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5-02-26余能管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职业化网球竞技

余能管(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南昌 330013)

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研究

余能管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摘 要:职业网球运动员作为我国网球竞技水平发展的重要名片,其今后的发展备受瞩目。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系统学视角下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对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职业网球运动员可持续发展在时间维上,需继续保持对职业网球运动员制度的长期贯彻和实施。在空间维上,应加大力度保持运动员数量的增长与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并实现运动员数量与运动竞技水平相结合发展。最终,在时间、空间维上形成统筹、协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关键词:网球职业化职业运动员系统学可持续发展

2014年9月19日,我国著名职业网球运动员李娜宣布退役,身为亚洲第一位获得网球大满贯的选手,不仅成功打破欧美人对网球金牌的垄断,也对推动我国网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面临李娜退役及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郑洁、彭帅、晏紫等随年龄增长也越来越对职业网球竞赛显得力不从心。当前,我国年轻的职业网球运动员人数寥寥无几,其后续发展备受政府和社会关注。鉴于此,就非常有必要对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加以研究,准确的把握和理解我国目前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发展状况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对指导我国网球事业的长期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职业运动员的界定

职业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运动员则对应的解释为: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具有一定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人员。对职业运动员的概念,国内有学者也进行了定义。比如,张林(2001)认为职业运动员是指专门从事体育竞赛训练与表演,从中获取报酬,并以此作为生活来源的人[1]。胡立军(2010)认为职业运动员是指专门从事体育运动竞赛和表演,以从中获取的报酬为主要生活来源,并独立拥有自身人力资本所有权的高水平运动员[2]。借鉴上述定义,本文所使用的职业运动员概念,是指具有高水平专项运动能力及拥有自身人力资本所有权,并独自或受雇于组织专门以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表演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社会人员。

图1 可持续发展理论结构图

表1 我国网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情况

表2 我国男、女网球运动员世界排名情况

2 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2.1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类为满足自身发展的物质需求,过度使用自然资源。为了阻止这种走向毁灭的非理性行为。为此,国际社会不断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崇。此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各行业中运用非常广泛。在此背景下,笔者将从系统学的视角对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理论的分析,旨在加强我国职业网球运动队伍的建设,提高我国网球竞技水平。根据徐刚[3](2005)所构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模型(见图1)。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时间维和空间维上具有统一性,在时间维方面表现为职业网球运动员发展时间的持续性,在空间维方面表现为职业网球运动员发展数量的增加和竞技水平的提升。

2.2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可持续发展内容

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事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逐步在市场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稳步前向推进,一批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走向职业化的发展路径。2003年,我国网球运动在国际环境的催发下开始转向市场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商业化的行为逐步加快了我国网球运动项目的推广和水平的提高,也加强了与国际网球职业赛事的接轨。比如,在2004年,我国创办了中国网球公开赛,这也是仅次于“四大满贯”的超级网球赛事。在我国的传统体制下—举国体制,网球运动项目虽然施行职业化发展道路,但网球运动员基本都是以政府型管理培养为主。这种发展方向的制定也基于我国对奥运战略的需求,及急需突破国际网球职业赛制对中国网球发展的制约等因素[4]。而随着网球职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不断提升,网球运动项目的商业化、职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我国现有的管理体制

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使得网球职业化发展遇到一定障碍,具体表现在我国在推进网球职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对运动员的组织培养与管理存在高度行政垄断,严重阻碍了我国网球职业化的进程,以及与国际网球职业化发展的接轨[5]。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我国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决定对优秀网球运动员施行脱离体制制度,实现“单飞”的发展道路。这也使得郑洁、李娜、彭帅等一批优秀运动员真正意义上成为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面对少数优秀网球运动员能够成为体制外运动员,我国还有大量未能实现“单飞”的优秀运动员,像我国网球运动员孙甜甜就是一个例证。虽然大多网球运动员处于体制内,但也积极的参加国际网球职业赛事抢分,比如,四大满贯、ATP男子巡回赛、WTA女子巡回赛等。这类运动员虽然不是真真意义上的职业网球运动员,但也是职业运动员持续发展的后备补充。从这个意义上看,笔者认为,鉴于我国体制的特殊性,在体制内参加国际职业赛事抢分的我国网球运动员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这类网球运动员可称为“半职业化”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相比,只是缺乏完全拥有自身的人力资本所有权。

因此,在研究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中,在时间维和空间维两个方面下,分别对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度、数量和质量等因素进行分析。在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统一协调发展方向中,把握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整体的发展战略,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的总目标做出努力和贡献。

