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5-02-27周雁斌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语言

周雁斌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腰陂中心小学 湖南株洲 412400)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研究

周雁斌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腰陂中心小学 湖南株洲 412400)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在表达能力、思维敏捷度和语言的组合能力都在上升的学习阶段。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生存和工作都要涉及到口语交际。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中,要努力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 策略 小学 教学

前言:

语文课程中的口语交际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当中,口语交际能力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口语教学当中要把传统的听说教学转变为口语交际,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说和口语能力,也能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开发。有效的开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学校和教师要努力的方向,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民主互动的谈话气氛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基础。本文就对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口语交际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有关口语交际的相关概述

(一)口语交际的内涵

口语交际涉及到语言的沟通,涉及到对话双方的互动性,口语交际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集合了听说的技巧和待人处世的一种能力和素质。由此可见,口语交际不是传统的听说,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和互动的语言形式。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文明的进行人机沟通的和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口语交际能力可以概括为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和体现人文情怀的一种综合能力的总称。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听说教学的局限性,将听说教学进行深化,使语文教育慢慢走向成熟。口语交际在小学阶段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年纪把口语交际的目标分化成不同的部分。逐渐的进步和发展。

(三)口语交际的原则

不仅仅在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过程中具有口语交际的原则,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也要遵循同样的原则,这有利于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和人们之间沟通的和谐。口语交际涉及到的原则首先表现在合作的原则上。合作就是说话的双方要遵循一种合作的意识进行谈话和沟通,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谈话另一方面的听话,那构不成口语交际。其次,要遵循礼貌的原则。礼貌是交流双方口语交际素养的表现,这种素养是一种长期的积累,在谈话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精神。在礼貌和合作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相容原则、理解原则和尊重的原则。这些原则对谈话双方进行愉快交际的规范和引导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小学语文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经过调查发现,在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当中,教师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课程当中,教师对口语教学任务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当中去,这是因为教师自身的口语交际水平和理论比较欠缺,很多教师存在重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而忽视语文口语能力的教学。教师没有教授学生如何的与别人进行愉快的沟通,学生在这方面的相关训练比较少,缺少实践。

(二)教学方法简单

在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当中,基本上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情境教学方法,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展开对话和交谈,从而增加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没有实行,教学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传统和单一,缺少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方法的改进。基本上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思维是跟随教师的变化而变化的,缺少自我动口和自我思考的空间。

(三)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差,胆小、紧张、自卑等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些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因为害怕出错导致同学笑话而不敢于回答问题。这种心理环境长期存在就会阻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出现一种“社交退缩症”因此教师要在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心理障碍。努力学习儿童学习的各种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的对策分析

(一)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在小学语文的口语教学当中是主导地位。在口语教学当中首先教师要进行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端正对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的认识态度,改变传统重知识轻语言的一种教学现象。教师要参照《课程标准》对学生展开语言训练,把真正的口语交际放入到课程的教学当中。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针对这种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活泼的、有趣的言语交际。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口语交际训练当中去,丰富自己的表达,完善自己的学习思路。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上文曾经提到过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种种的自卑心理、胆怯心理和自尊心强的心理。教师要仔细的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每一个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允许差异的存在,进行因材施教。鼓励胆小、自卑的同学加入到语言训练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害怕笑话的学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调整他们的心态,教师通过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去引导学生的训练能力。因材施教还表现在教师要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每一学生的语言、思维和个性发展均不一样,这是儿童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教师要遵循这种客观规律对儿童开展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的说话兴趣和表达的清晰性连贯性以及学会倾听。中年级的学生就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改善想与说不一致的情况。高年级的学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表达能力。

(三)创设真实的情境进行交际的训练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在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当中,教师要设置具体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交际训练的热情和交际的欲望。对教材进行深层次挖掘,找出相关的口语交际的话题,让学生们在聊天与沟通中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例如在《田忌赛马》疑问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马的模型进行比赛场面的演绎,在表演中解说,表演两次赛马的过程。进行分小组的演示,选出最优小组,这样不仅仅能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更深的体会到课文的中心思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总结:

在小学的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能力是组成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对小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与别人沟通说话的能力,促进自己的发展。

[1]刘艳春.语言交际[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21-125.

[2]王晓红.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分析研究.语言研究[J].2011,11(02):145-149.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语言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语言是刀
酒中的口语诗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我有我语言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