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薄弱学校的历史教学

2015-02-27黄志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生源历史学校

黄志华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教研室 广西百色 533000)

浅谈薄弱学校的历史教学

黄志华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教研室 广西百色 533000)

薄弱学校历史教学存在着各种困难,学校硬件设施、管理水平、师资力量不足、生源质量低等都困扰着薄弱学校的历史教学。笔者认为,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等方式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薄弱学校历史教学教学质量

历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是我们继承和发展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历史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可以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学史使人明智、明事理。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历史学科也是中高考的一门必考学科,因此必须要重视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随着历史学科成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各个学校对历史教学开始重视起来了,但是,部分学校的历史教学并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以及广大的乡镇中学,本文拟就薄弱学校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粗略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薄弱学校历史教学的现状

1.薄弱学校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各个学科都要用到的,作为历史教学来说,照本宣科、满堂灌是不行的,需要播放历史电影、纪录片等辅助手段,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学习,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而薄弱学校缺乏多媒体设施,有的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这显然不够,有的学校这唯一的多媒体教室甚至还不能正常使用,故障频繁,这样老师的教学还是老套的满堂灌、不停地要求学生乏味的背诵。

2.薄弱学校普遍管理略显松懈,管理水平相对来说较低。因为疏于管理,老师往往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对学生的管理不是很上心,对教学钻研不够,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以百色市中考为例,几年前历史学科并没有列为中考科目,所以,各个学校的领导、老师根本不重视这门学科,理由是反正不中考;更有甚者,个别学校两三节课就把一个学期的课上完了,以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余下的时间安排给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这种现象现在虽然很少了,但是影响很坏,这种观念影响是久远的。

4.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弱。因为以前重视程度不足,历史老师少之又少,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正式的专业历史老师,都是用年级大的、准备退休的老师来任课的多,笔者了解的乡镇中学以及城区薄弱学校都有类似情况。这部分老师多是不思进取、不肯钻研业务等退休或病休的人。另外,偶尔有年轻的专业历史老师分配到薄弱学校,如果专业知识过硬、能力强,也很快就被挖走,因为条件较好的学校历史老师也比较缺,因此,优秀历史教师流失严重,这也是造成薄弱学校历史教学很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5.薄弱学校的生源质量比较低。乡镇小学毕业生每年都有不少,但是老百姓更愿意想办法让自己的小孩到城里的比较好等的学校就读而不愿意在乡镇就读,虽然说这样做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财,随着人们收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可以承担起这样的压力,那么留在乡镇中学就读的小孩一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再就可能是留守少年儿童,要不就是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因为城里优秀学校是择优录取的,想到城里就读但是成绩够不上的就只能回到本地就读,这样的生源可想而知。

城里以及城郊的一些薄弱学校生源也好不到哪里去,生源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寻求到好学校就读而条件不够的(主要是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学生;二是原学区成绩差没办法找到更好学校的学生;三是农民工子弟,而且也只有成绩较差的农民工子弟才到这类学校就读,以百色城某学校为例,据每个学期的统计调查,农民工子弟所占比例均在70-80%之间,这是个很大的数目。

以上所述生源,自小没有得到好的家庭教育,上学后学校又缺乏好的管理,父母亲忙于工作、打工赚钱,疏于管理和引导,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差,纪律、为人等的表现均不理想,对历史教学而言,算上以上师生重视不够等因素,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二、薄弱学校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1.抓好师德师风教育,培育一批能吃苦耐劳,呕心沥血,踏踏实实,戒骄戒躁,任劳任怨甘坐冷板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安心工作的历史教师队伍。

首先,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还在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伟大民族精神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甚至个人的魅力都会对学生以及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努力纠正甚至杜绝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上完课拍屁股走人,对学校和学生的问题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毫无主人翁意识的现象;纠正有的老师粗俗的言谈举止,举止不文明,随意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或在学生面前随意吞云吐雾,严重影响教师形象的行为。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我们为师为范,进而提高我们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

其次,要重视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历史教师的业务水平。在薄弱学校,因为专业的历史教师不多,那么这些非专业的历史教师他们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就是很自然的了,这就需要深入开展继续教育,多学习、多钻研,多参加各类各级教育教学活动,尽可能的参加各类培训以及学术活动,不断转变思想,跟上时代,更新专业知识,积累专业知识,扩大视野,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薄弱学校的学生,因为自小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知识面窄,几乎从零开始,很多同学没有历史印象和历史概念,所以,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感兴趣。

可以挖掘教材里的有趣因素,激发兴趣。通过视频、电影、纪录片等多媒体形式把历史课堂直观化、形象化,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当然,也必须注意影片的选择,当今的一些戏说历史剧和神剧是绝对不能选的,如抗日神剧,偏离历史常识,这些只求收视率不顾历史常识的影片会误导我们学生的历史学习。

3.进行励志教育,制定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薄弱学校的学生来源复杂,如笔者所了解的城郊某校,只有约40%的学生来自本区,约一半的学生是本市各县农民工子弟,约10%左右是市外省外的农民工子弟。这些学生的共同点是:家境不怎么好甚至家境困难,住址普遍是边远山区,父母渴望孩子努力学习改变现状但是苦于没时间或无能力教育小孩。这种现状有利于我们进行励志教育。前段时间有个北大女孩写了篇《你凭什么上北大》,讲述了自己从一个后进生通过刻苦努力令人意外的考进北大的事迹,笔者读给学生听,类似的励志教育故事还有很多。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创造未来。这样的观点对薄弱学校学生来说是切实的,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家庭现状的农村孩子例子比比皆是,这应该成为他们的动力。作为老师,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为国为己,不枉此生。

综上所述,薄弱学校的历史教学困难重重,但是,通过努力是可以提高的。正所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薄弱学校提高历史教学水平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生源历史学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新历史
图表
学校推介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