3 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时间维的可持续发展

在20世纪60、70十年代国外就已经对网球运动开始职业化的发展,而我国在网球职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起步较晚,发展历程也比较短暂。纵观我国对网球运动项目施行职业化发展道路仅仅数十年,我国网球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明显得到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6]。比如,在2010年,李娜与郑洁双双打进澳网女单四强,李娜在2011年、2014年分别夺得法网、澳网冠军,以及彭帅在2014年打进美网女单四强,这些在我国网球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也让人们看到“单飞”制度发展的信心。然而,我国的特殊举国体制以及网球运动的自身发展特点,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将面临很大挑战。

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在时间上必须保持可持续的、长期的稳定发展。在我国特殊举国体制下,网球运动员的培养主要依托于政府。其原因在于网球的私人培养费用过高。据爆料,我国著名职业网球运动员郑赛赛支付其教练的年薪就达到100万元人民币,再加上其他训练费用一年消耗200万人民币左右,对于这样的高额培养费用并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供给的。在此情况下,大多的网球运动员必须依靠政府的培养,这必然使得运动员的人力资本所有权归属政府所有。虽然,我国已经实施对部分优秀网球运动员的脱离体制管理,实行“单飞”的制度,但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危机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网球运动员在效仿李娜,在重复“李娜模式”,并且在与国家产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也要求走“单飞”或走自主培养道路[7]。在我国网球运动项目并未完全走向市场化、职业化发展的形势下[8]。网球运动员不断提出“单飞”要求,在这现象的背后是否只注重自身利益的考量,而忽略了国家网球事业的发展。这些多元化矛盾的凸出,不仅给我国网球运动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我国网球职业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在时间的持续度是否会受到制度的再次影响提出了新的课题。

4 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空间维的可持续发展

在系统学方向下的可持续发展中,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空间维表现在数量和质量,进一步体现在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发展数量以及发展质量等两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4.1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发展度(数量)

近年来,我国网球运动员的人数不断的增加,职业网球运动员是建立在网球运动员的基础上形成的。受我国网球职业化发展的影响,网球运动员人数逐步增加。例如,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04—2009年期间,我国网球专业队人数分别为395、418、757、793、871、919[9]。网球职业化后我国网球专业队人数呈显著的增长趋势。在2008年末,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实施了对优秀网运动员“单飞”管理制度后,通过对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查询,结果显示(见表1)。目前,我国经过审批的二级网球运动员的人数达到6660人,一级运动员达到252人,运动健将为62人,国际级运动健将为2人。对表1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网球运动员的数量结构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对比我国传统的羽毛球项目运动员结构(二级运动员4076人,一级运动员1220人,运动健将234人,国际级运动健将40人)看,我国网球运动员的基数还是比较大,而高水平的运动员人数比例较低。显然,我国网球运动员结构不够合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使其结构朝向更加的趋于“吕”字型的方向发展。

职业网球运动员作为高水平运动员,进一步对我国的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国家一级及以上技术等级的运动员)进行分析。国家一级运动员男性为128人,女性为124人,运动健将级男性运动员为23人,女性运动员为39人,国际级运动健将仅2名女性运动员。众所周知,我国还包括李娜、彭帅、郑洁、晏紫等在内的国际级运动健将女子网球运动员并未纳入登记审批。而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未纳入审批人数几乎为零。然而,在这群运动员中,职业网球运动员屈指可数,除了国家体育总局网球管理中心批准“单飞”的一批女子网球运动员外,比如,郑洁、李娜、彭帅、晏紫、张帅等网球运动员。家庭、企业、俱乐部等形式培养的职业网球选手也仅只有袁梦、郑赛赛、王蔷、张宇璇等网球运动员,这些网球运动员虽然属于体制外运动人员,但也得到政府或俱乐部的支持。比如,郑赛赛、王嫱就分别为天津联通网球队球员、上海巴士俱乐部球员,张宇璇则是由天津队提供教练指导,不过其参赛费用自行承担。纵观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参加国际职业赛事的运动员成绩,可圈可点的也只有张泽、吴迪,虽是体制内选手,也只能算是“半职业化”网球运动员,而真正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几乎没有。也反映出,现阶段在我国网球运动员数量中,女子优秀网球运动员人数高于男子优秀网球运动员人数,而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后备力量超过女子网球运动员,不难看出的是,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发展趋势。整体来看,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人数在国内众多网球运动员人数中占比极低,凤毛麟角。

4.2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协调度(质量)

质量是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另一大重要因素,这将是衡量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衡量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则需通过量化的方式,这种方式表现在运动员的世界排名。根据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ATP)以及国际女子职业网联(WTA)的最新世界排名(见表2)。我国网球运动员在男子单打世界前1000排名中,最高名次为195,其依次排名为326、370、404、436、729、787、917、933、954,1000以上排名人数为27,其排名结构分布于1025~2090之间。男子双打最高排名为110,其余依次为289、387、620、671、704、767、879、883、966,1000以上排名人数为13,其排名结构分布于1023~1788之间。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单打世界前100排名中,最高名次为21,其余依次为74、81、96,而世界前1000名人数为33,1000名以上人数为11,其排名结构分布于1051~1207之间。女子双打世界排名前100中,最高名次为6,其余依次为24、72、73、77、89、92、99,而世界前1000名人数为32,1000名以上人数为12,其排名结构分布于1039~1268之间。

