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德育浅析

2015-02-27叶小丽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技工德育工作管理工作

叶小丽 高 畅

(盐城技师学院环境工程系 江苏盐城 224000)

技工院校德育浅析

叶小丽 高 畅

(盐城技师学院环境工程系 江苏盐城 224000)

要成才先成人!人才的素质——德智体美劳,德排第一!面对当今这个道德缺失的社会,道德教育成了重中之重。技工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就重点分析了技工院校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技工院校 德育教育 市场性 职业性

技工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比较特殊的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比于普通教育,技工院校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特征以及能力结构等方面有自身的特色[1]。

(一)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

随着与学生不断相处、沟通,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班级的班风、学风也逐渐形成。“问题生”是开学初期就要引起关注的,并贯穿整个德育工作的始终。老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各种苗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之消灭在萌芽阶段。目前,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如下:

(1)有很大的精力但是纪律意识不够高 技工院校的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乐于参见各种活动,充满正义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冲动,纪律意识不够强烈,容易听信居心不良人的话。在生活以及课堂中,很多学生缺乏耐心,忽视老师的谆谆教导。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学生的这些特点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障碍[2]。

(2)求知欲望比较强烈 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在平常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由于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够,加之学校的监督力度不大,很多学生虽然具有很大的求知欲,在学习中得不到实践。还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不得法,虽然很用功但是取得成绩却很少。

在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一定要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本校的具体情况。教学目标不再单纯追求学生基础知识的丰富还要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3)目的性突出、时代感强烈 技工院校开展德育工作一定要做到方向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以我国的主流价值观为指导,根据时代特色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要不断开展爱国教育,帮组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增强学生爱国敬业的职业道德观念。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建立自尊、自强以及自信的心理品质。

(二)老师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

开展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责任感,所以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以知行统一为原则。

(1)以德服人,用美德填满学生的心灵

与理论知识相比而言,美德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老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做人”是“做事”的前提条件,考虑到这一因素,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要以德服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此外,同时,还要建立好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出学生的责任意识,对于90后技工学生,这种充满情感和温情的教育更加容易赢得学生的接纳。

(2)加强沟通,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老师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因素就是要了解学生,把握好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此,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应该将课余时间利用起来,与学生进行谈心,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就能够发现,班级中学生会存在“自由群体”的情况,这些群体大多是根据学习成绩、家庭习惯、兴趣爱好、社会关系、性格脾气等因素形成,如果老师可以对此进行正确的引导,将“自由群体”的桥梁作用发挥出来,就能够达到优化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

(3)人性关爱,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田

对于刚刚离开家庭的技工学校学生而言,他们需要面对集体卫生、生活自理、个人内务整理、与同学和教师相处等多方面的考验,他们需要班主任更多的关爱。此外,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固有的文化,不轻易改变学生的文化,在给学生关爱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让学生都能够与不同思想的人进行相处,这样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解决学生集体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4)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

除了软性管理以外,技工院校德育管理工作还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制定好相关的请假制度、早退制度、住宿规章制度、校园文明制度,对于严重违纪的学生要严肃处理,只有将软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相结合,才能够提升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

(5)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 很多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单纯地进行说教,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育效果不够显著。

技工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德育工作要有足够的开放性以及社会性。在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结合社会、家庭、用人单位等开展科学的德育教育工作[3]。

(三)新时代技工院校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对技工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时代创先德育教育形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1)注重德育教育的公平性。

技工院校的学生素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有自身的优缺点,所以在德育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公平性[4]。部分技工院校在德育工作中只是单纯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没有向学生讲解如此做的意义,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力的逆反心理。

(2)贴近学生的实际。

技工院校的德育内容以及教育理念非常陈旧,没有紧跟时代与学生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一些技工院校的德育榜样远离学生生活,没有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榜样。

(3)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基础知识教育还是德育工作都要保证学生主体地位。我国一些技工院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忽视了学生的要求。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道德意识还要养成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到的意识。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到的素质的提高,还增强了学校教育的人文化。

[1]毋靖雨,周鸿.阙失与复归:高校德育目的何以诠释人性向善[j].现代教育科学

[2]林海亮,李雪.学校德育目的制定依据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

[3]廖少华.加强技校德育的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王晓丽.“非人本”现象:高校人本德育的困扰[j].前沿

猜你喜欢

技工德育工作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从技工到英雄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技工与专家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