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二年级高效识字教学模式

2015-02-27王海燕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故事书形声字识字

王海燕

(七里镇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第三小学 甘肃敦煌 736202)

探究小学二年级高效识字教学模式

王海燕

(七里镇青海油田教育管理中心第三小学 甘肃敦煌 736202)

在新课改的形式要求下,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识字有了新的要求,小学二年级学生的高效识字教学模式的探究也因此成为了相关教育学者的重点研究内容。通过对小学生识字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本文提出了几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小学二年级 高效识字 教学模式

新课改对小学二年级的识字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改变过去学习状况,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对教师也有新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者不但应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应积极引导并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及领悟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高校识字教学方法。通常小学二年级学生由于识字有限,这里我们采用几种简单的方法来论述二年级学生的高效识字的教学模式。

一、采用直观形象的素材

小学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还很有限,加之注意力持续时间的限制,使得学生在识字效率方面受限。而小学二年级的课程中所涉及的生僻字较多,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讲,完全掌握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引进直观形象的素材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进行拍、扫、洗等字的教学时,可以配以相应的图片来增强字体的形象认同感,引导学生想象,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以加深学生对字体的记忆。同样的,在教授“猴子”、“大象”等文字时,也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并将其图形到文字的一步步演变过程展示给学生,不但加强了学生对文字的记忆和掌握,还能够使学生领略到汉字的魅力。这样将直观形象的图形与实际的文字教学相结合,比教师一字一词的教学和泛读效果好很多,而且对以后的教学工作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还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完成识字过程的学习。

二、运用故事激发兴趣

将实际的故事应用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中,是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法,这样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引入《坐井观天》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精彩的讲述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结合绘声绘的的描述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趣味的情境中,在讲解到精彩之处时,停止对故事的讲述,面对此时学生们的渴望的眼神,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告诉学生:要想听后面的故事,就需要通过看故事书了。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多多识字,掌握更多的文字量,才能顺利的看故事书,了解到更多的有趣的故事。另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学校现在已经建立了图书馆,鼓励学生从家中拿出喜欢的故事书,在学校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传阅,通过这种趣味故事引导的教学模式的引入,学生不但增强了识字的积极性,还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尤其是故事书传阅的方式更能加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字量。

三、开放式引导识字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识字愿望其实是非常强的,因此,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可以利用周围环境的文化特点在不知不觉对完成对学生的识字教学。例如,新学期到来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及各项新设施来加强识字的教学,充分利用校园这个大环境,这样在参观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创新”、“务实”、“文明”等词汇,当然,这只是开放式教学的多种途径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种渠道都可以实现较好的识字教学效果。比如,校园操场上的指示牌、校园内的宣传栏等载体上文字信息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识字教学的内容。

另外,学校应建立一套健全的学生家长联系体系,平时要注重与家长多沟通,请家长多对孩子进行教学,例如,鼓励家长利用带孩子外出的机会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出行时,积极引导孩子熟悉各种场合的标示和指示牌,购物时,让孩子多认识各种商品的名称及介绍,坐公交车时,让孩子多认认“老幼病残孕”、“请勿匆忙上下”等字样,甚至是商店里“洗手间”、“收银台”、“安全通道”等文字,注意加强孩子对其的熟悉程度,在达到识字教育的目的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四、加强自主学习和领悟

小学生在故事书的传阅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的生字,这就影响了正常的阅读,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间的自主学习和同学间的互动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教师问学生遇到生僻字时会怎么解决,小学生的回答往往是看拼音,问同学,问老师,问父母等等,其实从这样的回答中就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在进行自主学习了,不知道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问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五、拓展训练

教师在完成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后,都应设置一些练习,这里的练习不是单纯的做卷子或者做习题册,而是通过将刚刚学过的生僻字放入到新的识字环境中,观察看学生是否还能记得,如果不记得,也是正常现象。这种情况下,通过对生字的反复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熟悉生字在各种语义环境中的应用。而在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识字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课本远远不够,因为课本的内容和课文的容纳量实在有限,因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并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必须要做好相关的文字拓展训练,将学生的课堂所学与文字的阅读锻炼相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书刊杂志等,这样不但加强的小学生的识字训练,更丰富了小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六、自主阅读

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以此来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通过对课文的通读和字音的掌握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从现在开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问:“从现在开始,狮子大王要宣布一个非常重要的命令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命令呢?”虽然教师的这个提问只是为了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但效果却是不同的。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阅读的字音是否准确,读句子是否有自行删减字的现象。了解了学生的大概识字水平后,积极主动的对其进行相应的辅导,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感受能力。

七、强化方法的引导

小学二年级的识字教学通常是以动态方式呈现的,但实际教学中识字教学却是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中,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达到想学、主动学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课节的不同识字内容,指导学生并使其掌握汉字的学习方法和规律。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针对这种情况,在对小学生进行的十识字教育中,应注意对形声字的教学,这也是教师的核心教学任务这一。

在形声字的教学中,教师尤其应注意对形声字的形旁的教学。因为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分辨力和观察力都十分有限,相同的形旁很容易对学生的识字过程产生困扰并造成视觉上的混淆,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例如,“跑、跳、踢”等一些外形十分接近的文字,这一类的形声字对教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领会偏旁部首的标语功能,跑、跳、踢三个字虽然都是足字旁,都是与脚有关的动作,但却是在表达完全不同的含义,教师通过对三个字的所表述的不同含义进行讲解,进而使学生们能够区分形声字并达到能够熟练运用的程度。

结语:

作为教师应积极探索多种识字教学模式,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教学方法中能存在的问题,还要努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力争使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识字水平在新课改下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

[1]郭英.小学二年级“十六字”高效识字教学模式[J].东方教育,2014(9).

[2]王艳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王霞.优化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故事书形声字识字
Storybook 故事书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暖心有爱的故事书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