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2015-02-27沈卓韵陈洋子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沈卓韵 陈洋子

(江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江西南昌 330022)

简析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沈卓韵 陈洋子

(江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江西南昌 330022)

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但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困扰高职教育的一个难题,也是阻碍高职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笔者从分析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自身经验浅略谈谈如何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培养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1.现状分析

(1)继续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要求,应建立健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保障制度,但各省市还没有完善的细则对教师资格准入、教师职称评定、教师岗位聘任、兼职教师管理、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或实践做出规定。部分学校对于继续教育的培训只是走形式,并没有将其落到实处。

(2)学校难招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可以是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的骨干,还可以是具备一定经验、符合学校某门课程的兼职要求的自由职业者。据调查统计高职院校教师来源仍以大学或硕士毕业生为主,从企业调入的人员比例偏低,实习指导教师短缺己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

(3)校企合作企业方面冷淡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在人才培养与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的合作。我国校企合作的一个软助——没有利益补偿和法律约束机制。虽然我国职业教育一直试图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大力推广工学结合,积极探索紧密型产、学、研、训合作机制,但教师进企业实践难却是实质性问题。

(4)职业倦怠严重,教师心理压力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职场压力不断增大,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严重。职业倦怠是美国学者登伯格在1974年研究职场压力时提出的。教师倦怠的表现会来头痛、关节疼痛、高血压、肌肉酸痛使个体的生理问题引起焦虑、抑郁、失眠等亚健康状态,易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满意度不高、促使员工离职等倾向。

2.原因分析

(1)培训机制不健全

教师的再培训不到位、教师中真正从事过实践工作的较少,许多教师仍停留在“双证书”上,并不具备真正的教学实习指导能力。同时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从事实践学习以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师得不到与从事理论学习或教学人员同等的物质待遇,这让许多教师参加实践的积极性不高。而且一般学校里,骨干教师的培训机会规格、层次、人均培训经费大大多于一般教师,虽然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但大多教师还是希望培训能惠及自身。

(2)兼职教师地位尴尬

兼职教师人事管理档案有大都不在学校,没有隶属关系的制约,对学校没有认同归属感,直接影响到兼职教师在教学感情和精力的投入。这种状况直接制约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同时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另外,在企业工作的行业专家收入水平高于学校待遇,学校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

(3)校企合作未能实现双赢

首先,高职院校没有本科院校的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质量优势,硬件设备又较市场落后,对企业吸引力不强,在合作中处于劣势,难以吸引企业真心实意的深层次合作。其次,培训管理难度大,学校、企业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从学校到企业,看似简单的跨越,其实给教师和企业带来诸多“不便”。

(4)工作环境施与教师诸多压力

伴随“教师资格证”、“绩效工资制”、“末位淘汰制”的实行,加上职业学校生源较普高学较差,招生任务落实到人,教师身心俱疲,工作热情下降,更难以实现教学相长。课业负担沉重,招生压力大,使许多教师无法静下心来钻研教材,在讲台前无法应用自如;工作胜任感低,负荷大,付出的心血和劳动与教师的外在薪酬水平不成正比,而且晋升、进修机会少,使教师成就感较低。

二、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质量的建议

1.完善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

(1)校本培训。鼓励教师报考会计师、经济师、营销师、物流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及报考在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实行“低职高聘”。此外,通过教育专家、企业专家进校园开讲座、行业专业开展实际操作等形式,打造校本培训的亮点。

(2)校外培训和企业实践。制定培训计划,在保障不耽误正常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按照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要求,师资结构发展规划,分批轮流组织教师去单位培训半年到1年。哈佛商学院鼓励教师用20%的时间在外兼职,不但可以增加教师收入,还能提高其理论知识的权威性。

2.对兼职教师给予人性关怀

学校组织的评教评学、学术讲座、经验交流、授课比赛、教案比赛等活动,都应邀请兼职教师尽量参加,以丰富兼职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其教学水平。定期召开联谊会,对工作优秀的兼职教师进行表彰,召开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领导与兼职教师之间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以此达到交流感情、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目的。

3.政府领头,促进校企结合

政府需要对高职院校到企事业单位实践给予相应的法规、政策支持并将优惠落实,如减免相关税收、给予信贷优惠等。鼓励企业与学校共建实习实训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相应设备,对校企合作项目给予政策倾斜,扩大与企业的合作领域。对企业中校企合作的相关支出,凭相关证明,可抵免下一年度的所得税。

4.教师从自身做起,提高身心承受能力

首先,教师要正确的认识自我,努力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学习优秀教师驾驭知识,组织课堂的技能技巧,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理解、沟通互动,促使师生双方相互激励与和谐发展。其次,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团队合作作风,让自己的成长之路不再寂寞。通过团队建设,形成尊重、沟通、合作、共享和创新为特征的学习共同体,共享团队的资源优势和集体智慧。

[1]李梦卿,张碧竹.教育规划纲要背景下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1(04).

[2]张延吉,李艳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品牌.2014(11).

[3]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04).

[4]林杏花.国外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和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3).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