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期刊国际化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2015-02-26唐秋姗陈俊国张小林

学报编辑论丛 2015年0期
关键词:医学期刊科技期刊国际化

唐秋姗,陈俊国,罗 萍,张小林

(1.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教育教研室,重庆400038;2.重庆医科大学期刊社《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16;3.中国药业杂志社,重庆400014)

医学期刊国际化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唐秋姗1,陈俊国1,罗萍2,张小林3

(1.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教育教研室,重庆400038;2.重庆医科大学期刊社《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重庆400016;3.中国药业杂志社,重庆400014)

依据素质冰山模型,在国际化背景下,医学期刊编辑除了应注重日常审、编、校、排外,还应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养自己在信息、经营上的意识,提高英语水平;同时医学期刊编辑应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努力成为医学期刊走向国际化的助推器。

医学期刊;编辑;国际化

1 医学期刊国际化发展背景

我国当前面临的“论文强”与“期刊弱”的现状。2012年 SCI收录的世界科技论文总数为159.67万篇,其中我国科技论文19.01万篇,占12.08%,位居世界第2[1]。然而,与世界科技期刊相比,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少,影响因子低”。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2013)仅收录我国154种期刊(大陆),占1.8%,且这154种期刊中,影响因子大于1的期刊仅为66种(42.90%),最高影响因子也才11.98[2]。我国英文期刊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我国科研论文的发表需求,我国科研论文流失海外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突出的供需矛盾成为大力发展英文科技期刊、推动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内在动因。2013年实施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旨在通过“以奖促建”的方式,重点培育一批优秀的英文科技期刊,通过英文科技期刊走向国际化带动中文期刊的国际化,使科技期刊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媒介[3-4]。

医学期刊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上,都处于自然科学期刊中的主导地位[5]。因此,医学期刊的国际化必将带动整个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医学期刊面临国际化的新挑战。

2 医学期刊国际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借船出海”国际合作办刊逐渐成为医学期刊与国际接轨、走向国际的主要方式。国际合作办刊既实现了出版资源的整合利用,又实现了学术编辑与出版经营的分离,是提高出版效率的有效途径,也为学习先进编辑、管理经验提供了机会[6]。但国际合作办刊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与挑战,如中国学术期刊资源不断被国际出版商抢占,中国期刊在版权、经济利益受损,中国期刊丧失部分主动权等[7]。最重要的是,“借船出海”只是手段,“造船出海”才是目的。“造船出海”旨通过“借船出海”拓展视野,寻找国内外办刊差距,在实践中探索自身风格,依靠自身力量做大做强。要实现“造船出海”,人才建设是关键。因此,医学期刊编辑人员需要明确时代的新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以保持核心竞争力。

3 医学期刊国际化对编辑发展的要求

关于医学期刊编辑素质的要求,已有众多文献进行过论述。归纳总结这些文献中提到了编辑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包括:语言文字功底、编辑技能、医学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献检索能力、策划和创新能力、组织沟通能力等[8-11]。

根据素质冰山模型,笔者认为在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医学期刊编辑应不仅应具备以上文献提到的“显性”知识和能力,着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核心竞争力,还应拥有健康的个性、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等“隐性”特质。一个人是否适合从事编辑职业,不仅取决于其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看其动机、个性、价值观是否与期刊社匹配[12]。笔者认为,医学期刊国际化对编辑发展得要求体现在:信息素养、英语能力、营销意识、工作主动性和职业道德观。

3.1信息素养

传统出版传播途径单一、传播速度慢、内容创新性不高。而在数字出版的今天,医学期刊编辑不仅承担着传播科研成果的使命,还肩负活跃学术交流、推动科技进步、打造期刊的品牌的重任。这就要求培养编辑的信息素养。医学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要求医学编辑应具有信息敏感性;掌握常用方法,如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等;熟悉常用数据库及平台,如中国知网(CNKI)、万方、生物医学数据库(CBM)、Medline、Pubmed、Web of Knowledge等;学会信息管理,如熟练操作Endnote、Note Express等文献管理软件。信息加工能力则是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借助计算机相关技术,将所获取的信息服务于选题策划、稿件审读等环节:①信息技术服务选题策划。医学期刊编辑运用分类、聚类、预测、关联分析、孤立点分析等常用技术和典型算法,在期刊投审稿系统及重要的医学期刊数据库,分领域按一定规则对海量文章进行碎片化,从而通过载文量、下载量、影响因子等获得热点文章,寻找行业领域热点。②借助信息平台,为审稿提供辅助依据。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亚洲区总编辑王辉谈到“编辑会在稿件的‘门诊阶段’以及‘收治入院’阶段直接拒绝掉一部分稿件,通过的稿件才会送外审[13]”。“学者型编辑”也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对相关领域和学科具有认知能力,能够做好送审前的稿件初筛工作。而引文查找、文献审查、相似度检测、创新性审查等初筛工作都可以借助信息平台来实现。如《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在送同行评议之前,编辑会汇总、处理获得的信息,形成送审报告,辅助审稿。爱思唯尔出版集团下属的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杂志将稿件亮点作为投稿的必要条件[14]。

