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期刊论文中几组容易混淆的字词辨析

2015-02-26吴俊玲

学报编辑论丛 2015年0期
关键词:异体字成份期刊论文

吴俊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济南250355)

中医期刊论文中几组容易混淆的字词辨析

吴俊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济南250355)

系统整理编辑工作中常遇到的容易混淆字词,如黏、粘;瘀、淤;辨、辩;成分和成份。详尽辨析,理清正误。

中医期刊;黏、粘;瘀、淤;辨、辩;成分;成份

从事编辑工作中,经常遇到很多来稿里“淤、瘀”混用,“粘、黏”不分,“辨、辩”乱用,“成分、成份”不清,尤其是中医古籍及现代中医理论文献常常模糊使用这几组字,给读者带来混乱,难辨真伪,因此有必要详尽辨析,理清正误。

1 瘀、淤

中医学期刊学术论文经常用到“瘀、淤”这两个字,常用词主要有“淤血—瘀血”、“活血化淤—活血化瘀”、“淤斑—瘀斑”、“淤点—瘀点”、“淤滞—瘀滞”、“淤积—瘀积”、“淤阻—瘀阻”等。瘀血作为中医学名词,常指不流动的干血、死血;淤血作为西医病理学名词,常指静脉性充血。中医文章多用“瘀”构成的词或词组,西医文章中多用“淤”构成的词或词组,而中西医结合的文章最容易混淆二者。有人根据统计调查全国期刊和科技名词委规定,认为活血化瘀、瘀点、瘀斑、淤滞、淤积、淤阻为正确词,反之为错用。有人认为废除“瘀血”,统一用“淤血”,以免除“瘀血”和“淤血”交叉使用带来的混乱[1]。笔者认为总体看来,中医用“瘀血”,西医用“淤血”,二者在内涵和外延上意义不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和交叉。中医所指的“瘀”范围很广,或淤积不行的,或污秽不洁的,或离经的血液,以及久病影响到脉络时所出现的病变,属于证候范畴。“淤”是静脉回流受阻造成的,属于病理变化。“淤血”内涵清晰,外延局限,而“瘀血”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2]。“瘀血”是中医古今文献使用很频繁的词,既是病理性产物,又会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其内涵和外延被历代学者所熟悉并应用,在各类词典中多有记载,断然废除或者用“淤血”替代,容易给读者造成更大的混乱,实在欠妥。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每个体系都有反映自身特点的学术概念,“瘀血”内涵大,外延广泛,而“淤血”内涵小,外延局限,“淤血”包括在“瘀血”之中[1]。“瘀血”和“淤血”不能相互替代,只可以相互参照应用。

2 黏、粘

在中医学文章中,“黏”和“粘”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由于其读音和用法容易混淆,故在编辑稿件时经常遇到这两个字混用的情况。我国1955年颁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定810组异体字中有一个字为“正体字”,其他是异体字,被淘汰,一次淘汰了1 053个汉字。后来,人们在使用汉字过程中,慢慢体会到有些被淘汰的异体字还有用处,不能舍弃。于是又决定恢复使用26个《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淘汰的异体字。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恢复了11个被淘汰的异体字,随后在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恢复了15个被淘汰的异体字,这15个字中就有“黏”字。“黏”是形容词,只读nián,在医学论文中,口腔黏膜、黏稠、黏液、黏性、黏滞、黏糊、血液黏度、黏附分子等只能用“黏”。“粘”读zhān,是动词,如粘连、粘贴、粘住;作为名词时读nián,只是作为姓用,不作其他用途,使用率很低。所以,“食道黏膜”不能写成“食道粘膜”,“胃黏膜”不能写成“胃粘膜”。

3 辨、辩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大优势就是“辨证论治”,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概括为某种证候的过程。由此可见,“辨证论治”的“辨”是分辨的意思。但是在很多中医来稿文章中常常“辨证”、“辩证”不分。其实很明显,中医“辨证论治”是“辨别”证候,当用“分辨”的“辨”,不是“辩证法”的“辩”。当然,中医理论也经常用到“辩证观念”中的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对立统一性,在此当准确区分,不可随便使用,以免改变其在中医理论内的本来含义。

4 “成分”和“成份”

成分,一是指构成整体的各种不同组成物质或因素,如化学成分、营养成分、药物成分;二是指个人经历或职业,如工人成分。成份,可以指一份一份的东西,如成份的套餐。在中医药类期刊论文中,“成分”用得较多。

现在随着网络语言的迅速发展,在各种文章中不规范使用的字词更加广泛,网络文章随便组词用字难以禁止。但是,作为科技学术期刊论文,应该严格要求,正确使用文字是基本规范,因此值得斟酌辨别,正本清源,尽量达成统一意见,减少误用。

[1]姜文熙.“淤”、“瘀”的使用情况及探讨[J].中国科技术语,2007,9(6):41.

[2]朱建平.中医“瘀血”与西医“淤血”及相关名词[J].中国科技术语,2007,9(6):44-48.

山东中医药大学“名科工程”项目(ZYDXW1310)

猜你喜欢

异体字成份期刊论文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绩优指数成份变更与一周表现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for Rotating Machinery Condition Monitoring Using Vibration Signals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音同》中的异体字与讹体字
中文科技期刊论文LaTeX模板的研究与实践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人文社科期刊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