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管理方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应用

2015-02-27宁秀君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标准检查

宁秀君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管理方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应用

宁秀君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将科学管理方法引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是一种有益尝试。本文在介绍5W2H和PDCA循环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在方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运用。

5W2H PDCA循环 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

我国高校扩招后,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产品制造存在相通之处。管理目标都是按社会和顾客的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均可描述为:专业设置与调整(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招生宣传(广告)—招生(进原料)—在校教育(生产)—毕业考核(检验)—就业(进入市场)—用人单位使用(产品消费)—毕业生信息反馈(质量跟踪)等。可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系统性、实用性的“5W2H”和“PDCA循环”法,必将使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提高。

一、用5W2H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

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应明确如下几个问题:

Who(谁)——培养过程的主体和客体?

What(什么)——培养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

When(时间)——不同知识的传授时间?

Where(哪里)——不同知识的传授地点?

Why(为什么)——传授给学生不同知识的原因?

How(如何)——如何传授给学生知识?

How much(多少)——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

由于间接减压手术相对安全,手术创伤较小[17],有学者认为,对于椎管狭窄率≤50%的OPLL患者,建议使用后路间接减压的手术方式[18],椎管狭窄率> 50%时,为了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及神经功能的改善,应选择前路直接减压手术[19-20]。

二、人才培养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

1.PDCA循环

PDCA循环过程包括:

Plan(计划)阶段。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依此制定管理目标、行动计划和措施。

Do(实施)阶段。将计划或措施在工作中落实。

Check(检查)阶段。将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检查计划执行效果。

Action(处理)阶段。循环的关键阶段,对检查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形成标准,不符合要求或效果不显著的,转入下一个循环。

2.PDCA循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体运用

(1)Plan(计划)阶段

①树立质量生存观。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制。建立校(教务处)、系(部)、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教学校长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系(部)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教研室负责课程标准的制定、修改。形成“教学校长—教务处—系部—教师—学生”的质量管理链,确保教育产品的“零缺陷”。

③制定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标准。

理论教学质量标准:培养目标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建设标准——精品课、核心课的建设规划及管理办法;试卷、毕业论文(设计)标准——考试组织、试题、成绩评定与记载、考场管理等;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教学工作规程、教学质量评价等;教材建设及选用标准——教材建设、选用、评价与管理规定等。

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实验(训)室工作规程——实验(训)教学管理规定、实验(训)教学评估办法、实验(训)教师岗位职责、实验(训)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训)室管理办法、学生实验(训)守则等;专业(毕业)实习标准——专业(毕业)实习管理办法、校内(外)实习(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毕业论文(设计)标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等。

④制定与教学质量有关的人员标准。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质量实现与提高的关键的、根本性因素,标准有:教师工作条例、教学事故差错认定及处理办法、教学奖惩办法、师德规范建设条例、学生管理条例等。

⑤制定各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在专业设置与调整、课堂教学、调(停)课、教学文档、实验室和各类实习实训、课程考核、评卷和试卷复查及试卷保存等方面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⑥建立较为全面的信息反馈系统。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反馈制度、督导组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学生座谈会制度等。

(2)Do(执行)阶段

将制定的工作计划、教学管理制度、标准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以实施。

(3)Check(检查)阶段

①人才培养过程检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三检查”制度。

一是教学运行过程检查,包括:期初检查——重点检查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教师授课准备是否充分(包括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授课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材及参考书的征订),教师、学生到位情况,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准备等;中期检查——重点检查教学进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结合学生座谈会,全面了解教学过程的运行状态;期末检查——在检查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重点检查考试管理。

二是教学效果检查。检查试题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能否体现人才培养的目的,教师阅卷是否公正,考试和试卷分析是否客观、深刻等。

三是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检查。采用抽样检查方式,检查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报告、定稿论文和答辩是否规范。

②人才使用过程检查。采取问卷调查、抽样调查、走访用人单位的方法,定期的、经常性的向社会调查,了解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学生的能力素质能否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毕业生的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能否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等,将调查信息及时反馈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过程的再设计中。

③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人员的检查。通过开展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领导(专家)评教,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4)Action(处理)阶段

检查结果即为各种教学信息,是进行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决策机构实施调控的重要依据。及时收集、处理、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管理标准;存在的问题,留待下一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解决。

总之,高职院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单靠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引进和借鉴现代的、先进的管理方法,依此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保证,才能使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资料

[1].闫飞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探析[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

[2].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3].伍爱,质量管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8;

[4].徐海峰,职业化、专业化、人的现代化,高职人才培养的三维质量标准[J],职业技术教育,2011。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标准检查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