3.2英语能力

英语对于医学学科举足轻重,原因在于:①英文是医学知识和技术传播的重要语言载体,国际知名的医学数据库,如SCI、Medline、Scopus等均为英文数据库,四大医学名刊《柳叶刀》《英国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均为英文期刊[15]。②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医学方面占领先地位;英文医学期刊和数据库集合和荟萃了世界最新医学成果和医疗动态,具有数量大、内容新、专业强的特点,是重要的信息源之一。③医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时效性等特点,及时了解世界各国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动态,掌握世界最新医学科学知识和最新医疗技术,能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医学期刊编辑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医学期刊走向国际化的基础。现列举两方面:①保障国际合作办刊顺利开展。科技期刊“借船出海”实现国际化的案例不胜枚举。根据马建华等的调查结果“截至2010年底,与中国大陆合作期刊最多的机构为施普林格,合作期刊数量为90余种,其次是爱思唯尔、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威立-布莱克维尔、牛津大学出版社等[16]。”知名医学期刊如《亚洲男科杂志》、Cell Research等多本期刊都与国外出版集团合作。在国际合作办刊的多个环节如电话会议、邮件往来、系统培训、资料准备、合同审定等都需要良好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做保障。②为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供便利。医学期刊的国际化包含内容、形式、经营方式3个方面的国际化[5]。以形式的国际化为例,包括编委、作者、审稿人的国际化,编排、格式、图表、符号、量和单位执行国际标准。这就需要医学期刊编辑积极关注国外医学期刊网站、广泛阅读医学文献、定期浏览医学数据库,从而挖掘潜在的编委、作者、审稿人,学习国际期刊编校规范,积极与国际接轨。而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则为此提供了语言便利。如笔者通过浏览国外著名医学期刊网站,发现都设有多媒体中心,文章配有音频、图片摘要甚至视频,每期的封面都是一顿视觉盛宴,由此拓展了思路并借鉴、完善自己。

3.3营销意识

医学期刊编辑应有经营意识。医学期刊编辑进行学术营销,是医学期刊编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国际接轨的典型体现。《古地理学报》编辑部郑秀娟在博文中谈到“目前国内医学期刊很少对已发表的文章做工作,推介和宣传力度远不及国外[17]。”国外期刊善于对刊登以后的文章的进行深度挖掘,并常利用网站在线横幅广告、电子邮件推送、组织评论文章,展开学术探讨等形式提高期刊和论文的显示度。利用扩展性标识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等信息处理技术,将文章进行碎片化处理,根据不同终端用户(读者、作者、编辑、专家、企业、政府、学校等)的需求对碎片进行打包和再加工,最后推送给他们,是医学期刊编辑实现学术推广的重要途径[14]。

医学期刊编辑的营销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善用邮件推送:定期对已发表文章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并对文章进行重新组合,如下载量最高前50篇文章,引用最多100篇文章等;以信息技术和美术设计为基础,制作邮件内容,并发送给积累的相关目标群体。②充分利用网站,开设学者感兴趣的版块,如个案讨论、知识小测试等提高网站访问量。③通过会议、讲座、学习等学术活动进行宣传。④深入临床科室,开设论文写作讲座,在学术交流中提高期刊和论文显示度。⑤组建讨论、互动栏目,约请评论性文章,在学术争鸣中,提高期刊和论文显示度。⑥善于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如微信、微博、百度知道、百度百科、丁香园论坛、科学网博客等。

3.4工作主动性与职业道德观

有调查研究指出“医学期刊编辑在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偏执得分高于全国常模[18]。”“改善医学期刊编辑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探寻社会支持与其存在的内在关系,是关系到医学期刊发展的重要一方面[19]。”编辑的人格特质因素越来越多地影响到编辑的职业表现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就笔者看来,人格特质因素反映出的工作主动性和职业道德观是医学编辑适应医学期刊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强大内在推动力。

