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措施

2015-02-27陈大春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管理

陈大春

(四川省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甘孜 626100)

浅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措施

陈大春

(四川省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甘孜 626100)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的中长期规划,而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由于种种因素,形成了固有特点和习惯,不良的特点和习惯造成了中职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难度加大,如何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摆在中职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中职学校 学生特点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中职学校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学生的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虽同属中等基础教育的范畴,但中职生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行为思想、综合素质、心理状态等方面与普高学生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因为这些孩子基本上来自于初中学校被普高筛选了的落榜生,经历了中考的失利之后,加之绝大部分原来就属于受家长和老师冷落的“差生”,许多学生可以说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走进中职的大门,再加上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和歧视,家长对中职学校的浅薄和盲目,致使学生心理严重不平衡,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一般高中生的特殊心态。因此,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也就不能不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和方法,以期取得预定的效果。中职学校教师做好中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就需深入了解学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运用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方法,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适应市场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的大批高素质人才。

二、正确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

1.生源决定学生普遍特点

目前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技术发展的变化,相关政策的倾斜,中职学校的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加之受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中职学校学生形成了一些显著特点:

(1)不仅生源整体文化素质低,而且个体差异性较大。

(2)虽然生源整体经济状况较差,但个体上仍存在一定经济差异。

(3)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也有着较大差异,民族地区更为突出。

(4)农村生源较为朴实,吃苦精神好于城镇生源。

2.把握学生个性化特点

(1)某些学生心理落差较为严重,自卑心作祟。

(2)某些农村学生经济落差较大,且容易歪曲消费理念,以女生表现尤为突出。

(3)中职学生单亲家庭相对较多,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以上这些学生的特点,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时刻铭记在心,紧抓这些特点,因材施教的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我们的教师由于年青、中职教育经验少等因素,也存在很多不足和弊端,没有很好的切合中职学生心理和性格的特点进行教育和管理,给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现状的主要弊端

1.片面只关注“好生”,导致了学生思想分化

少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在管理中对部分的“问题生”从没有正眼看过,在心中就肯定了这些学生是“无可救药”,尽管有时这些学生也会有进步的表现,但由于老师先入为主的定势思维,不管这些“问题学生”做得再好,最终还是成了被教师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让这些得不到认同的学生越来越感到自卑,进而玩世不恭。

2.激进式管理,缺乏分析中职学生实际

分析现在中职学生的素质现状可以看出:九零后的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过于突出,无法将个人与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行为选择更趋实际;心理素质不稳定、不健康,以一种敌对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不愿意诚恳地接受学校的教育,逆反心理严重,行为反复性大。这一点作为管理者都很清楚,但往往没有考虑到与之相适应的现状管理。在管理上多施以激进式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管教中职学生,不但没有达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学生越来越激进的心理反感。当这种逆反心理发生作用时,结果往往会无功而返,同时也打击了管理者的积极性。

3.学生自信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中职学生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但自尊心又特别的强。我们可能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总认为这些中职学生朽木难雕,没有出息,有意无意地伤害到学生的自信心,诱发学生心理不平衡的心理因素。对这些问题学生,学校以批评教育为主,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基于以上的特点和弊端,再通过几年的中职教育的实践,将自己的一些理念和措施归纳如下,与大家共勉,有不成熟的地方还望予以指导。

四、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管理: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当树立“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的指导思想,要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是可造之才。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我们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而在于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这一目标。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应该是这一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应树立这样一个信念:“我们要办一所好学校,其唯一标准就是这所学校能让每一个学生变好”。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眼中的坏学生就会变得可亲、可爱,我们就会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机会。例如,学生入校伊始,就为学生举办优秀毕业生成才报告会,帮助学生认识新的学校生活,进而重新认识自己,调整心态,增强自信,迎接挑战;还可以通过组建体育队、艺术团,举办校园歌手大赛、绘画书法大赛,组织学生会成员、校播音员等活动,积极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在成功的体验中,拥有健康、自信的心态教师观察到学生的优点时应加以启发、引导、培养,这些平时难得受到尊重的学生,一旦受到尊重,就会倍加努力,就会想法设法改变自己,当他们有此觉悟后,再启发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努力学习,从而取得全面教育的效果。同时,要改革学生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推行教学改革中,积极尝试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激励学生的主动发展。

2.基础课上注入思想道德教育,专业课注入职业道德

教育管理学生不能凌驾于课堂之外,而是要把对学生的管理和学习相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不管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通过说服教育、激励鼓动等手段,以潜在的方式影响学生,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其核心是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心动力,即通过调动学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好奇心,上进心,荣誉感,自我实现等心理因素以达到学生、教师的和谐统一。如上《思想道德课》的集体主义精神时,教师就可告诉学生: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他同别人的相处中,对外,要使别人有所获得;对内,还要使自己有所获得。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己”;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这就是“外得于人”。一个人越是自觉地、真诚地、经常地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他的道德就越高尚,他的思想境界就越崇高。他越是能够为他人作贡献,使他人有所得,他自己的道德情操就越高尚,心灵就越纯洁。经过这样的洗礼,中职学生的头脑就会慢慢清醒,能够更多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

3.从学生的对面走到学生的中间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一味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发号司令应该说有一定的效果,但往往工作比较被动,收效差。反之如果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坦诚相待,比如;农历八月十五和学生一起吃月饼赏月,圣诞节里,为每个学生分上一个脐橙或是苹果,共渡平安夜等等。作为年轻一代的教师,大都是八零后,这和孩子能更好的融合,先学会与他们做朋友,完全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露出来,不带丝毫的虚伪和欺诈;在学生看来,觉得老师在自己身边,心中装有自己。像这样师生间的距离缩小,趋向于零,学生就敢于暴露自己的思想、反映问题,制订的改进措施也比较实在,而不是应付过关。

4.校内外结合,报喜为主,报忧适度

家长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最佳的盟友,老师与家长默契合作,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教育更为有效。只有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才能双方都对学生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观察世界,善于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使学生把老师看做是真正关心和理解自己的人,而不是一打电话就是告状的老师。我相信积极的鼓励和沟通,使家长也会对教师更加信任,从而更加积极的配合我们的工作。

5.帮助毕业生树立新的择业观念和择业方法

毕业生面临着毕业与就业,是人生的关键,是转折点。因此,教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要进行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职业的需求情况,及时分析掌握近期的就业形势和远期的就业前景,进而引导他们按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特长选择就业或自行创业。引导学生拓宽求职信息渠道,走出求职谋业的心理误区;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观望、恐惧焦虑、盲目乐观、怨天尤人等心理。

总而言之,当老师不当好老师,是亏了。因为当好老师有三种收获:第一收获多类人才;第二收获真挚的感情;第三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我们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时,看到有的学生由后进生转化为先进生,感觉教师工作真是魅力无穷,由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我们要与时俱进,力创宽松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生动活泼地接受技能和知识教育,并自动接受管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道出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真谛!

《跨世纪》2008年第10期 作者:周忠

陈大春(1971—),男,本科,四川省甘孜州职业技术学校,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中职教教育学。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学校推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管理的另一半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