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

2015-02-27张桂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诚信图书学院

张桂东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河北唐山 063300)

浅析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

张桂东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河北唐山 063300)

"图书漂流"活动传递的不仅仅是资源和知识,更是文明、诚信与尊重。目前,图书漂流在高校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但由于多种原因,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在内容与管理制度上还不够完善,各个高校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结合学校实际和大学生的需求予以不断创新,才能使这一活动保持长久和常新。

高校图书馆 图书漂流 服务创新

上世纪60年代,欧洲读书人兴起了“图书漂流”运动。他们将自己读完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投到公共场所,使其他读者可无偿取走阅读,阅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使书籍漂向下一位爱书人阅读,继续下一段漂流书香,其愿望是“我贡献,我分享,我快乐,带图书去旅行,让读者去追寻”。目前,图书漂流在我国高校已经得到了广泛开展,但是,这种图书流转和阅读方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高校图书馆图书漂流活动在内容与管理制度上还不够完善,只有加强服务创新力度,才能使“图书漂流”活动历久弥香。

1.高校图书漂流活动的现状

2010年,笔者所在的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图书馆发起了“图书漂流”活动,在图书馆的二楼大厅一角专门设立漂流书架,建立了漂流角。其目的为了提高图书的利用价值,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部分教职工、一些学生自发拿出自己的藏书,经图书馆编号登记并加盖“图书漂流”专用章后放置在“漂流角”的书架上,对这些图书学生无须办理严格的借书登记手续便可随时拿走阅读,看完后自行放回原处。这种资源共享方式,起初效果很好,看书的人很多,参加漂流的书的数量也呈上升的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读者的增多,书架上的书的数量越来越少,偶剩几本。笔者调查了其他一些高校图书漂流情况之后,才知道冀唐学院的图书漂流活动遭遇的尴尬并非个案。多数高校的漂流书之船抑或暂时搁浅而见首不见尾,抑或触礁沉没而销声匿迹了。此外,所有漂流图书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损。不翼而飞图书在漂流中越来越低的回漂率和越来越高的污损率成为图书漂流活动发展的致命障碍,即使在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的高校中也是如此。

2.高校图书漂流活动的主要特点

当前,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在图书馆设立图书漂流站点,读者可自行取阅,无需借阅证,阅读后再放置图书漂流站点即可,获取图书更为便利;

读者在书中旅行,书在读者中旅行,在图书漂流的过程中,取阅的人能够看到图书的漂流历程,激发了广大读者对阅读的兴趣;投放什么样的图书进入漂流平台完全由读者自愿,读者取阅何种书籍同样由读者做主。在漂流图书的投放环节,读者根据自己的藏书情况自主自愿地向漂流平台进行捐赠,放漂图书自然也能体现出读者的阅读偏好,而在取阅时,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进行阅读和借出,充分体现了对漂流图书的认可,实现了自己的阅读需求而那些受读者欢迎的图书往往流转率颇高。

3.高校图书漂流活动存在的问题

3.1 目标设立较为传统单一

高校的图书漂流平台往往是在特定的区域设立图书漂流室、漂书站、漂书角或者简易漂流书架,且所有漂流图书的放漂、寻漂以及对漂流图书的日常管理,都以该区域为核心的一种图书漂流模式。

3.2 缺乏有效的管理

高校图书漂流强调的是学生随意拿走漂流书进行阅读,不像在图书馆借阅书籍那样的需要办理严格的借还手续,这样,就缺乏了对漂流书籍的监控。从而,一些学生在书上乱涂乱画,乱撕乱扯,使得原本完好的漂流书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勾画得面目全非、残缺不堪、污渍斑斑。

3.3 漂流图书流转率不高

图书的漂流率是体现图书漂流平台“生命力”的指标,漂流率越高,表明漂流书刊的利用率越高、漂流价值越大。而决定漂流率的关键是漂流书刊的质量以及漂流规则。在实践中,各高校对参与漂流的书刊大都设立了“门槛”,例如在笔者所在的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图书馆规定,图书投漂的条件为要求仅限于正规出版图书,而杂志、学习笔记、复印资料、光盘等不予入漂。在漂流规则的制定上,要么过于严苛,要么过于松懈,例如要求借阅之前先捐一定数量的书籍,或者对一次周期借阅册数不做任何规定。在借阅期限上,严格规定归还期限。笔者所在的冀唐学院图书馆对不同种类的漂流图书要求比较松散,对于漂流图书的借阅册数与期限都没有明确要求,对长期不归还的又无相应的监督和惩罚措施。

4.高校图书漂流活动的服务创新

4.1 建立适合图书漂流的管理方式

4.1.1 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管理。

以冀唐学院为例,图书馆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立学生管理岗,对这些大学生进行简单的“图书漂流”知识的培训,让大学生参与图书漂流的管理,切身感受作为主人的职责

4.1.2 在图书漂流点加强管理。

由于图书漂流没有限制读者的取书数量,有的读者一次性可拿走好几本书,而且让书漂走后就不管了,造成可放漂书源锐减。在具体工作中,要改变图书漂流这种全放羊式的管理方式,建立链式管理体系。为此,图书漂流点应要求每位读者每次只能拿一本“漂流书”。并由志愿者记录取阅人的联系方式,该读者看完后,如果没有其他接手的读者,那漂流书就还回起点站;如果有其他接手的读者,那第二个读者接书后,应在志愿者那里登记相关信息。这样漂流书的去向就一目了然,同时也留下读者的诚信记录。

4.2.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鉴于部分大学生面对的漂流书,也许是自己爱不释手,在书店中买不了,又没有那么多时间作笔记,于是,便把这本书“收藏”了;也许是读完之后忘记放回漂流点;也许是随意拿给其他同学;也许是弄丢了,觉得不是自己的,也就不了了之了的现象,针对部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氛围,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美德是自己的义务,更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使每位进入漂流角的读者能受到这种氛围的感染熏陶,让学生浸润在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环境中,并自觉做诚信榜样;另外,参与漂流活动的读者签订诚信保障书,适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的大学生的诚信信息,让讲诚信的学生有光荣感,让不讲诚信的学生有羞耻感。

总之,“图书漂流”活动减少了借阅手续,大大方便了读者,并且能够让闲置的图书被利用起来,使图书价值得到了无限的增值。虽然图书漂流的现状还不尽人意,但是,只要我们图书馆人不断创新服务,将“图书漂流”活动坚持开展下去,让广大师生可以自由选读喜爱的书籍,不断获取知识,传递新信息,感受读书的无限乐趣,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更多的人愿意参加图书漂流并且投漂更高价值的图书。

[1]曹炳霞.高校图书漂流的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8):38-39,68.

[2]周素霞.从图书漂流看社会诚信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

[3]王洁,谭昭文.高校图书漂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2,(12):114-116.

张桂东(1975-),女,助理馆员,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诚信图书学院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班里有个图书角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