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人民网全国“两会”报道特色研究

2015-02-27冯小静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1期
关键词:报道人民网两会

冯小静

(作者单位:广东省羊城晚报社)

2015年人民网全国“两会”报道特色研究

冯小静

(作者单位:广东省羊城晚报社)

摘 要:近年来网络“两会”报道引起了新闻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2月,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推出人大和政协会议两个大型的全媒体报道专题,为网民提供全方位、多平台、立体化、大数据式的“两会”报道。本文以2015年人民网对全国“两会”的报道为例,通过观察和分析人民网在语言设置、版式设计、栏目设置、引导舆论和增加互动等方面的特色与亮点,为以后的网络“两会”报道和专题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民网;“两会”报道;报道特色

2015年的“两会”专题报道,人民网以其大方的版式版式,新颖的栏目形式,多样化的报道视角,人性化、平民化的报道语言以及灵活的反馈形式和全媒体的报道阵势,使其在这次“两会”报道中脱颖而出。

1 人民网简介

1997年1月1日,由《人民日报》创办的人民网正式上线,是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人民网除中文版本外,还拥有7种少数民族语言及9种外文版本,用文字、图片、视频、微博、客户端等多种手段,每天24小时在第一时间向全球发布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1]。

2 人民网的“两会”报道特色

2.1 网面设置多语种链接,拓宽受众范围

2015年人民网的“两会”报道在语言上展现了极大的多语种优势,报道专题推出了大型多语种、全媒体的报道页面。除中文版外,人民网推出了英语、日语、韩语等9个外文网站和蒙文、藏文等5个少数民族语言版网页链接,使受众在全国范围内由汉族群体扩大到少数民族群体,更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国的“两会”报道。

此外,人民网旗下还拥有人民在线、人民视讯、环球网、海外网、金台创投、人民澳客等多家控股公司,并在31个省市自治区设立地方频道。同时,人民网还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在日本东京、美国纽约、美国旧金山、韩国首尔、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南非约翰内斯堡、澳大利亚悉尼以及香港成立分社并设立演播室,不断开拓海外受众群。

2.2 版式版式设计简洁新颖,栏目设置全面清晰

人民网2015年的“两会”报道共设置了资讯、策划、访谈和互动4个版块,每个版块又设置了6个栏目,层次清晰,阅读内容丰富。专题版式版式采用红底白字,设计大方醒目,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清晰的阅读体验,受众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关注点,自由、随意、全方位地查阅和了解“两会”新闻。今年还特别增加了以重点会议内容为导向的新闻版块,区块划分条理清晰,便于网民清晰地查询和浏览资讯,整体阅读体验比往年的“两会”专题有较大的改变和提升,新闻制作的专业性通过版面设计得以凸显。

另外,专题主打栏目在去年的基础了也有所增加,进一步突出新闻性、互动性、可读性。2015年人民网“两会”专题保留了一直深受网民关注的“‘两会’调查”“‘两会’大数据”“高端访谈”“‘两会’e客厅”“代表委员去哪儿”“问总理,上头条”等栏目,同时今年新增“直播进行时”“‘两会’关键词”“快评‘两会’”“人民影像力”“‘两会’财景”等特色栏目,方便网民全面透彻读懂“两会”,零距离参与“两会”,掌握“两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2.3 直面热点,以人为本,引导舆论

人民网致力于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打通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人民网利用“一说到底”栏目做了很好的诠释。“一说到底”是2013年人民网推出的网络视频十佳品牌栏目,也是2013-2015年度中国互联网站的品牌栏目,今年也在人民网“两会”栏目中如期上线,这一栏目是人民网对视频表现难度较高的评论内容进行视频化的大胆尝试。栏目每期话题直面社会热点,紧紧围绕网民关切,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和重点报道为依托,邀请人民日报记者担任评论员进行点评、分析,风格犀利而不偏激、深刻而不呆板、理性而不失热情,对化解社会情绪、引导网络舆论起到良好作用。当然,除了特约评论员进行舆论分析外,网民还可以通过“问部委”“代表去哪儿了”等栏目与部委领导、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直接对话,围绕“两会”主题,直面改革难题。

