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0年铸一块丰碑——贵州三线军工的坚守与创新

2015-02-27

当代贵州 2015年20期
关键词:贵州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付 松

老一辈献身三线建设,新一代发扬三线精神。中航人凭着自己的坚守与创新,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续写着美丽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国家建设“大三线”的号召下,数百万中国工业精英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入谷进洞,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创业史。

50年弹指一挥间,大多数建设者都已年过花甲、古稀乃至耄耋之年,但在他们心中,“三线”这个词依然光鲜如昨,可触可感。

因为,他们当年满怀壮志豪情,在荒山与乱石中谱写“喝稻田水,住干打垒”的感人故事。

因为,他们连续几代扎根贵州,完成“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铮铮誓言。

老一辈献身三线建设,新一代发扬三线精神。中航人凭着自己的坚守与创新,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续写着美丽的故事。

忠诚不渝投身三线建设

在王允恒的心中,有一个画面始终记忆犹新:1965年12月临到贵州之前,他特意回了一趟老家,年迈的父亲瘫痪在床却微笑着对他说:“你去吧,我留在家里。”但双眼噙满泪花。

遗憾的是,直到父亲病逝,王允恒始终没有回过沈阳。

今年已80高龄的王允恒是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退休职工,也是贵飞公司三线建设时期最先抵达贵州的两个人之一。

为了找到一块符合“靠山、分散、隐蔽、进洞”总体方针的建厂场地,王允恒每天都要步行20余里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的山路。

“冬天毛风细雨,野草齐腰,衣服裤子全湿了,全靠体温焐干。”王允恒说,那时候没有先进的仪器,只能凭眼睛看,靠拐杖量。

哪里有“洞”, 哪里就可以建厂。

三线建设重点企业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原501厂)的艰难历程,正是从乌鸦洞开始的。

位于大方县羊场坝的乌鸦洞,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历史:194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这里诞生,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祥地。

“建在洞内的厂房共有三层,长约80米,宽约60米,高约50米,最多时工人达到700多人。”力源公司思想政治部专务李宏辉是1976年和父母一起来贵州的,1979年技校比业后,就开始在乌鸦洞当学徒。

“建厂之初,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工人们翻山越岭,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安装完11公里的高压线路,用3个多月的时间打开了一个通风尾洞。”李宏辉说,与此同时,修建厂房、搬迁设备等工作也马不停蹄地进行着,目的就是早日投产。

贵州境内,除了乌鸦洞,还有牛洞、梯子洞等,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安顺平坝的菜花洞。

在这里,中航工业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黎阳公司第一代创业者们,无论是技术专家,企业领导,还是一线工人,都精诚团结、齐心上阵。

他们白天忙本职工作,晚上到工地抬砖、运石、拌砂浆,自己动手卸车和安装设备,架设高压线路,修建厂房和宿舍。

从那时起,黎阳人就坚守着这个山洞,默默地为中国的航空事业挥洒着青春与热血。

1966年,黎阳开工建设仅3个月就进入了试生产阶段;1970年,第一台混装航空发动机试车成功。

同年,贵飞公司研制的第一架歼6型飞机成功试飞,在飞机生产的历史上第一次有了“贵州制造”。

“现在回想起来,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山沟里能生产出飞机,的确是件了不起的事。”王允恒说,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三线建设撼动了贵州贫穷落后的根基。

转战民品寻找发展先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心的转移,贵州三线企业发展变得缓慢,大部分三线军工企业开始尝试从生产军品转向生产民品。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贵州安大就提出“走出去”找市场的发展理念。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安大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曲轴生产线,产品能够达到德国A级标准,目前仍然广泛运用于国内朝柴、玉柴配件。

“军转民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政府支持少、生产成本高、市场份额小。当时工资只能发70%,就意味着要勒紧裤带过日子。”安大党委书记单振说,在不占天时、不占地利的情况下,安大选择了民品生产和科研项目作为支撑,走出了困境,突出了重围。

“从1970年生产出贵州高原第一台发动机,至今交付使用发动机5000余台。”中航黎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湘宁用12个字概括了黎阳现象:条件差、包袱重、投入少、贡献大。

到目前为止,黎阳为歼7、歼8、歼10提供的发动机达80%以上,出口创汇6亿多美元。

李湘宁说,多年来,曾有人提出“三线企业”要淘汰,但黎阳的发展给其沉重的反击,当时中央搞三线建设是否正确,黎阳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1983年,力源开始了军转民之后,所生产的台灯、摩托车钢圈、钢筋切割机等受到广泛欢迎,厂里还因此在北京召开过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都作了报道。

1996年的那个春天,对力源公司职工来说注定是难忘的。力源的上市,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夜之间成为股东,有了工资之外的另一份收入。公司也因此成为贵州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公司、中国液压气动密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誉为“航空工业第一股”。

“力源经历了与市场的闭视、对视、迎视三个阶段。”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杨说,“两次搬迁,三次创业”见证了力源从军品到民品的转型过程。

走出山洞车间,搬进现代厂房,走出区域经济圈,融入国际产业链。贵州三线军工,实现了一次次美丽转身。

走向世界彰显军工风采

1987年,“亚洲明星”歼教7亮相第37届巴黎航展,贵州三线军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开始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此后几十年,中航集团凡是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其中也必定会有与贵州相关的话题。

“80年代找米下锅时,为了加强市场竞争能力,我们不停地引进生产线,提升产品等级。”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张国荣说,当时产品的最高等级是“七专”,通过技改,新云公司不仅能生产同等级产品,而且高可靠实验室的生产检测设备让外国专家吃惊。

几十年来,新云公司先后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引进钽、铝电解电容器和变压器等8条现代化生产线,其中6条为贯彻国军标。

2007年,新云公司被欧洲航天局评为A级供应商,这在全国仅此一家。

“都说贵州贫穷落后,贫穷我们承认,但落后我们不承认,因为我们生产的电源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2013年3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到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调研,公司领导在汇报情况时自豪地说。

在中国航天领域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再到“嫦娥探月”工程,每一个领域都少不了梅岭电源的身影。

作为我国特种装备化学电源的主要研发单位和生产基地,梅岭电源的发展史,可以看成中国航天和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缩影。

“发展好三线军工企业,不仅是对老一辈三线军工人的敬意,而且还有助于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中航工业贵航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楚海涛说,三线军工过去曾经以三线精神为支柱,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过辉煌,现在只要有机会,更有可能创造新的传奇。

(责任编辑/袁 燕)

从大方乌鸦洞到乌当新添寨,中航力源在贵州的绿水青山间实现了美丽转身。(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猜你喜欢

贵州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贵州教育出版社
贵州古驿道
国家领导人与贵州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