及体势等特点,据此规划成才之路,确定学习方向,制定学习方法,在专业学习中获得成功。

对本科高年级学生而言,引导定位,正确选择。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素质已大致成熟,在就业与升学等问题中对自我定位和前途设定可能存在疑虑,教育者可结合《定势》篇中“因情立体,即体成势”[1](P529)和《体性》篇中“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1](P506)思想,启发学生根据主客观各方面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提升方案,在加强知识性、学术性内容讲授的同时,调动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分析,充分了解自我,提高自身认同感。在未来道路的选择上,引导学生据自身特点确定成才之路,选择发展方向,并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引导、辅助和提供便利,积极创造条件助其成才。受教育者应在此基础上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在需要发挥自我能力时科学有效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有条理、有步骤地在教育过程中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且具备全面素质和业务水准的高层次人才。

对研究生而言,强化学术训练,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在思维、学识等方面更加成熟,在学术研究和人格培养等方面更具独立性和主体性。教育者通过将《文心雕龙》人文观念融入学术训练内容,使其在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继续着重提升其综合人文素质,使得专业教育始终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参与。在治学方面,受教育者可据具体条件深入把握《文心雕龙》的丰富内容,兼以提升自身综合实践素质。在素质培养方面,注重领悟其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自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切实将“开学养正,昭明有融”[1](P328)的治学—成才理念付诸于学术研究和自我成才的全过程。

《文心雕龙》的教育思想对打通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良有参鉴意义,而将其介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既具理论可行性,目前国内相关教学实践和良好表现,表明其也具实践性。故在大学生培养教育工作中,将《文心雕龙》现实指导性与素质教育可行性相结合的前景是较为乐观的。

[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马明华,涂争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张丽霞(1993-),女,山西晋城人,山西大学初民学院本科生。

赵晓梅(1993-),女,山西朔州人,山西大学初民学院本科生。

杨 倩(1991-),女,山西阳泉人,山西大学初民学院本科生。

焦俞萍(1994-),女,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初民学院本科生。

[项目支持]山西大学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文心雕龙》与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研究”(201410108002)

猜你喜欢

山西大学文心雕龙受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山西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脱靶篇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捧杀篇
“取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