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隐性成果

2015-02-27李兰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显性隐性

李兰芳

(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甘肃兰州 730000)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的隐性成果

李兰芳

(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甘肃兰州 730000)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质的发展,语文教育有义务也有能力担起这一重要任务,笔者认为重视对语文隐性成果的追求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 语文教育 健全人格 隐性成果

语文教育应当追求显性和隐性两方面成果的获得。显性成果指的是那些能用考试的方式进行效果检测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在过去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强调最多,最受重视。据一项调查显示,约65、3%的高考落榜生认为语文教育“教学目的简单,只为高考服务”,只追求教学的显性成果使教育成为卢梭所说的“野蛮的教育”。

新课改后,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的教育目的被更多的人接受。人们认识到高中教育不仅要承担社会赋予的选拔任务,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语文教育的隐性成果在当前被人们不断提起,挖掘,在可行性研究和实践中受到重视。

语文教育的隐性成果,是以“内在”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如学生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等。“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课标强调培养审美能力,就是为了将语文教育拉回到培养人的轨道上来,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发展人的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那何谓健全人格呢?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新型的完整的人”,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发展;人的身体和精神,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成为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自由人”。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从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创造性的生活表现”。由此可知,健全人格的标准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

语文教育能担当起培养健全人格的重任。

1.从教师来说,自古以来,国文教师饱学诗书,自有一种书卷之气,儒雅之气,也极富个性。孔子师郯子、长弘、师襄、老聃,孔子的老师必是极有学问,极富个性的人,孔子才能周游列国,著《春秋》。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豪放飘逸个性的表现,都与其“师从多人”有关。赵蕤、元丹丘、屈原、孟浩然,苏秦、毛遂、朱亥、孔明、谢安之辈,或还有同期文人杜甫等,这些人或善纵横,或好道,或喜侠,或忠儒,他们都使李白获益匪浅。当代教育名家钱梦龙机智风趣,魏书生平和朴实,李镇西治学严谨。语文教师鲜明的个性,相对独立健康的人格,会打动学生,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行为的引导远大于语言的说教,隐性的人格比显性的风格更具深远的影响力。

现今新的教育形势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更高更严了。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多读好书,增强文化底蕴,砥砺人格,磨练意志,以广博的学识,高贵的品格,独立的个性,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从教材来说,中国自古以来提倡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从来就负有教学和教人的双重使命。虽然现代教育有批判这种思想的声音,强调语文课堂应体现纯语文味,让学生充分体验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但总的来说,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工具性、艺术性、思想性、人文性兼备,学生从中学到的绝不仅是枯燥的知识。

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语文教材,阅读篇目增加。阅读材料或侧重于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或侧重于对思辩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进行思考和领悟,或侧重于对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理解。主要目的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和运用能力,但又不仅仅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语言的能力——显性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世界,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阅读教学上强调个体的体验,注重生命的交流与灵魂的沟通,在实践操作中偏向文学熏陶,文化传承,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高中语文教材上蕴涵着丰富人生哲理的句子:“一个人不是生来就给人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无不充满着对责任的担当,对生命的思考,对美的享受。以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灵魂净化的教育,就可透过外部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我们知道鉴赏文学作品是一项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根本的要求,不能只有理性的分析而没有审美的体验。这就是说,语文教学中隐性成果和显性成果的获得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缺一不可。

3.从教学方式来说,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更强调人文关怀,在教学中体现当代人文精神和价值取向,把人的发展作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性,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启发学生在对文本的诵读、欣赏中,领悟人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帮助他们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目的。

新课程要求教师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教师要更多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以成就感。语文综合活动课是个很好的方式,活动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一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所在地区具有实在意义的日常生活小事和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直观、感性的层面进入理性和审美的境界。

总之,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育的责任会越来越重。从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促进全体学生健全人格来看,语文教育的责任会更多地体现在它的隐性成果上,即学生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重视语文教学的隐性成果是每个语文老师的崇高使命,也是宿命。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3、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3]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3月

[4]《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主办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显性隐性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