此外,“‘两会’e客厅”也是人民网“两会”关注社会热点、引导社会舆论的特色栏目之一。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为深入报道“两会”,由人民日报、人民网联合推出的“两会”全媒体栏目“‘两会’e客厅”再度启航。部委领导、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直接对话,围绕广大群众关注的切身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2.4 多个移动端及同场亮相,资源整合实现全媒体报道

全媒体顺应数字化和全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人民网提供手机阅读、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音乐、手机报及手机短信等移动无线增值服务,并着力向综合手机媒体平台转型。目前人民网移动互联网应用覆盖苹果、安卓、Windows Phone、Windows8等多个主流平台,拥有手机人民网(WAP版)、Windows 8版人民网,及人民日报、人民云拍等客户端应用,活跃用户过千万。

与PC端同步上线的手机人民网“2015全国‘两会’”专题,突出移动端报道特点,第一时间权威、准确、全方位为手机网民展现“两会”盛况。“‘两会’直播间”“‘两会’人一天”“我要上‘两会’”等直播互动栏目,将代表委员的参会细节

直观展现,并搭建网民连通代表委员的移动平台。“两会”期间,人民网还将推出多个H5互动策划,使手机一族轻触屏幕,即可流畅参与到“两会”中。

2.5 推出多媒体建言平台,实现官民的多维沟通

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有着强大的交互和反馈功能。今年“两会”期间,人民网在进行网络新闻报道时,更加注重与受众的交流,人情味十足。在人民网的“两会”互动版块中,强国社区推出的“我有问题问总理”栏目又如约和受众见面,该栏目已成为人民网历年“两会”报道的品牌之一,今年是连续第十年推出,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直通民意的问政平台。

人民网充分利用优势,在网友来论、有话网上说、微播报和人民网等栏目,利用论坛、博客、微博和微信等方式,来使民众充分表达对“两会”的观点看法,增强了民众对“两会”的参与度。

人民网今年“两会”的又一大亮点是访谈嘉宾的设置,人民网邀请各地书记省长共商改革热点,畅谈经济新常态建设的战略发展,还邀请官员“大V”、著名学者、90后新锐代表等做客议事厅,围绕法治主题纵论天下,与网友一起设问解答,同时结合点赞、排行等互动功能和展示模式,呈现不一样的维度。

2.6 采用大数据整合,创新报道方式

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方式,尤其是大数据、微博微信运营、移动互联网等媒介运营手段。大数据这一名词对公众来说已经不陌生,它主要是指从各种各样的海量数据中高效快捷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强调获得数据搜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利用等高效实用的特征。

大数据整合报道模式始终贯穿“两会”全过程。“两会”前,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老百姓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联合推出“2015说说您的‘两会’期待——您的呼声,中央听得见”大型网络调查。此次调查涉及16个热点问题,包括从严治党、重拳反腐、依法治国、食品安全等。

今年人民网的两会专题报道的一大创新之处是整合大数据之后进行分析报道。“两会”期间,政府或权威机构对国家政策方针的解读,各部门的创新举措和成果,这些信息中包含着较高的新闻价值,大数据技术与“两会”联姻,给“两会”拓宽了新的报道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在数据的表现形式上,借助超链接和图表等形式,刷新新媒体的报道格局。

人民网依托《人民日报》历年来对“两会”报道的数据,建立了独家的“两会”数据库资源,网民可以通过链接查询到从第一届开始的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的会议内容,这些数据的挖掘再利用打造出人民网“两会”专题的独家资源。

参考文献:

[1]谢卓华.新闻报道的优化与信息公开的践行——从2010年“两会”报道看政府信息公开与新闻报道[J].经济导刊,2011,(4).

[2]梁汇玟.“两会”报道高出一筹——人民日报2012年“两会”报道的亮点与创新[J].前沿关注,2012,(4).

猜你喜欢

报道人民网两会
从人民网的实践看区块链技术在主流媒体创新中的探索应用
做好电视经济新闻报道的几个有效途径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人民网:杭州9名环卫工赴新加坡“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