通过对我国网球男、女运动员世界排名次及排名结构进行分析。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竞技水平较低是我国目前网球竞技水平发展现状。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在世界排名名次中明显高于我国男性网球运动员,这也表明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高于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而在世界排名结构中,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排名结构相对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的

排名结构更加的趋于集中合理。总而言之,经过对比分析,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展质量高于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

5 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时间、空间维统筹可持续发展

任何事物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然不是简单的、单一的因素所能够决定的,其复杂程度也并非是单一因素所能定性的。按照系统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事物的可持续发展是由综合性因素共同构成来主导的事物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协调发展以及空间中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协调发展。

5.1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时间、空间维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全面、协调、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因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统筹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在应对我国网球运动员不断提出“单飞”的情况下,在面对个体利益诉求与国家利益冲突时,必须重新审视当前坏境,制定出相适应的发展指导思想。根据孙晋芳[10](2010)对我国竞技网球的发展战略思考中提到,在体育大国转向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过程中,为促进网球运动项目更好的融入到国家发展目标中,必须在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转变网球现有的培养方式,实现奥运目标与职业网球目标求同共赢的价值体系。专对不同形式培养的网球运动进行区别对待,加强对职业网球运动员作用的认识,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注重运动员职业化发展利益诉求的同时,兼顾国家利益(完成奥运会、亚运会金牌的竞争)。借助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加快转变我国网球运动的单一管理目标,以职业运动员为改革基点,促使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引领我国网球竞技水平的提升的前沿动力。对体制内的网球运动员因转变观念,丰富现有激励机制,尽量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消除对立矛盾,积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实现有效的制度保障,扩大网球的受众面积,建立群众基础,并积极引导优秀运动员的职业化发展,加强梯队训练建设,使其朝向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统筹兼顾,最终实现以职业运动员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网球发展机制,形成时、空维度统筹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2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数量和质量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网球运动处于女强男弱,整体竞技水平以优秀运动员数量与体育强国相比都处于劣势地位。在这种现状下,围绕我国网球运动员的培养机制,以职业网球运动员为切入点,大力完善人才培养体制,并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寻找适合我国网球人才培养机制,实现运动员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数量建设方面,加强儿童网球建设,进一步完善青少年网球赛事层级的构建,积极在国内开展固定时间的职业网球比赛,形成良好的网球文化。于此同时,强化优秀运动员的后备梯队培养,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着眼未来,打下基础,继续坚持以国家发展为主导,以省市发展为主体,以市场经济化发展为辅助的网球运动员发展体系。在质量提升方面,明确在训练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借鉴他国优秀训练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适合我国网球训练与教育的培训系统。在教育训练中,也需不断加强我国网球教练员的质量建设,组建国内外交流合作的培训机构,旨在拓展教练员国际化训练风格,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网球运动员质量的建设,维护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论

(1)现阶段,我国网球运动项目的发展处于女强男弱的状态,而男子网球运动员的后备力量超过女子网球运动员,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发展趋势。整体来看,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人数在国内众多网球运动员人数中占比极低,凤毛麟角。

(2)在系统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国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围绕着时间、空间维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在时间维上,需继续保持对职业网球运动员制度的长期贯彻和实施。在空间维上,应加大力度保持运动员数量的增长与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并实现运动员数量与运动竞技水平相结合发展。最终,在时间、空间维上形成统筹、协调、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我国职业运动员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转变当前的培养机制,逐步形成以职业网球运动员为引领的中国特色网球培养体系,实现职业网球运动员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林.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8.

[2]胡立军,杨远波.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 (2):29.

[3]徐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观[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65-66.

[4]刘青,田园.论中国网球职业化进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831.

[5]刘青,田园.论中国网球职业化进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832.

[6]孙晋芳.中国网球运动回顾、挑战与设想——2012年全国网球训练工作会议主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13-114.

[7]姜晓宏,李彦,邰峰.我国网球运动员培养制度的发展取向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2):20.

[8]陈霞,孙长良.以李娜为例论中国网球运动员职业素质[J].体育学刊,2014,21(5):29-31.

[9]吴丽君.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0.

[10]孙晋芳.中国竞技网球发展的战略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2-4.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a)-0159-03

猜你喜欢

职业化网球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加速职业化
同台竞技
试述高校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艺术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