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渗透兴趣教学

2015-02-27才贵权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金属材料淬火热处理

才贵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技师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2)

如何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中渗透兴趣教学

才贵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技师学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2)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中级技工所必需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教学中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必须重视它的实践性和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本课程研究的是材料内部的组织结构,许多知识点需要通过各类实验来验证。但技工学校由于实习设施的缺乏,导致很多实验不能进行,教师只能进行理论教学,因此,学生上课时普遍感觉枯燥、乏味,学起来很困难。那么,教师该怎样才能上好这门抽象难懂的课程呢?而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以专业技术职能同基础理论相结合的,能够适应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下面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种兴趣教学的实施手段和方法。

一、举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上课时应针对学生的状况,灵活地使课本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更深层次内容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举例教学就是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介绍金属材料时,笔者不是照搬概念,而是引导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金属实物及其使用材料的例子。学生从身边的生产、生活中举了很多例子,如“金项链是用金制作的”,“易拉罐是用铝做的”,“车床的床身材料是铸铁”,“电线是铜芯的”,等等。笔者在其中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金属进行列表,如下:

由于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平时见过甚至是用着的,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性认知,因此,在讲金属的性能,如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耐高温性时,很多学生都能马上领悟。

举例教学,办法虽简单,却能马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观察生活,收集素材,以便在教学中使用。

二、讲故事,挖掘学习兴趣点

在机械专业课的教学中应该善于挖掘课本知识点中的背景故事、历史故事等,将这些与专业知识息息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例如,在讲到“淬火”这个单元时,以中国古代热处理的发展史为线索,挖掘出“淬火”这道热处理工艺背后的历史故事:在我国古代,公元前六世纪左右,钢铁兵器逐渐被采用,为了提高钢的硬度,淬火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1965年在湖北省出土的越王勾践青铜剑,虽然在地下深埋了2400年,但是这把宝剑在出土时没有一点锈迹,完好如初,而且刃口磨制的非常精细,说明当时已掌握了金属冶炼、锻炼、热处理及防腐蚀技术。经过金相检验,其显微组织中都有马氏体存在,说明是经过淬火的。从这些故事可知,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笔者讲完故事后,把淬火这道热处理工艺的特点进行了补充和总结。通过对专业知识相关故事的生动介绍,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无疑比干巴巴地讲解课本内容有趣得多。

三、设悬念,激发科学探究精神

《金属材料热处理》中“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该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如果采用平铺直叙的讲述法,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上新课前先放映了视频,视频中展现的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派出轰炸机频繁轰炸英国国土。英国皇家空军驾驶战斗机在空中拦截,战况惨烈。突然,在不长的时间内,英国战机相继战毁,机毁人亡。英国军方对坠毁飞机介入调查,最初的结论认为,德国是否发明了是什么新式武器。后来科学家对飞机残骸进行分析,认为事故的发生与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密切的关系。转学生听到这里,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笔者却卖了一个关子,不急于讲答案,而是设下伏笔,创设了一个“悬念猜想”的学习情境,从而进入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由于强烈的好奇心的驱动,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这一原本枯燥的课题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变成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后,再为学生揭开悬念的谜底:原来,飞机的机械零件发生了疲劳现象,也就是说飞机发动机的零件发生疲劳断裂,最终导致了这场灾难的发生。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猜想这一“催化剂”,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猜测过程中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

四、做实验,用实验求证理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与生产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实验学科,虽然大的实验无法在学校里完成,但教师也可以开动脑筋创造条件,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

例如,在讲到材料的硬度时,可用一简单的实验求证课本知识:找一把小刀切削橡皮擦和铅笔。小刀可以轻而易举地切削橡皮擦,而切削铅笔却要花很大的力气。说明橡皮擦的硬度低,而铅笔的硬度高。再如,钢的火花演示试验也可以在校办工厂进行。先准备好四种钢: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与高速钢,让学生用砂轮机分别打磨四种钢材。通过现场演示及讲解,学生很快便掌握了不同含碳量钢的火花特点,并且可以通过火花来分辨材料。

另外,针对现有教学体制下学校实验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还可以与当地的科研院所联系,带学生到实验室去参观,以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增长学生的见识。实验教学的特点是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无论是举例子、讲故事,还是设悬念、做实验,都始终围绕着兴趣教学这个中心点来展开。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一旦激发出来就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到知识,真正实现寓学于乐。

[1]唐电,邱玉朗.中国古代金属热处理——试论退火、淬火、正火与回火[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1,(2).

[2]刘振武,姜建华,徐观明.情趣教学法实验研究(二)——对中职教学中“趣味”因素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4).

[3]张作友,张克.难得一见的瑞士MG11马克沁重机枪[J].轻兵器,2005,(18).转贴贴于233网校论net

猜你喜欢

金属材料淬火热处理
实战“淬火”
民用飞机零件的热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
Cr12MoV导杆热处理开裂分析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一种曲轴竖置热处理装置设计
把握考查角度 学好金属材料
淬火的目的
淬火
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沈阳宇金属材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