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育人功能的大学特色发展探析

2015-02-27王超杨艳华赵敏贺飞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育人特色大学

王超 杨艳华 赵敏 贺飞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4)

基于文化育人功能的大学特色发展探析

王超 杨艳华 赵敏 贺飞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4)

无论在建设一流大学进程中,还是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中,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处在一个焦点上。因为大学与大学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可以量化的实力上,更表现在不可量化的特色上。一所有吸引力的大学一定是有特色的,而一所有特色的大学却未必有吸引力,那么在千校一面的大学中,如何成为一所有吸引力的大学,脱颖而出呢?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例如富有特色的发展理念、优势学科、杰出校长、厚重的办学主体等。除此之外,大学的文化将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影响学校的特色发展。

大学特色 核心竞争力 发展 文化育人

一、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解读

1.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立足于社会发展,并在不同时代选择改革和转型,所以不同时代的大学有不同的特色和文化,即使同一时代的大学之间做对比,也会发现共性与个性是合理并存、兼顾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大学文化既包含近现代大学中的普遍属性,又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的制度特色和制度优势创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事实上,大学文化是大学制度与社会制度结合后的产物之一,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包涵物质和精神的综合,是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2.文化育人的内涵

人类的群居生活特性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途径,而信息的传播逐渐的影响人类的思考方式,这便是一个简易的享受文化和创造文化的过程。所谓的文化育人,便是通过文化教育人、塑造人和培养人,以渗透的方式,将社会理想传递并影响个人理想,最终达到理想的统一和行为的一致,是一个将人类精神内化,付诸于实践,甚至突破自身,实现超越的过程。

3.文化育人的功能

大学作为教育机构,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使命。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完善,大学制度也逐渐完善,大学文化也有新的功能,大学文化不仅发挥着育学子灵魂、凝聚师生人心、传承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更成为引领社会精神、社会科技和时代文化的先导。

二、文化育人功能对推进大学特色发展的作用分析

1.铸就大学精神,以精神育人

纵观世界著名大学,皆有独特的大学文化氛围和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别具一格的大学精神。耶鲁大学提出“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坚持人文主义和自由教育,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以“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北大提倡“兼容并包,民主自由”,清华提倡“厚德载物,严谨认真”,这些大学均以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而产生独特的和持久的吸引力,造就了今天有特色的大学。基于大学文化这片沃土,生长出的大学精神,赋予大学特有的魅力,为大学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而大学生则长期受到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影响和启迪,不同学校的大学生身上会明显展示出不同的大学印记,这个印记就是大学精神。

2.完善规章制度,以管理育人

大学的主体是人,一所健全的大学一定是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通过规章制度为师生的行为提供标准和借鉴,以良好的管理体系促进学校合理运转,保证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管理育人。而越来越多的大学在管理的过程中都推崇“刚性制度,柔性管理”,既通过富有特色的管理条例来约束人的行为规范,又不断的塑造有时代特点的价值理念和富有学科特色的思维模式,同时完善各项激励机制,提高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师生主体意识强、践行权责明确、任务分配明晰、全员互动的“人的自管”的管理育人目的。

3.注重人文关怀,以情感育人

教育的过程便是人与人交流的过程,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教育行为应该渗透在每一次与师生的对话中,好的教育措施和途径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常说的教育者在注重学生素质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西安交通大学的“知心工程”和大连理工大学的“春雨计划”,就是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文化育人方式的成果,采用不同的谈话表格、谈话环境和谈话方法,对学业困难、情感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网络成瘾、学业困惑、职业困惑等若干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建立目标,合理定位。这是大学文化的创新之举,也是大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文化育人功能对推进大学特色发展的途径探索

1.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重塑大学精神的内涵

高等教育作为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其教育主体从根本上讲就是人,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自始至终是与人相关的问题。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看来,教育即是全程育人、全力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过程,所以大学特色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不偏离办学主流。这需要重新明确大学本身的价值取向、发展目标、行为方式和社会的交互关系等,进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构建和谐的育人氛围

一所大学的文化孕育着这所大学的灵魂,而大学灵魂的精神实质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我国大学建设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并在不同时代做出变革,这也是我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中所具备的的中国元素的特色。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一科学命题被第一次提出,系统地规范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实质和方向,这其中便蕴含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是意识形态形成、发展和强化的过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价值取向,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正确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实践。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大学坚持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所应当,这更是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构建和谐育人氛围的必选路径。

3.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实现多元化教学艺术

高等教育对于施教者来说可以分为“教”和“育”两中形式和阶段,而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节奏相符是“教”与“学”和谐的体现,正确处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关系,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将“教”“育”“学”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创新第二课堂育人途径,形成专业导论补充,可以更好的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艺术。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基于学校实际和时代特征在互动中补充,不断丰富办学理念,这样的大学不仅是有特色的,还是有活力的。

[1]丰捷.高等学校要努力办出特色[N].光明日报,2004-08-5(1).

猜你喜欢

育人特色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