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探讨

2015-02-27朱灿容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就业率就业指导个性化

朱灿容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关于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探讨

朱灿容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高也校改革了招生计划,不断的进行广招,学生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的增大,很多大学生都缺少就业机会,面临失业的境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状况,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不断的深入人心。这种就业指导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以更好的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本文通过对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分析,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高校的就业率。

高校 个性化 就业指导模式

由于当代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的增多,国家的经济发展结构还在不断的完善中,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面临很大的挑战,所以学校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身方面:综合素质不高,专业能力差,就业的竞争意识不强;社会方面:企业单位的要求较高;学校方面:高校对就业指导不够不重视,没有相应的人才培训方案等。目前最关键的事情就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所以各高校要不断完善教育模式,全方位的培养人才。

一、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含义和特点

个性化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分析个性化的需求,从而面对全体的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开发学生们的潜能,有效的推进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发展[1]。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核心是“以点带面”,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它其中包括两种含义,一是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二是针对每一种特征的学生进行集中化的指导。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特点也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全体性和全面性,人本性和主体性,针对性和多样性。

二、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的问题

高校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从政策指导、技术指导、心理指导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高校对个性化就业指导的认识不足

通过调查分析,各高校只重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速效性,而忽视了就业指导的个性化和科学性。大多数高校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就业指导,这种方法比较被动,不能更好的根据学生的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计划,而大学生也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所以长期下来并不能看到很好的效果[2]。

(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不完善

个性化队伍的人员很多都是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所以就业指导不够专业化,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目前的情况是就业指导人员和辅导员进行合作,来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但是他们往往会受到日常工作的影响,很难深入的研究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再加上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并没有丰富的指导经验,学校也没有对这些指导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这就导致了高校的就业指导计划比较形式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三)就业指导的课程不够系统化

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并没有将这一课程重视起来,大多都是在学生即将毕业前进行指导,而且还是多班上课的形式[3]。这种临时的就业指导课程缺少科学性的理论指导,教育的方式不够完善,同时也缺少对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所以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指导教师自身的水平有限,所以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就业指导工作,这些问题都不能实现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真正效果。

(四)就业指导的服务意识不强

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管理,忽略了对多样化学生的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目的[4]。很多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关心,所以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服务核心观念不能更好的贯彻,学校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在指导的过程中也没有科学的指导规划,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如何完善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

(一)完善个性化就业指导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高校完善个性化就业指导课堂是十分必要的[5]。第一,学校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情况,研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划分,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内容雷同现象的发生。第二,在确定就业指导内容的前提下,完善教学的方法,例如:老师可以开展一些公开课自选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参与到活动当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就业指导课程的真正内涵。第三,就业指导课程一定要以小班的形式进行授课,引进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的方式、方法,例如:可以引用现在学校普遍应用的情境教学法,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导论学习。

(二)及时掌握个性化的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可以更加充分的让学生掌握当代社会的就业情况。所以高校要不断的进行就业信息的收集,并及时的将收集来的信息公布出来,这一过程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布告或广播的方法,也可以用学校的网络进行传播。而学校利用网路来公布消息是十分可行的,因为网上的信息会更加的全面、具体,可以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就业信息,从而让学生可以分析自身的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完善个性化就业指导培训工作

首先,学校要建设有经验的专业指导队伍,定期对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不断丰富指导人员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将最新的消息和内容带给学生们。其次,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从而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可以充分的让不同的学生获得就业心得。所以在这一工程中,学校应开展一些职业培训活动,如:生产实践,企业访问,社会调查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最新的消息,了解社会的发展情况;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招聘活动。最后,学校可以开展特殊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就业竞争愈演愈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所以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是教学的重点。很多高校都应用了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不断的完善就业课程,加强了就业培训工作,有效的帮助了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就业信息,让学生在就业压力的情况下,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1]苏丹.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构建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J].青年与社会,2013(25):160-161.

[2]秦倩倩,钱兰英.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现状及其改革方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33-35,32.

[3]布俊峰.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28-29.

猜你喜欢

就业率就业指导个性化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