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论主体言行的心理动因研究

2015-02-26陈志伟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舆情网民舆论

陈志伟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网络舆论主体言行的心理动因研究

陈志伟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自从我国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网络舆论备受社会各界重视。网络舆论场在网络舆论的形成、传播方面具有决定性功能。从国内网络舆论现状出发,参照西方专家的“场”论,发现网络舆论场内的“心理场”可以显著影响当前国内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主体传播的心理动因。研究大学生网络舆论主体传播行为的动因,需要结合具体的网络舆论“心理场”进行。

心理场;大学生;网络舆论;动因分析

一、“心物场”理论的定义

“心物场”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原理》(库尔特·考夫卡美国)提出来的。考夫卡以为,行为本身所产生的场域会干扰到人的所有行为。其所说的场域,主要涵盖了physical field(物理场)这种被知觉的现实以及psychological field (心理场)这种人类现实的知觉意识。

人的所有行为均属于场的产物,这是学者勒温(传播学鼻祖)的观点。他用B=f(P×E)这个公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式内的E指的是具体的人类个体所置身的环境,P指的是人类个体,f指的是函数,B指的则是人的行为。变化的环境、个体会让作为个体的人的所有行为发生改变,这是B=f(P×E)的基本涵义。由此能发现场的功能是:让身处场内的个体在场的压力下保持个体心理特征。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个体眼中并不一样。例如,成人、儿童会对同一个物理环境产生不同的心理环境。群体由各个不同的个体聚合生成,个体心理会受到群体情境、群体心理、群体特征的显著干扰,场效应也会就此形成。网民个体的心理会指导网络舆论发展。所以,必须从个体、群体等各种心理层面来探索网络舆论心理场。本文以前述理论为基础,由心理场这一领域入手,来探索网络舆情主体的言论及其成因。

二、网络舆论主体言行的心理动因

(一)释放心理是网民喧哗的基本内原

视频、图片、文本这类数字符号是网络信息范畴内,传播主体的信息存在方式。互联网中,一名传播者对应一个ID,其现实身份信息能在网络实现全隐匿。虚拟网络空间让个体身份、角色的认同具有了有别于传统的新规则,因此产生的新型互动、交流手段同样会对群体间的人际关系形成干扰。虚拟属性让网络衍化出匿名特征。因此,任何人均能与其他群体或者个人产生关系,以各种角色进行自我展示,进行身份虚拟、匿名。网民在虚拟网络中,可以以“透明”身份行走,而事实上,网民主体的真实身份被网络运用多种形式颠覆了。罗尔斯理论中的最根本的理想情境假设——“无知之幕”的功能被网络有效的承担了,让参与人能够脱离约束,藏身幕后,自由表达个人意见。如“姜岩”事件,有专家对比分析了实名制与非实名制论坛中的网友言论。人民网实名论坛、北京外交学院论坛、北京大学论坛这三家实名制论坛内,相同时间段内的帖子总数是409条,其中的36.7%,即150帖具有谴责意味;而百度贴吧、天涯杂谈、猫扑这三家非实名制网络论坛内,相同时间段的帖子总数是4759条,其中的44%,即2094条言论具有谴责意味。比较后发现,实名制网络论坛内具有谴责意味的帖子总数低于非实名制网络论坛7.3%。因此,本文以为,舆情主体进行观点阐述时,由于表达自由度更大,一些网民会就此形成一些网络集群,群体通常以“法不责众”思维进行不负责任或者是极端性的言论发表,以此来对反对者进行攻击,表现出某种特定的非理性、无意识状态。网络匿名特征让在现实生活内安分守己者产生“释放”心理,最终导致其率性表达内心想法,甚至大发议论。

(二)网民的狂欢来源于解构心理

对比网络与传统媒体,我们能发现,网络把更多的自主性赋予了传播主体。因此,传播主体的观点表达会更加主动、自由,其中不乏解构心理的持有人。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代表性人物)表示,解构反对所有僵硬封闭体系、逻各斯中心、形而上学,倡导能指自由、意义延异、主体消散。也就是说,思想、语言的自由嬉戏为其所强调。正常表达途径方面的“非主流”产品大多指的是网络舆情层面的解构表达,各种网络行为艺术、网络造句大赛即如此。如果激发此类解构欲望,诸多隐匿的关于现实的社会情绪将会就此“井喷”。也有专家表示,反总体性倾向来源于个人化的网络主体。总体性指的是,仅认可集权化、总体化、统一化,把所有事物的变化都进行同一性总结。反总体性网民互动、交流会表现出诸如碎片化的语言、语言游戏、对权威与传统的调侃、宏大叙事解构等后现代性表达方式。

