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拿捏“情理”与“法术”的尺度

2015-02-25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

现代企业文化 2015年16期
关键词:法术情理韩非子

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

段俊平

拿捏“情理”与“法术”的尺度

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

段俊平

中国的管理模式是“情理法”的集合体,首先是在合情的前提下去追求合理,最后才依法办事,其中“理”是位于中间,是最重要的,但“情”是基础,是“理”的根基,最后才轮到“法”,而西方奉行的是“法理情”,把法放在第一位,情和理要服从法,所以西方崇尚刚性制度管理,这是中西方不同文化理念的产物。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前期法家的政治思想,将商鞅提倡的“法”,申不害强调的“术”以及慎到倡导的“势”结合起来。法家讲的“法”,指的是制度;术,指的是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领导才能;势,指的是领导权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程度。合理的制度加上领导权威和管理技巧,其实就是一套很全面很完善的管理科学体系。将管理总结为“法、术、势”,韩非子的管理学既有西方的制度为上的管理学精髓,又有中国哲学理念下产生的领导力的“术”,还有中国“天人合一”理念的“势”。

法家不仅提出“法”的重要性,还对如何法制化、制度化管理提出了四个要点。第一,制度要公之于众,要让所有人都能知道并了解制度的内容;第二,制度规定的目标要能够达到,不能达到的标准不但没有激励作用,有时会起到相反作用;第三,制度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韩非子讲“号令数下者,可亡也”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如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韩非子认为制度也要随势而动,也不能一味的一成不变;第四,制度要厚赏重罚,同时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韩非子讲只有立功的人有获得奖赏的预期,知道必然得到奖赏,并且奖赏够多,人们才会争相立功。只有犯错的人知道必然得到惩罚,并且处罚非常重,人们才会对犯错有足够的畏惧,制度才会起作用。

谈到管理艺术,最主要的是驾驭人的艺术,法家思想中,将人力资源管理归于“术”的范畴,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于人才的选拔,法家认为,领导者不可能亲自发现和选拔人才,时间、精力都不够,而且很可能受蒙蔽,而如果靠下属的举荐,容易造成下属结党营私。因此,法家提出,人贤和不贤是实际存在的,但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进行判断。愚和智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根据别人的诽谤或赞美来确定。要依靠制度选拔人才,尽量减少选拔中的主观因素。对于人才的考核,法家认为,管理者首先要根据下属的言论判断其应该达到的目标,然后考核其实际是否达到该目标。根据考核的结果,对其进行奖赏或惩罚。这样,下属就不敢言过其实,立下不切实际的目标,而立下目标后也会竭尽全力的去完成,在考核的过程中,管理者本身要保持中立,置身事外,不参与争论,冷静观察,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法家思想的“势”,是指权势,权力。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法家推崇的是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结构,强调身处中央的领导者要强势控制组织的运行。作为领导者本身来讲,要有足够的权威,要让下属对自己有足够的敬畏,才能强力推行法治,才能达到法治应有的效果。这也是“先谋势,后谋利”的古语的哲学依据。

“情理法”是中国人管理的思维哲学,“法术势”是中国人的管理手段,这两个是中国管理的核心内容,中国企业家应该从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吸取经验和智慧,学会“情理法”与“法术势”的中国化管理特点,从中国企业的实际出发,这样的管理才适应中国企业的发展,这样的企业才能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法术情理韩非子
事实与情感——儒家“情理合一”思想的再认识
致新敏队长
韩非子民本思想的公正意蕴
韩非子:察古今之变 倡刑名之学
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
赞大棚栽培技术
步罡踏斗与舞蹈艺术比较研究
知真求通中的情理交融——基于历史阅读的情感培养为案例
唐僧的法术
梦幻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