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教学设计中如何寻找教师的教育个性

2015-02-27陆志扬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教师

陆志扬

(广西外国语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2)

个性化教学设计中如何寻找教师的教育个性

陆志扬

(广西外国语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2)

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及个性化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形式,既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又反过来积极的影响社会,表现出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课程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提供了一个可以施展示个人才华的大舞台,说新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走过的一段生命历程,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天地。这些理想的境界怎样来抵达呢?要靠个性化教学设计。

个性化 教学设计 教育个性

一、个性化教学设计是适应教师创造性劳动的需要

教师上课是一种独立支配的运动过程,所以,它必然受下列因素的制约:教师性格气质、教师思维意识、教师实践体验、教师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因素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显现,发挥作用,天长日久,一班学生便都染上了教师的个性特征。这个现象在基础教育启蒙阶段是显而易见的。乌申斯基告诉我们:“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能力、趋向、才干的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备课要提倡个性化,这是尊重教师,尊重教育过程的表现。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教育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是一个在教学方面的引导者,要明确老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世界原本没有差生一说,只是由于评价标准的差异,导致了我们眼中差生的产生。但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低估了眼前的差和生。因为,眼前的差生能够让你的讲课无法进行下去,你犯不着如此,而差生的未来,也许是你永远也赶不上的;所以,不要用言语去讥讽他们,诱发他们的叛逆精神,故应多用正面激励表扬的方法。要逐步扭转教师“重智轻德”的教育现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突出强调和渗透民主意识、创新意识,改“灌输”为“渗透”,改“训导”为“疏导”,改“说教”为“体验”,改“师道尊严”为“服务学生”。作为教师不能因为一棵树上没有叶子就认为它是一棵死树,而是创造适合它成长的氛围,让它放出生命的光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会教、善教、优教”,学生“会学、乐学、善学”。使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在课堂评价时,我更多的是强调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只要他做出努力尝试,有些稍微出众的一点点表现,就能获得我的赞赏和表扬的机会,即使水平在中偏下的,仍然加以肯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儿童不仅仅知道而且体会到教师和集体对他们的优点既注意到了,又很赞赏的话,那么,他就会尽一切努力变得更好”。另外,我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得时候,既要看到进步的一面,又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进行正确的评价,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鼓励探究、倡导协作、培养自主、创新精神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教师要着力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主人的姿态投入学习。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和信任学生。相信"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相信学生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充分挖掘潜能,开展创造性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自主学习活动的教学结构,正确引导,巧妙疏导,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在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放权让学生独立自主。学生的目标明确了,参与度深了,有充分的机会表现和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学习数学逐步成为学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活动过程。这种独立探索的成功提议,正是学生个性自主性的强大支点。

四、教学设计中的个性化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学任务之前进行的方案式的设计。这个设计是教师根据教育资源所进行的教学设想,是相对主观的东西。在这主观的方案里活跃着教师个人的知识观、价值观、教育观、学生观、活跃着教师的教学风格、兴趣、需要、情感、态度等等个性化的东西。《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说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即是指教育是投射着、蕴涵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诸如: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有价值的?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等等。价值引导体现着社会的意志,体现着教育者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意向。价值引导只有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轨迹深切的了悟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高屋建瓴的洞察上,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激励上,才能真正以教师的个性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的境界,才能为主体性人格的确立提供基石。

总之,责任感的培养又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地学习习惯,责任感和良好个性品质也在其中逐渐形成。高等教育阶段要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教育,道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就必须重视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大学生虽然远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个性,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他们终身的发展将产生久远的影响,这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利用个性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大有可为。

因此,要实现教学前设计中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展示个性化的魅力,教师个人必须要有教育学理论的修养。必须要有接纳新课程的宽阔的胸怀,必须要有从理智到感情都能够树立起来的崭新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你要有专业的素养和文化的积淀。

[1]吕玉明;创造性品格浅析[J];中国人才;1991年05期

[2]陈思余;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01期

[3]王西军;体育教学中对中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7年24期

[4]李德才;王晶;张博;王恒;大学生个性心理健康意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10期

[5]匡霞;浅论高职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0年24期

[6]丁榕;在集体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J];人民教育;1989年Z1期

[7]嵇玉芬;用好语文实验教材 发展学生良好个性[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07期

[8]孔波;创业心理品质的特征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5期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