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爱心的实施方略

2015-02-27王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班集体教学管理爱心

王伟

(安徽省蒙城县第八中学 安徽蒙城 233500)

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爱心的实施方略

王伟

(安徽省蒙城县第八中学 安徽蒙城 233500)

"班级"是学校教学组织中充满活力的细胞,也是各项工作起始和落脚的点,而爱心则是集体得以凝聚的关键。本文从班主任自身、师生距离、朋友关系和理解的角度全面论述了爱心在班主任教学管理中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班主任 教学管理 爱心 方略

前言

学生的不良行为不是基因造就的,而是后天环境影响的,因此,作为他们亲密程度仅次于父母的监护人,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创设优良、温暖的成长环境,使其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所以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及团队,并且有效的实施班主任的各项教学、监督、管理和帮助的工作,形成学生对教师的正面印象和主观能动性,将会对学生们影响深远。

班主任除了在学生刚进入学校之时,有效借助于他们的新奇感的契机,恰当合理的展示学校的严格要求与规章制度外,还应该努力向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形成自我认同与归属感。另外,努力促使并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自信。这些都是以后诸多工作得以成功开展的前提条件,所以班级管理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还需选用不同的管理艺术、策略与沟通交流的方式,调动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人生积极面,充分发挥其各自特点与技能,能够配合班主任顺利实施各项管理工作,以求达到共同的管理目标[1]。

在日常教学和管理的实施中,必须因材、因地、因时、因事施教,在构建共同的奋斗目标与班级荣誉感后,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育与引导,促使学生们在班集体中健康、快乐和全面地成长。除了面对不同的学生需采用不同的策略外,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班集体的一班之主,首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将爱心作为主线与根本原则,来实施班级管理。本文也就此方面展开论述。

2.自我修养

每个行业各有自己的特点,在教师行业中,很多老师会觉得相比于时间、感情、金钱的付出,很多时候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或者遭到学生的逆反与不解,更有甚者遭受伤害或无情的报复。此时,对待本职工作老师一定要带着一个平和宽容的心态与姿态,因为付出和回报并不总是成正比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一颗宽容的、无私的心去爱和教育他们,如此方能与学生达到真正的近距离交流与教育。

最容易在老师出现的是如此苦恼——对学生的爱难以被感受、不领情、逆反等等,笔者认为该苦恼来源于教师的心态和施爱的方式,因此做班主任必须得具有平和的心态,在没有负面情绪的情况下工作更容易想出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从而达成教育的目的。

另外,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学任务中,作为学生们经常关注的焦点,班主任必须得首先以身作则,为师如父母,按照更高的道德和行为在一言一行中塑造自我,并影响和感化学生。比如班级的一些事情,倘若班主任亲自安排或动手实施、示范,在言谈举止中,传递正能量思想、观念或行为方式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2]。

3.爱心拉近距离

爱作为教育的灵魂,滋养着学生与老师成长为良师益友。爱是师德的体现,是教书育人的不竭源泉,是敞开心扉的窗户,也是增进友谊的催化剂。伟大的教育家冰心先生曾说过:“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以爱心作为灵魂,需要班主任真诚相待,在脑海中形成正面评价、鼓励的意识,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由衷的表扬与赞美,切实让他们感受进步的喜悦;即使批评与责备也要在肯定与赞美之后实施,也要使得学生们明白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拳拳之心便可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另外,以爱心作为武器,增进彼此友谊的策略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此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转化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非一朝一夕,除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材施教,又需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式,而最重要的是在感情沟通的基础上,拿捏尺度、有足够的耐心和真诚的爱心。

4.平等结交朋友

平等的观念与信仰,依据共同的价值理念、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人格尊严,不仅是结交朋友的前提条件,也可以拉近师生关系,使得双方处于互相依存的关系之中,更容易使学生们从自身内心深处产生对班集体的向心力、凝聚感和归属感。平等观念的灌输和朋友的结交最有效的实施方式是班集体内部创造性地开展学生的课外活动[3]。

另外,基于学生这样的一个交集,与每一个家长做朋友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职位、经济、政治、背景、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家长均应平等的真诚交往,对学生也应一视同仁。让他们了解,班主任是真心实意的关系与爱护每一个学生,并无优劣之分,让他们在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爱。

5.宽容换取理解

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一个有思想的人均是需要理解和认同的,因此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多进行一些学习之外的谈心与交流,摒弃简单的一分为二、好坏的评价。除了及时表扬和赞美积极健康行为的同时,在他们出现某些问题时,还要给予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宽慰。要使他们体会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爱之心及认同和理解,不仅体现在“好学生”身上,更应该向“坏学生”倾斜,从而改正缺点,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的差异是存在的,特别是不良行为沾身或表现不好的学生,必须及时的加以肯定和表扬他们微小的进步,实事求是的指出其问题,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确立努力的方向。对于所谓“活跃分子”,在引导与纠正的基础上,更需要宽容与理解,使其感受到班级是整体,需要他们的贡献。特别是对父母离异的学生,只有努力理解其处境,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解开心中困惑,化解心理障碍。而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必须寓爱于严,严中有爱,切忌破罐子破摔。

总结

基于爱心,班主任的工作才不会带来反感,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友谊。作为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任重道远,用诚心与爱心方能带来信任与信心,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益友”。

[1]杨建萍.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2(2).

[2]刘兵.欣赏·沟通·榜样--用爱心塑造学生的心灵 [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4)

[3]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王伟:1988年9月,男,汉,皖蒙城,二级教师,大学本科。

猜你喜欢

班集体教学管理爱心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我爱我的班集体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