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观察

2015-02-26陈来娣陈岩松王进军符少莲广东省遂溪县妇幼保健院儿科5243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8期
关键词:食量厌食症食欲

陈来娣 陈岩松 王进军 符少莲 广东省遂溪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524300

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观察

陈来娣陈岩松王进军符少莲广东省遂溪县妇幼保健院儿科524300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小儿厌食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微量元素锌、唾液淀粉酶、D-木糖吸收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关键词健脾汤西药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系指小儿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食欲差、早饱、餐后腹胀不适,以5岁以下小儿较常见。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厌食症的发生率为12%~34%,城市发病率较农村高,且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该病常迁延不愈,日久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功能低下,患儿容易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水平,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措施对小儿厌食症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完善和中医整体观念的不断发展,中医中药在治疗小儿厌食症中的优势日渐突出,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采用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小儿厌食症患儿60例,所有患儿诊断均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1],均有长期食欲差、见食不贪、进食量较前减少1/3以上,病程大于2周,同时排除伴有其他系统疾病、体重增长不明显或者减轻,伴有不良饮食及喂养史。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9个月~7岁,平均年龄(4.34±2.25)岁;病程1~16个月,平均(6.89±2.04)个月。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9个月~8岁,平均年龄(4.564±2.27)岁;病程2~15个月,平均(6.45±2.27)个月。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均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措施,西药治疗:给予多酶片1~2片,饭前30min口服,3次/d,或给予胃蛋白合剂5~10mg,饭前30min口服,3次/d;同时给予吗丁啉5mg饭前口服,3次/d;配合葡萄糖酸锌片5~10mg/(kg·d)口服,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汤口服,方剂组成如下:获菩15g、党参10g、白术15g、陈皮10g、积壳8g、神曲10g、山楂10g、生甘草3g,水煎服,1剂/d,分两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检测两组患儿的微量元素锌以及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同时行D-木糖吸收试验,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用药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观察药物治疗副作用。

1.3疗效评价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评定标准制定,包括:痊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欲望恢复,食量恢复正常或正常食量的3/4;好转,患儿食欲有所好转,食量有所增加,但仍未达到正常食量的3/4;无效,患儿食欲和食量均未见明显改善或出现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微量元素锌、唾液淀粉酶、D-木糖吸收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药物副作用比较两组均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3讨论

小儿厌食症属于小儿时期的常见病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条件所限既往该病往往被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逐渐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1984年,小儿厌食症被纳入全国高等教育儿科用书--《中医儿科学》;1995年,《实用儿科学》将其归入消化系统疾病范畴。小儿厌食症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各年龄段的幼儿均可发病[2]。患儿除食欲差外,一般不伴有明显的其他不适,预后相对较好;但若不加以重视,患儿长时间不愈可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免疫能力低下,易罹患他症,进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古代医学文书对其记载不多,缺乏对此病的详细论述。目前祖国医学认为,脾气与食欲关系密切,《灵枢·脉度》记载“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由于小儿脾气不足,饮食不节,喂养欠妥,容易伤及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日久则致脾胃气虚[3]。因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治疗应遵循“以和为贵,以运为健,开胃运脾”。笔者采用健脾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厌食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现代监测技术提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微量元素锌、唾液淀粉酶、D-木糖吸收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健脾汤由获菩、党参、白术、陈皮、山楂、积壳、神曲、生甘草组成,可调和脾胃、运脾开胃。组方中获菩甘平,可健脾、宁心,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获菩可促进肠管的运动,调节机体免疫能力,增强免疫功能;白术甘温,能益气健脾,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该药可明显促进胃肠动力,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及吸收[4];党参甘平,可补脾肺气,补血功效显著,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党参能加快胃肠的蠕动,存进食物在肠内的运行;陈皮辛温,具有明显的理气健脾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陈皮可有效刺激胃肠道,促进消化液的分泌速度,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量;积壳苦辛,可破气消积,有利于兴奋胃肠平滑肌,改善胃肠的收缩运动;山楂则酸甘,起到消食化积之功效,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调节胃肠功能;神曲属甘辛,可消食、和胃,能增加患儿食欲,提高并维持正常的消化机能;甘草甘平,可补脾益气,能调和诸药之功效,有利于缓解胃肠道的平滑肌痉挛[5]。以上诸药联合施治,同时配合西药,各药相辅相成,共同起到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临床效果明显,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267-269.

[2]张晓春.运脾醒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3):15.

[3]段秉兰,管佳.自拟健脾和胃汤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8):43-45.

[4]张昌华,刘学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85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2):112-113.

[5]林向韶,叶剑,丁吴女.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J〕.浙江中医杂志, 2012,47(11):806.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10-27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8-1043-03

猜你喜欢

食量厌食症食欲
高温天猪食欲下降,这六种饲料可消暑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莴笋开胃增食欲
“弱弱虎”健身记
探讨中医保健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疗效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食量与健康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