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015-02-27由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中职

由峰

(山东省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邹平 256200)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由峰

(山东省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邹平 256200)

计算机专业教学在培养中职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结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及社会需求,剖析和阐述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出要在教学中加入"创新"元素,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定位分析 现状 对策

电化教育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就目前而言,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使其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是摆在各中职学校面前的难题。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定位分析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从社会反馈的就业信息看,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学生就不了业,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有关。就目前而言,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如下。

办公自动化: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应用,掌握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外设的使用方法。网络设计:熟悉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组网技术,掌握网络安装和设备配置以及调试工作。网络营销:熟练掌握相关网络软件和硬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网站建设:熟练掌握网页的制作技术及可视化编程方法和程序设计技巧,掌握流行的HTML、SQL、Server、C++、Java等编程工具。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面的问题

1.1 教学的内容滞后。

目前不少教师对教学缺乏重视,对实际上机操作内容的安排相当随意。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没有详细的实验指导用书,缺乏一套能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2 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差异化的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方式等都有差异,然而当前多数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不能差别化的对待学生,也就满足不了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1.3 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很多教师的观念中计算机专业教学并非是实验性的教学,主要应该是理论教学,这也使得这门课程实践性内容被压缩,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

1.4 上机实践教学方法落后。

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演示法,表面上看学生是会做了,但学生却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5 硬件建设跟不上。

一是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较低,许多新型软件运行不了。二是由于缺少维修资金,计算机缺乏维护,升级换代不及时。三是没有配置相应的外设,目前很多中职学生不会使用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外设。

2.学生自身的问题

2.1 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

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但是不能独立完成一台微机的组装;有的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过计算机专业课程,一旦电脑出现故障,不能找出故障原因,更谈不上找出解决方法。

2.2 学习不够主动。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中,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的整个过程,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缺少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学生自然也就提不起积极性。

2.3 专业知识不够深入。

很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为他们在学校里虽然学过相关课程,往往都是浅尝辄止,不够深入。这自然也就制约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三、解决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现状的对策

1.加强实践教学

1.1 广泛收集信息,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教师在实践内容安排上应围绕当前和未来社会的需要,坚决舍弃那些无实际意义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同时教师要重视对中职生计算机技术兴趣的培养。

1.2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计算机实践操作中,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式”方法。首先布置上机操作内容,可让学生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赛结束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接着提出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进一步充实完善所学的理论知识的操作要领,使学生尽快掌握知识,熟悉技能。

1.3 增加投入,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对于计算机房,首先应在计算机的数量上有保障;其次在安装软件时应注意将应用软件进行分类;再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建设专业机房,每个专业机房安装相应的应用软件。

2.进行教学创新

2.1 创设情境,引导创新。

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情境以及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境。在课堂上巧设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巧设问题,能有效地激起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这样能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

2.2 改变模式,促进创新。

优化教学措施,教师要认真挖掘课程中的创新教育内容,在备课过程中精心组织与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给学生最新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各种新的信息配合教学内容传递给他们,在遇到一些具体情况时,与学生共同探索会得到很好的效果。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一切以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2.3 改革考评,鼓励创新。

教师要改革现行考评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完成的项目没有什么“正确”与否,只有“怎么样”会更好。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从而让他们有成就感;把学生的任何一点与众不同都看作是一种创造,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不能用分数或等级来压抑或羞辱学生,要给予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心理体验和乐趣。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董海真.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

[2]李淑晓.探究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J].教学研究,2010(1).

[3]于小然.中职计算机技术“创新”教和“兴趣”学[J].信息化研究,2010(5).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中职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少数民族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课程教学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