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

2015-02-27鲁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新课改探究

鲁菲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 内蒙古包头 014030)

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

鲁菲

(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 内蒙古包头 014030)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激发其自身潜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手法,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自由的探索,自己通过分析研究找到答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且对于问题的理解也将更加透彻,文章就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问题的研究。

课程改革 高中生物 探究式教学

引言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改要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探究式教学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其教学的基本程序就是: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加以推理,进行验证,总结并以此得以提高,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深刻意义。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实际,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是搞好教学的重要保证,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让学生真正的融入进生物学习和实践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课堂中,教师要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才能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要能和学生交上朋友,说上知心话,了解学生的内心,不能与学生之间产生巨大的隔阂。学生不反感老师,才会对于上课感兴趣,才会乐于接受老师讲授的问题,变得乐于思考,积极发言。学生主动性提高了,才能更好得理解和学习知识,课堂教学水平自然而然的也就提高了。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再次,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学”。如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时,发现复原效果较差,其原因有哪些?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区独立的思考,可能有蔗糖溶液在配置时,浓度是否过大?质壁分离时间是否过长?滴入清水次数是否太少?教师要强化学生记忆、深化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能力,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1.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首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的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总结规律。这个是要从跟本上改变学习的方式,提倡“主动、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改善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这种科学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传统的抽象理论的理解转变为从直观现象观察入手的“实验—归纳”式学习。其中心是重在“做”的过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思考需要问题来诱导,这种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产生疑问,主动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发现了问题,就会主动的思考。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指导学生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传统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

对于教学环境的创设,需要老师创造多种多样的活动,给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谜题,就像迷宫一样,吸引学生往里走,引导学生去寻找正确的方案,通过对问题综合分析,找到最终的答案。同时,老师还要教会学生做实验必备的各种技能,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整理数据分析资料,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好这种教学方法。因为,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

2.增设生物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内容,丰富学生实践生活

有些探究实验用时较长课堂无法完成,教师可以把这些探究实验在课前分组先做,上课时让学生相互交流实验结果。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生物课外“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外探究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能力。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生物问题。如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节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个问题,怎样测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那么同学们会想到怎样的办法那。这样的疑问,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比如有关嫁接技术,课外活动小组的几位同学做了实验,他们还想把不同的品种植物进行嫁接,能否成功呢?总之通过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去做、去实验,亲自动手积累经验去创新,一次、两次,总会成功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空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和成功的喜悦。

3.正确地进行课堂评价,落实探究教学的目标

不同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内容不一样,评价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所有的探究性实验评价的基本方法是一样的。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案,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师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其一,正确地进行课堂评价,落实探究教学的目标。在具体化的评价中体现明确性和针对性。教学评价要避免笼统模糊,例如对学生回答生物开放性题目的评价,一句“答得不错”远远比不上“答案合理”,这种评价也可以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看到希望。其二,通过考试成绩合理地评价高中生。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些考试,为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为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提供参考数据,对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情况做出真实的评价。通过评价教师和学生双方均可获得学习生物的反馈信息,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和学的方法。

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于生物这一门课的了解。同时探究式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探究”更有效地学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学概念,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1]朱磊.综合课程与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12-07-21.

[2]王明辉.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3(27):126-128.

[3]贺瑜.天生我才必有用英才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新课改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