医学期刊编辑对工作的主动性源于对工作的正确认识、自我的合理定位、工作兴趣的培养、工作责任感的建立。医学期刊编辑在完成本职工作外,对工作的主动性体现在:①思考与创新。学而不思则罔,任何突破与创新都是建立在不断思考、总结的基础之上的。医学期刊编辑定期进行工作反思与总结才能改进工作方式、不断用新角度、新语言、新形式改造内容、培养创新能力。②做期刊的主人。医学期刊编辑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关注期刊的发展。积极主动的出谋划策、承担自己擅长的工作而非坐等被安排是医学期刊编辑应提倡的工作作风。③学无止境。医学提倡终身学习,医学期刊编辑也应不断充电。通过向教科书、专著、同类期刊学习,与专家作者、同行交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7]。④善于利用学习机会。以开会为例,郭雨齐等提出“应从会前准备、与会策略、会后跟踪三个方面全面准备[20]。”笔者的经验为会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演讲嘉宾的背景资料,准备自己个人和期刊的宣传资料,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开会;会中专心听、认真想,做好记录,积极与演讲嘉宾交流互动;会间积极与同行、专家交流,宣传自己的同时学习别人的经验;会后认真总结与反思,将所学指导具体的工作实践;并不断巩固会议所得资源。

医学期刊编辑应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医学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体现在编辑出版发行的方方面面,但集中来说,主要包含以下 3点:①对稿件的严格把关。公正、客观、严谨是医学期刊编辑筛选稿件的原则。“内容为王、质量第一”是决定稿件去留的金标准。在面对人情稿、领导稿的时候也要恪守自己的工作原则。②热心、诚信、耐心的服务态度。道德品质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编辑工作是服务作者和读者,因此处理与他们的关系时编辑应严于律己,态度谦和,平等待人。③编辑的学术不端。编辑还要抵住外界的诱惑,严防自己的学术不端行为。一方面杜绝编辑对未发表稿件的抄袭,另一方面严禁编辑参与论文买卖,守住编辑职业道德的底线。

信息化时代为科技出版带来了新的生机,国际化发展为科技出版带来了广的平台。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期刊应借助国际化的春风,进一步推动和创新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交流。医学期刊编辑,作为重要的推动者,应充分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养成工作主动性、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1]中国青年报.2012年中国发表SCI论文4020篇80%发表于国外期刊[EB/OL].(2013-12-11)[2014-08-06].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1211/c172318-23813182.html.

[2]周建阳,朱诚.美国《期刊引证报告》(JCR,2013)公布中国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EB/OL].(2014-07-30)[2014-08-08].http://www.cujs.com/detail.asp?id=2246.

[3]王丽华,李来福,刘培一.国家应鼓励和引导创办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2):361-363.

[4]颜帅,张昕.科技期刊如何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科技期刊的“三步走”[EB/OL].(2013-09-21)[2014-03-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7cb080106kf5a.html.

[5]余党会.中国英文生物医药期刊的现状及其国际化发展的思考[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4.

[6]张嵘,李晶,朱丽萍.高校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的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94-296.

[7]吴民淑,刘谦,周有林.《中国药理学报》国际合作办刊的经验与体会[J].编辑学报,2006,18(2):148-151.

[8]于洪飞.科技期刊学的编辑能力理论[J].编辑学报,2011(3):194-197.

[9]贾泽军,尹茶,张建芬,等.医学编辑成长经历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编辑学报,2013,25(1):79-81.

[10]朱红梅,张大志,游苏宁,等.医学期刊编辑的学科专业素质及其培养[J].编辑学报,2007,19(3):228-230.

[11]袁春英.医学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养[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6):100-101.

[12]李军.期刊编辑胜任力与人力资源管理[J].编辑之友,2007(4):59-60.

[13]王辉.柳叶刀偏好哪种文章[EB/OL].(2014-04-09)[2014-08-03].http://118.144.77.21/jkb/html/2014-04/09/content_176695.htm.

[14]彭远红,孙怡铭.简论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J].科技与出版,2014(3):85- 87.

[15]贾向春.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的对策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7.

[16]马建华,沈华,刘培一.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合作基本模式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6):816-817.

[17]郑秀娟.中外科技期刊编辑之思索[EB/OL].(2011-11-18)[2014-08-03].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187-509324.html.

[18]高秀红,库雪飞,栾奕.医学编辑心理健康研究现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3,16(11):1923-1924.

[19]吴思宇,栾 奕.医学期刊编辑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3,16(6):1041-1042.

[20]郭雨齐,董萌,王桂颖.科技期刊编辑参加学术会议的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30-33.

陈俊国

猜你喜欢

医学期刊科技期刊国际化
科技期刊的分类
聚焦港口国际化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