去中心化网络让参与其中的网民具备了自我声音表达这种话语权,网络表现出狂欢、喧闹趋势。M.M.Bakhtin(巴赫金)这位前苏联批评家、文学理论家表示,边缘状态内,生命意识的井喷即为狂欢的本质,这对腐化的传统秩序、体系解构,平等、自由新理念的构建均有利。有了网络赋予的话语权、狂欢心态,必然会导致在舆情事件面前的网民发出更猛烈的批评、质疑之声,其中必然会夹杂无端的谩骂、嘲弄、舆情噪音,甚至出现淹没理性的表达。2010年伊始,网帖“百姓收入增长19倍、政府收入却增长了985倍”出现在各大论坛,网友跟帖说:感谢DANG、感谢ZF!此帖随即被纷纷引用、转发。专唱反调、挑刺批评、自怨自艾是《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王天意)所概括的网络中存在偏激情绪的三类网民类型,极具代表性。反过来看,这种现象同样体现了一些网民具有强烈的无可奈何、消极情绪、解构心理等。

(三)心理被剥离感是舆论爆发的前提

相对剥夺理论于1970年时,被学者R.Gurr(格尔)在社会心理学范畴内总结出来。格尔表示,个体具备着一些价值期待,社会会对个体的期待进行满足,如果变迁的社会让社会价值能力比个人价值的预期小,相对剥夺感就会在公众心中产生。且此类感觉越明显,公众揭竿而起的可能就更大。我们以金山和畅游的《水浒Q传》代理转换一事为例进行分析。火石软件当天公告表明(11月19日消息),其麾下网游《水浒Q传》会终止与金山之间合作,停止运营。而且会把《水浒Q传》版本更新、技术支持提供给畅游公司,同时用《大话水浒》取代《水浒Q传》一名。火石软件公告表示,2009年11月30日是《水浒Q传》网游合同截止日,该公司会在随后的12月1日起,不再把《水浒Q传》网游产品的技术更新及支持提供给金山公司。一旦这个公告实施,很长一个时期内,魔兽玩家将无法再玩这款网游。玩家们就此滋生了“游戏娱乐权”的剥夺感,产生愤怒情绪。搜狐网据此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在3040名被调查网友中,超过75%的网友对火石软件的停服行为不满。

因此,一旦网络舆情事件侵害了网络参与方的权益,将会激起网友的共鸣,引发他们的内心最终产生相对剥夺感,从而让集中发泄不满情绪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大增。这和《水浒Q传》事件的效应相同,“相对剥夺感”最终招致了相应的后续集合现象。遭遇权益侵害会激发诸多网民从内心产生共鸣现象,其结果就是网民对得益者的批判、倒戈,对受害者的力挺、声援,舆情表达的汇集至此得以最终形成。

(四)刻板印象和选择心理合力引发极端行为

约瑟夫·克拉帕(美国)表示,进行信息处理过程中,受众将依据个人喜好展开信息挑选,并且会由个体的认知开始来解读其所选的信息内容,剔除对个体无益的内容,记住契合个体需要的内容,此即谓选择性心理。在选择性心理作用下,讨论、协商遭到片面截取、曲解的舆情信息时,意见偏向这种现象就会很容易产生。例如,对网帖“百姓收入增长19倍、政府收入却增长了985倍”的回帖中,网民首先质疑的是官员的收入增长倍数。以此为发轫,网民开始声讨庞大的公务支出,最终导致网民讨论与网帖主题产生偏离现象。同时我们必须承认,表达观点的网民会融入其个体的固有观点、臆断。也就是说,如果某人对某事件本就心怀不满,甚至产生了极端情绪,一旦其找到类似的舆情事件,那么这个人将会不假思索,沿袭个人内心体验来给出负面、极端性的评论。例如,网友很容易的就会把官员腐败、富二代、既得利益者等携有“标签”意味的问题分析和个体事件联系于一体,展开评论。

