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任与反刍
——2015高考地理复习心得

2015-02-27方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安康市内容方法

方冰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中学 陕西安康 725699)

放任与反刍
——2015高考地理复习心得

方冰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中学 陕西安康 725699)

对照2015新的考试大纲,我对2015的高考地理复习迷茫了。原因是考纲多年没变,但学生是变的,命题的背景在变。本着“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目标,高考肯定应该是变的。更何况我的学生情况也不一定式,不可预测的的情况很多。所以,带到高三,一开始复习,确实不知道怎么弄才好。不得已,只好边走边看、边教边改!

山区的学生,学习底子薄,视野不开阔,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弱,知识接受慢。还有一点就是学生信心缺乏,心里害怕地理这门课,思想上就拒绝接受,这门学科自然成为短板;其次是学生普遍基础差的很多,虽有学好的愿望,但是不得法,无从下手,几经努力,还是功亏一篑,这就自然失去动力;三是知识若有也是零乱不全,整合难度大,加之地理知识体系庞杂,各个学科任务又紧,心理防线自然不牢,地理就成为弱势科目。一个六七十人的班,学得好的就2-3人,成绩在70多分左右,学得差的占大多数,成绩在30-40分左右。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上地理课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苦思与实践,久不得法。后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一些问题的缘由——他们在初中就没啥基础,地理基本上没上过。高中时的地理课根本听不懂,他们也想学好,可是课听不懂,自己复习也不知从哪儿下手?地理知识内容多、难度大,真为此发愁!

“内容多、难度大”?

——这点启发了我,我可以精简内容、降低难度啊!然后,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地慢慢推进,通过分层教学达到目的。于是,我就先从了解学生入手,尝试着来进行探究。

探寻其解决方法,适时推行“滚动、机动、共振”复习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起来有两个主要心得:即为“放任与反刍”的复习法。“放任”即允许问题在一定时间的存在,有意识地搁置、放任到下一次或下下一次来解决的方法;“反刍”即如牛吃草那样的反复咀嚼,多胃储藏,以达到彻底消化吸收。对知识难点、高频考点、重点进行反复复习,多层次复习,不期望一次解决(事实上一次也根本解决不了)。采取一次解决一点,多次解决全部的方法。

那么,这些的前提就是要建立信心,帮助消除悲观与恐惧心理,突破心理束缚。说到底,就是要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

一、“复杂问题简单化”

——我尝试帮助学生简化知识内容,在初中区域地理的基础上,根据大纲的要求将地理内容分解为三部分:一部分是自然地理,概括为“气、地、水、生、土”——“气”指气候,主要有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气候分布及气候与其它要素的关系。“地”指地形地势、地貌、地质作用、地球及地球运动等等。“水”则指水体及水循环、水环境等等。“生”指生物、自然带及其它。“土”指土壤、土地等等。第二部分是人文地理,概括为“人、城、交、农、工”——“人”指人口生产和分布、聚落及人口问题等;“城”指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等;“交”指交通,有交通的区位条件、交通与其它要素的关系;“农”指农业;“工”指工业。第三部分就是选修内容。就知识容量来看,我主张只选《旅游地理》,目的是为了降低难度,减少学习任务。

这样简化内容后,给学生有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二、“简单问题具体化”

——根据学生个体能力的成长,适应性的对知识进行纵深拓展、巩固加深,逐步完善知识结构,梳理要点和考点,掌握基本的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形成初级的地理思维方法。

具体复习中,首先是“滚动复习”。就是不明确高三复习分几轮,主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定,循环、连续、反复地复习某一部分;要求抓重点要准、要快,突破难点不求一次解决,没解决的放到下一次解决,但是问题要记录在笔记本上,要留在脑子里,力争下次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有了多次解决的机会,学生心理的压力会减少。运用“滚动复习”是为了解决学生接受知识难、消化难的问题,就是学过的东西容易忘记的问题。“反复出错要反复纠正”,针对学生识记难、运用难而采取倒逼识记、强化识记的方法。同时,注重与知识应用紧密结合,与考试目标结合。过程中采用典型的高考例题加以巩固,布置一些精选的练习进行检查,反馈的信息也为下一次的复习做准备。

其次是“机动复习”,这是针对学生不知道该用哪把钥匙开这把锁的问题,知识掌握零散,不能有效调动知识的问题。通过灵活机动的计划安排,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序列,甚至打乱章节的顺序,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将知识内容前后穿插、链接,大胆取舍。以问题引导内容、以困难引导方法,以要点、考点引导过程。立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逐步推动系统复习、整体复习。

这样既可以针对学生个体进行辅导,面对面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也可以针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突出问题着重解决。使地理庞杂的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使地理的学习由“虚”变“实”。

过程中切记对学生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这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

最后是“共振复习”。即学生各个器官能协同配合,动脑、动手、动眼。老师积极参与引导与学生的手、眼、脑的齐动,形成“共振”效应。充分调动学生与老师一起共同关注、聚焦问题、探索解决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联想,以动脑带动动眼和动手,达到手、脑并用,师生联动的效果。这样有助于学生专注思考,排除杂念和干扰,高效学习。

效率高了,速度就快,学生稍有点成绩就会兴趣激发、信心百倍;毅力坚定了,目标明确了,学生越发感觉到地理知识并不太多、太难,慢慢就克服了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后继学习动力就更足了。

通过这种复习,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克服心理和智力方面的不足,逐步突破山区孩子的学习瓶颈,从根本上扭转学生学习能力、动力不足的局面。

方冰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中学 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安康市内容方法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唠叨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主要内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