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必要性

2015-02-27王强亮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培育现代化农民

王强亮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浅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实必要性

王强亮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新型职业农民是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然要求,区别于以往传统农民,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和培育,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和农业发展比较薄弱的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培育职业农民的现实必要性做一浅析。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现实必要性

新型职业农民的提出,经过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使内涵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1997年,温家宝在组织“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中指出“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是新型农民应具备的素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农民要具备“创业能力”。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新型职业农民”取代“新型农民”,明确要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也高度重视,习近平2013年11月在视察山东农科院和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做出了重要指示。我们不难看出,中央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极其重视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时代之需,也是时代所迫。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

无论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到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五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都对农业现代化给予极其重视。而农业现代化本质上就是要实现我国农业社会化大生产。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业成本的增加,比较收益的下降,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宁可当农民工,也不来种地,造成农村的凋敝,耕地的闲置和浪费。农民,这一称谓,与身份挂钩,农民处于社会较低阶层,“贫穷,愚昧,保守”等词语成了农民的代名词,有些家族农民这一身份被无奈的“世袭”。走出大山,摆脱农民身份成了很多人的渴望。农村的现状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呼之即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的现代化过程就是农业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我国要走上社会化大生产道路的现代化农业,必须要有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他们辛勤致富的同时带动其他农民,产生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村的跨越式发展。

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农业,是区别与以往的传统经验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将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传统的粗放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集约型生产。

采用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可以以较少的人力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改变我国农村缺少高素质劳动力的现状,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带动我国制造业的创新和发展,达到产业共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农民的一家一户生产,以自己的经验进行生产,品种单一和老化,农产品良莠不齐,无法提高竞争力。只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懂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响应国家新的政策,时刻胸怀商品和市场意识,运用机械,规模化经营,使生产和市场衔接起来,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种植品种和规模,达到收益最大化。

农民富起来,钱袋子鼓起来,不仅促进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也会带动我国内需,使我国经济持续强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只有农村小康,全国才能小康;只有农民小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城镇化建设之需

我国有大量的农民,实现城镇化,能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减少农村人数,使农村闲置的劳动力得到合理配置。城镇化快速推进,势必使大部分农民转变为市民,放弃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离开热土,来到城镇,这样就增加了土地的闲置数量和非农人口,谁来耕种这些土地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不仅可以使闲置的土地统一经营,实现规模化;同时可以为城镇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活资料。使人们可以在享受城镇的便捷和舒适的同时,体验乡村田园般的诗意。

城镇化的推进,可以减少农村人口,增加闲置土地,为农村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那些热衷从事农业生产,思想和理念先进,敢于打破常规,尝试新事物的农民,发展成新型职业农民或农民企业家,使经营农业成为与其他行业收益比较后的喜悦选择。取代以前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由天气放假”的的个体农民生产模式。经营农业成为受人尊重和体面的职业和选择,而不是身份无奈的传承,贫穷,落后,保守不再是农民的胎记。城镇化的实施,使农民的劳动力得到解放,使禁锢在土地上有特殊潜能和特长的农民迎来人生的“第二季”,从事他们擅长的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体验人生的乐趣。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和繁荣农村文明的根本要求

要实现美丽农村,文明农村,不仅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使城市和农村有着巨大的鸿沟和不可逾越的障碍。虽在同一片蓝天下,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城市人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随时接触着新鲜的事物,思想开放,他们瞧不起农村人,觉得他们愚昧、无知和贫穷;农村人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中,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思想落后、保守和固化,对城市人羡慕,热情。这种心理状况长久的在我国存在着。

农村长期以来认为改变命运的靠读书,但读书的大多不选择再回农村,这样使“新思想”有出无进,使农村文明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留守农村的大多没受过教育,他们所谓的文化是靠祖辈遗传下来的故事和经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根据我国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提出的,将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出台和户籍制度的改革,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和广阔的天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国农村跨越式发展,发展农村文明,把饭碗捧在自己的手中,确保粮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性和持续性的。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统筹兼顾,因地制宜,以合理,有效和可行办法把农民培育落到实处。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的新风貌不再是愿景。

猜你喜欢

培育现代化农民
边疆治理现代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