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桡骨远端骨折闭合穿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2015-02-26张刚毅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5114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8期
关键词:穿针偏角克氏

张刚毅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511400

桡骨远端骨折闭合穿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张刚毅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511400

摘要目的:探究闭合穿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闭合穿针组(46例)和切开复位组(47例),闭合穿针组采用闭合穿针的方法治疗,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的方法治疗,采用定期随访,并运用临床效果、患者的主观感觉、辅助检查等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为95.74%,闭合穿针组为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预后指标比较,掌倾角、尺偏角、X线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较闭合穿针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佳。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闭合穿针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在距桡骨远端关节面2~3cm的松质骨部位发生的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形式,大约占门诊骨折的1/6~1/4[1],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患者腕关节的慢性疼痛及僵硬,并且严重影响患者手的功能。因此,当发生桡骨远端骨折时良好的复位治疗成为该疾病的治疗关键[2],良好的复位方法可以使患者减轻痛苦,同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病情得到控制,并且复位后经日常锻炼,大部分患者可以得以完全康复。目前国内采用的治疗方法有:石膏闭合治疗、穿针治疗、人工关节置换、外固定支架治疗、切开复位治疗等,但由于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情况较为复杂,往往在复位后较难实现稳定愈合,因此,还应首选手术治疗[3],但运用何种手术类型治疗效果更佳仍存在争议。本文采用对照分析,比较闭合穿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差异性,以期为指导临床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闭合穿针组(46例)和切开复位组(47例),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结果均符合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4,5],排除陈旧性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切开复位组患者47例,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9.54±10.27)岁;左侧27例,右侧15例,双侧5例;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25例,高处坠落损伤10例,运动伤8例,走路摔伤4例;B1型9例,B2型10例,B3型6例,C1型8例,C2型7例,C3型7例;掌倾角平均(15.42±2.59)°,尺偏角平均(16.21±3.14)°。闭合穿针组患者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50.09±10.45)岁;左侧25例,右侧16例,双侧5例;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21例,高处坠落损伤12例,运动伤7例,走路摔伤6例;B1型10例,B2型8例,B3型8例,C1型7例,C2型6例,C3型7例;掌倾角平均(14.48±2.94)°,尺偏角平均(15.97±3.2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手术方法

1.2.1切开复位组治疗方法:患者采用切开复位的方法[6],具体如下:患者取仰卧位,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运用C臂X光机在术中进行透视、拍片,辅助手术的实施,掌侧入路,在患者肱桡肌尺侧缘进行钝性分离,将旋前方肌部分切开,将骨折端充分暴露于视野,此时牵引以恢复患者桡骨的原有长度,在矫正下进行尺桡关节的分离,恢复掌倾角及尺偏角,此时,探查骨折块,以明确是否需要切开腕关节囊。直视下对关节面及干骺端进行复位,有骨缺损的患者应此时植骨,在C臂X光机的监测下,将T型钛合金置入。缝合创口。术后2~3d开始腕关节的锻炼,固定期仍需活动掌指、指间关节。

1.2.2闭合穿针组治疗方法[7]:患者成功臂丛麻醉后,常规消毒、铺巾。助手屈曲患者肘关节,并对抗牵引。选择一个2mm克氏针从患者桡骨茎突方向向骨折近端进针,以穿透对侧皮质,再选择一个2mm的克氏针在患者桡骨茎突方向向患者骨折远端进针,并且与第一个克氏针相交叉,透视克氏针在最佳位置,在体外将克氏针折弯,留置皮外5mm,以方便拔针,针尾由无菌敷料覆盖。术后7~8周拔除克氏针,定期随访。

1.3疗效评定标准[8](1)优:患者对骨折的复位很满意,可以进行正常弯曲,运动时无疼痛,掌屈及握力均恢复正常。(2)良:患者对骨折的复位情况基本满意,在腕关节运动时偶尔会感觉到疼痛,握力基本属正常水平,掌屈程度降低15%。(3)可:患者对骨折的复位水平感到一般,患者腕关节活动时经常疼痛,掌屈程度降低30%。(4)差:患者对骨折的复位情况不满意,腕关节仍疼痛,掌屈程度降低50%,握力明显下降,基本丧失工作能力。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比较分析切开复位组优良率为95.74%,闭合穿针组患者优良率为82.61%,两组优良率比较χ2=4.1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比较

注:两组优良率比较,χ2=4.18,P<0.05。

2.2两组患者预后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X线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s)

3讨论

受人们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的影响,桡骨远端骨折较其他类型骨折常见,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当,往往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方法有很多,本文比较切开复位方法和闭合穿针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通过两组患者优良率及预后指标的比较,提示切开复位方法较闭合穿针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更为有效,可能的原因为桡骨骨折时较容易导致患者桡骨缩短、掌倾角及尺偏角变小,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恢复患者桡骨的生理结构[9],因此,笔者主张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陈永宏[10]将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方法进行比较后,建议在临床上应该以切开复位为主,本文结果与其结果相一致,提示桡骨远端骨折时应以切开复位为宜,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治愈时间和康复时间,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Kotnos R,Waites MD,Faiomi O,etal.The use of a templat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distal fractures〔J〕.Emerg Med J,2005,22(8):544-547.

[2]王纪亮,许建中.桡骨远端骨折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6):1260-1262.

[3]陈永宏.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90-91.

[4]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08-509.

[5]赵洪,瞿玉兴,郑祖根.桡骨弓尺骨弓与前臂旋转功能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28.

[6]夏志锋,谢学然,黄润堂,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6):486-487.

[7]段建辉,王健,等.闭合穿针与传统手法复位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对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10):29.

[8]Fernandez DL,Jupiter JB.Fracture of distal radius:a practial approach to management〔M〕.New York:Springer-Verlag,1996:145-151.

[9]施俊武,任加津,等.Sanatmetal前臂髓内钉微创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5):368.

[10]陈永宏. 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90-91.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4-08-06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8-1057-02

猜你喜欢

穿针偏角克氏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张英
克氏针夹头的临床应用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穿针的母亲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