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们说得更精彩
——职高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训练的实践

2015-02-27夏丽春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普通话表达能力发音

夏丽春

(浙江省云和县职技校 浙江丽水 323600)

让我们说得更精彩
——职高语文教学中说话能力训练的实践

夏丽春

(浙江省云和县职技校 浙江丽水 323600)

欠发达地区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羞于启口""怠于动口"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笔者通过以"读"为起步,培养学生自信心;利用教材,让学生有话可说;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愿说;走向社会,实现"会说"四个教学环节的实施,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养成,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 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欠缺,“羞于启齿”的现象十分严重,受过去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还没真正意识到学生“说”的重要性,怠于实施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开展新课改后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职高生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并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为此在这方面我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说话训练方面的粗浅的认识及做法:

(一)以“读”为起步,树立“说”的自信心

让学生读准、读好普通话,为“说”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标强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体现了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只有说好了普通话,学生才敢放开“说话”,否则,出口“漏洞百出”的话,学生就会难以启齿。

1.读准。云和地处吴方言区,而且各个乡镇都有不同的方言发音,所谓隔山不同语,在普通话的发音上有较严重的不标准现象。有时候有些学生在发音的过程中,会出现地方音很浓的普通话,结果会遭到同学的嘲笑,从而会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较大的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长此以往,这部分同学就会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个别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还因此而不敢开口大声说话。

训练对策:先是查找学生口语发音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遍学生韵母an/ang、in/ing、en/eng这几组发音前鼻音后鼻音不分,之后整理出这些受片区方言影响而存在问题的发音,采用“分小组收集易读错的字→集中一段时间反复攻读易错字→“小老师”(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学生担任)领读易错字→组织朗读大比拼”等这样的专题活动的形式来解决学生发音不准的问题。

2.读好。肯读、会读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但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学生不敢读甚至不能读,一站起来就读破句,断断续续,读的人吃力,听的人更吃力。长此以往,很多学生为避免给同学嘲笑,干脆就闭口不言,给语文的口语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二)利用教材进行训练,让学生有话可“说”

1.熟读课文。文本的教学讲究整体感知,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强调学生的朗读,每新授一篇课文,都在“读”上花一定的功夫,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以座次顺序进行朗读。同学们为了使自己读得好,每天早读课就反复的放声朗读,通过这一举措,自然就促进了学生勤读。对于人物对话方面的课文,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在表演中努力把握好表情、语调、重音、节奏,如话剧《雷雨》的教学。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生“说话”的面,能够有更多的同学有机会“说”,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更深刻的体验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复述课文。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小说、叙事散文类的课文比较多,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学生要把握课文的内容首先就先要去熟悉故事情节。在课文教学中,教师适当安排一些“说”的训练[2],比如:叙述故事情节,归纳故事大意,复述故事内容。复述时要求适当展开想象,情节合乎原文。如:莫泊桑的《项链》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构思精巧,特别是出人意料的结尾,学生兴趣浓厚,教师就可放手让学生复述课文。

3.仿述课文。所谓仿述课文,也就是让学生通过模仿课文这样的形式进行口述课文,从而学习和掌握文本的遣词造句的特点,进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体验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如讲《离太阳最近的数》时,让学生讲述自己曾遇到过的类似的人类破坏自然的事例。这样,对于想说又不知怎样说的第二类学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三)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愿意“说”

1.引进竞争机制,强化朗读。高中学生好奇心强,竞争意识也很强,都想超过别人,各组学生也希望本组强于他组。老师抓住时机,利用这种心理,正确引导和鼓励。在学习诗歌时,进行诗歌朗读比赛,学生积极性很高。教学诗歌《致橡数》时,以组为单位进行背诵比赛,学生为了不在自己那儿出差错就反复朗读,背熟之后,在比赛中“说”得得心应手。

2.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大胆说。首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在此基础上,展开“提问式教学”、“点拨法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等,为学生创设说的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敢说”。

3.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我认为,讨论有助于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的理解,同时也很充分地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能力。

这个环节的训练对三类学生都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第一类学生有很好的表现自己的机会,使自己的才华得以充分的展示,而二三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都有适合自己的训练机会,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走向“生活”,实现“会说”

1.把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堂:如“如何正确上网”,“也谈追星”等口语交际训练任务,学生在具体可感的环境中“会说”,有东西可说。

2.强调说得文明得体,注重日常生活中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的良好习惯。

3.组织活动,使学生争着说话。根据青少年好活动和好竞争的心理特征,适当组织活动,开展竞赛,这是激发学生说话欲的有效措施。例如下列活动:

“讽刺与幽默”每位同学准备1-2个讽刺与幽默的小故事,内容是讽刺那些由于没有学好语文(或标点错,或用词错,或语法、修辞、逻辑错等)所造成的笑话。要求:内容积极有意义,有趣而不庸俗,看谁说得最能使大家发笑。这样,不但创造了口头表达的机会,而且那些学生常犯的语言毛病,经过一次活动,比平时修改病句的效果好多了。

此外,还有故事会、辩论会、互赠格言接力等等。

事实证明,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以“说话”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有更多的“说话”机会,慢慢的从“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过渡到“我想说、我敢说、我会说”,为学习语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说话”教学加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他们今后走入社会进行就业、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2期

[2].《谈农村初中阅读教学》王同华,《河北教育》,2007年第7期

[3].《《阿Q正传》的语言变异艺术》陈国兵,《中学语文园地》2004年第4期

[4].《90注重课内训练,提高说话能力》互联网

猜你喜欢

普通话表达能力发音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17
Playing with u_e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