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乐小学拼音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2015-02-27杜碧红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昌乐读音节韵母

杜碧红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昌乐小学拼音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杜碧红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2014年9月,昌乐小学一年级新生在拼音学习方面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本次拼音改革实验是建立在合作学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一年级新生在拼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拼音改革方案。拼音教学分三阶段进行,学习初期"只认不写,只读不写,只拼不写";学习过程模仿为主,充分练习;课堂教学以音节拼读为重点,学习与生活口语经验紧密结合;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运用,互助互学,提高效率。

拼音教学改革 三阶段教学 内容重组 合作学习

2014年9月,昌乐小学一年级新生在拼音学习方面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学校所有的一年级新生参与了本次实验。本次拼音改革实验是建立在合作学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改革实验研究的缘由

1.关于合作学习改革

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是我们目前课堂教学困境的源头。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

研究证明,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教学效率,节省学习时间,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相互帮助,更能调动慢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同时,也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观察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机会。

昌乐小学全校实践合作学习模式,把合作学习的技术方法渗透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一年级学生从一张白纸开始,最适合塑造,从小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基础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与拼音学习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

2.关于拼音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高耗低效,学生很快缺乏学习兴趣,畏难情绪普遍。就算短时间内掌握了,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遗忘返生现象非常普遍。拼音往往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甚至导致孩子们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拼音教学的难题进行分析,归纳原因如下:

1.一年级的学生尚未适应小学课堂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维持长时间的学习专注和意志。

2.握笔的手部肌肉发育不成熟,“写拼音”的要求占去大量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

3.现在的拼音教学,普遍采用“声韵母—书写—典型拼读”的程式,割离感太强,声韵母教学太细,音节拼读教学时间不足,不利于学生音节拼读记忆和及早运用;拼音学习过程过分追求理解性、探究性,忽略了语音学习的模仿性、重复性特征;在追求语文教学综合性的同时,削弱了拼音教学主体本身。

有鉴于此,我们大胆打破传统模式和教材内容编排,进行拼音教学改革实验。

二、拼音教学实验的操作实施

1.实验操作原则

1.学习初期“只认不写,只读不写,只拼不写”。

2.学习过程模仿为主,充分练习。

3.以音节拼读为重点组织课堂内容和教学。

4.学习与生活口语经验紧密结合,加强语言环境建设。

5.课前重视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重难点。

6.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运用,互助互学,提高效率。

2.三阶段拼音学习模式简介

【第一阶段】

1.时间安排:9—12课时

2.目标:

(1)基本掌握声母、韵母(包括特殊韵母)发音;声韵母表熟读成诵;

(2)韵母能带四声朗读;

(3)初步认识音节拼读,初步掌握音节拼读的规则和方法。

3.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巩固——学习新知——音节拼读——卡片游戏

【第二阶段】9课时

1.目标:基本掌握音节拼读

2.教学模式

复习巩固——读音节表——拼读韵文——说主题词——卡片游戏

【第三阶段】9课时

1.目标:

(1)巩固和熟练音节拼读;

(2)查漏补缺,提升中下生的拼读语感;

(3)学习书写拼音。

2.教学模式

复习巩固——读课文——卡片游戏——教写字母

三、拼音学习效果测试

【第一次测试】口试

1.测试时间:9月29日(第5周)

2.测试内容:

(1)认读:含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其中抽取四个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带声调测试。限时30秒完成。

(2)拼读:五个词语音节,含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整体认读音节。限时90秒完成。

(3)试题:自编,三选一抽签(见附件)

3.测试情况分析:

①各班约90%的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拼音认读和拼读。

②学生在拼读时,会用比划手势的方式帮助读准声调。

③时间因素的影响:测试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音节拼读时能正确拼读,但需要一定的时间。部分孩子因超时而影响了成绩,说明拼读熟练程度不够。

④学生认读中声母较熟练,拼读的语感较好。通过测试,发现9分以下的学生现阶段的难点是:b-d、p-q、平翘舌、后鼻音、ian、uan、uang。

4.改进措施

①在课文学习时,继续加强拼读练习,巩固拼读方法。

②边认字边复习巩固易混淆的声韵母。

③在课文朗读、认读字词时,帮助学习读准平翘舌、前后鼻音、边音,辨记整体认读音节等。

④通过学习卡游戏,复习巩固易混淆声韵母和难读音节。

⑤对口试成绩低于9分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阶段】笔试

1.测试时间:第8周

2.测试内容:使用天河区教研室单元测试卷(见附件2)

3.测试情况分析:

①从数据看,该年级中95%的学生在拼音测试中达优良,这部分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较好。

②5%的学生测试成绩处于“合格”与“不合格”水平。究其原因,有学生是不理解题意,同时也有学生是未能熟练掌握拼音知识。

③“iu-ui”的辨别、音近音节的辨析仍是学生的难点,容易失分。

4.改进措施

①继续巩固拼读练习,加强拼音知识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②学习生字时,加强书写训练,形近字母的辨别。

③难读音节做成卡片,每天通过卡片游戏复习巩固。

四、问题及反思

本改革实验得到了学校、家长的支持,教学效果显著。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学生学得轻松、自信,家长乐在其中。一反过去一年级家长在开学初为孩子的拼音学习而焦虑的纠结状态。学生能熟练掌握拼读方法、大胆拼读、正确书写、熟悉课文。这样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与称赞,家长们认为“昌乐小学的拼音教学改革是有效的,方法是科学的。”

在教学中,同时也存在以下的问题值得反思。

1.关于“常规训练”与“课时安排”

本次拼音教学改革的课时安排紧凑,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课堂最大的问题是教学常规。拼音教学的这个月中,一直是学生常规训练的重要时期,课堂上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兼顾学生的常规培养,对任教的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因此,反思课时的安排,我们的设想还是相对理想化了些,以后的课时安排需增加拼音阶段性复习巩固的时间,并增设1-2课时作机动调整。

2.关于“拼音书写”与“教学图示”

在第三阶段教学结束时,学生明显地是认读、拼读优于书写。分析其中原因,拼音字母的书写教学是在第三阶段,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这方面,家长和老师都充分肯定。但也发现,书写教学的容量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字母笔顺、字母位置等基础不够牢固。

另外,由于拼音字母的认读与书写都是以整体输入为主,忽视了教材中“图示”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教材中插图帮助“认”、“读”、“记”和“写”的作用。

3.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趣味性”

本改革实验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各教学模式相对固定。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熟练掌握课堂学习流程。同时也存在不足,在各环节环环相扣、学习活动紧凑的基础上,缺少了充满趣味性的小游戏。在没有过多的趣味游戏刺激下,学生的学习更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作基础,更需要有效的学习活动(如卡片游戏)有序组织,高效完成。

汉语拼音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学会汉语拼音是小学第一学段的任务,不苛求一步到位,立竿见影。昌乐小学现在进行的拼音改革实验已经有效地完成课标精神中对汉语拼音教学“在起步阶段先达到保底”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仍将不断地在运用中巩固并达到熟练。

[1](美)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宇航出版社,2002-3

[2]周宇轩:《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3]周宇轩:《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操作特征》

猜你喜欢

昌乐读音节韵母
声母韵母
钉螺当成钉
Long A Sounds
单韵母扛声调
拧瓶盖的男生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一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昌乐传统石雕工艺的传承发展思路探析
昌乐方言词汇研究
朗读基本技能:语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