桑斯坦表示,群体讨论协商发生以前,某种倾向已于该群体内成为事实性的存在,而信息总量与有说服力的观点之间并不成比例,有限的观点库就成为问题凸显的关键。观察表明,网络讨论的许多话题原本就是闭合式议题,意见倾向可能受到预先的束缚或者否定,或者肯定这样的两极分化很有可能会就此发生,开放式多元化的、过渡性意见很可能不会出现。例如,打工仔(17岁)为讨要工资(700元),刺死老板值不值?实名制火车票真的可以把问题解决吗?跟帖讨论的选择范围只是“值或不值、能或不能”,此类话题的发散性思维不足,讨论参与者的“建言献策”并不多,缺乏建设性意见。

浅薄化思维是当前网民的一个显著特征,极端的话语表达现象会来得更容易。尼古拉斯·卡尔(《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在新作中做出了如下警告性描述:网络让人变得浅薄。学者以为,网络造成了种种刺激性杂音,不但形成了无意识性思维短路,而且产生了有意识思维短路,导致创造性、深入性的思考行为受到制约。海量信息的产生、快速的生活节奏,导致浏览舆情信息的部分网民,一般只做“浅阅读”,没有深思考,仅凭感性思维来进行评论发布。原本开放程度并不充分的舆情议题,一旦遭遇到网民这种不经大脑的思考,只凭刻板印象、惯性思维来进行个人或群体情绪宣泄,容易集中有限、简单的意见,头脑风暴类的协商在论坛内根本难以形成。

(五)暗示感染与群体压力促进了群体行为

本质来看,网络这种话语平台有解压功能。也就是说,哪怕网民的言论极端,但不过是其个体的一种言论,是一种不满情绪的宣泄,与极端的行动是两回事。一些专家把网民的这种言论表达行为总括成“网络牢骚”。如果从积极性一面来分析,网民的此类言论对其消极情绪的有效疏通有利,对党、政府对社情民意的了解、把握也有利。与此同时,极化的网民意见更易引发极端的集合行为。学者帕克表示,作为社会互动结果之一,集合行为来自于集体冲动的干扰。此类现象很有可能导致线下产生一些群体事件,也很有可能导致网上发生人肉搜索、人身攻击行为。对于集合行为,学者勒庞历来秉持某种批评理念。勒庞表示,在集合行为中,心理群体一遇到庞大的群体数量,便很有可能会迫于群体压力,导致本能行为,在此期间,群体成员极易受到别人的感染、暗示。在此时,此类群体的理智不及孤立的个人,但其态度、情绪的蔓延会超过小区域传播、交流。

同时,学者费斯廷格运用认知一致性模型,对人类的态度转化过程进行考察。如果个人对目标事物产生具有一定倾向性的评价,不统一的认知将会对个体心理产生不适感。此时,个体心理的再平衡之路有两条:其一,把个体对别人所产生的心理依赖状况改变。其二,个体对于目标事物的态度发生改变。但是,如果个人所要面对的意见属于一种群体性意见,那么,个体的从众行为很可能因为群体的压力而最终产生。调查资料表明,如果我们想就冲突性的意见发表网络评论,但我们现实所处的位置是多数派的对立面,此时,就算个人的现实身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约40%的被访对象表示自己将会修正本来的观点,甚至于有7.17%的受访对象表示,将会全面修改,或者放弃原有观点。这种事实是对勒庞观点的有力印证。哪怕仅缘于人多势众这种群体性顾虑,个人也同样会屈从于群体性所产生的压力,以此酿造一种看似不可战胜的力量,最终体现出诸如Flight(逃避)、Subjection(屈从)、Repulsion(排斥)、Pugnacity(好斗)等现象。因为群体互动、压力干扰,个人情绪会受到群体性感染,网友“行为一致”会成为既成事实。

三、结语

文化、经济、政治等属于网络舆情多发地。现实中的某个网络舆情事件看似由许多元素所致,不过究其内因大多是在众多的网民心场域张力促进下产生。缘于现实事件的干扰,网民会产生心理失衡现象,最终产生心理张力。通过言论渠道、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心理均衡恢复、心理张力纾解,这是网民运用这一新型媒介的基本价值预期,也是网络舆论产生的内因。

[1] 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75-79.

[2] 郑希付.心理场理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

[3] 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竺培良,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4] 库尔特·考夫卡(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 威廉姆斯·萨哈金(美).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周晓红,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6] 刘海龙.当代媒介场研究导论[J].国际新闻界,2005(2):53-59.

G206

A

1674-8883(2015)22-0014-02

本论文为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研究》,批准号:14XYZ002

陈志伟,男,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舆情网民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