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后配穴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9例疗效观察

2015-02-24侯晓勇,贾广坡,田连营

河北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慢性针灸疗法



针 灸 按 摩

前后配穴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9例疗效观察

侯晓勇贾广坡田连营高飞刘学武

(河北省三河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河北三河065200)

【关键词】疲劳综合征,慢性;针灸疗法

2010-01—2014-12,我们应用前后配穴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89例,并与辨证治疗6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157例均为我院针灸推拿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9例,男42例,女47例;年龄21~50岁,平均(36.11±6.46)岁;病程6~32个月,平均(17.36±8.19)个月。对照组68例,男32例,女36例;年龄19~49岁,平均(35.88±7.06)岁;病程6~33个月,平均(15.97±6.32)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1994年修订版[1]。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前后配穴针刺法。主穴:背俞穴取心俞(双)、脾俞(双)、肝俞(双)、肾俞(双)、三焦俞(双)。前穴取关元、气海、中脘、膻中。患者俯卧,医者持1.5寸毫针于心俞(双)、脾俞(双)、肝俞(双)、肾俞(双)、三焦俞(双)斜刺入约0.5~1寸许,于脾俞(双)、三焦俞(双)处行捻转平补平泻法约1 min;余穴行捻转补法约1 min,诸穴留针30 min后拔针。再患者仰卧,取1.5寸无菌毫针向头方向平刺入膻中约1寸留针,取3寸毫针刺入关元、气海、中脘约2寸,行捻转补法约1 min后留针30 min。局部疼痛者,增取局部腧穴或阿是穴。可在主穴基础上加补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以补气养阴。每日1次。

1.3.2对照组予辨证分型治疗。心脾两虚型应用归脾汤加减;肝郁脾虚型应用逍遥散加减;肝肾阴虚型应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避免运动过度,科学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

1.3.3疗程2组均7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 d。

1.4疗效评定方法

1.4.1疲劳评分 采用Chalder等制订的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评定疲劳症状的严重性。该量表共14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都是与疲劳相关的问题,受试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回答“是”或“否”,其中1~8项反映躯体疲劳,9~14项反映脑力疲劳。分值越高,说明疲劳越严重[2]。

1.4.2心理健康评分采用SCL-90心理健康测试量,共有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测验的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2-3]。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Fs-14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Fs-14评分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疲劳量表Fs-14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

2.22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SCL-90评分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CFS是一种以长期身心极度疲劳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属于亚健康状态之一,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多,临床以疲劳为主诉的患者日益增多,CFS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发病因素尚无明确的学说,不同领域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主要有环境因素(如病毒微生物感染)、社会心理因素、免功能低下、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及B族维生素功能不良等[4]。由于其发病机不确切,所以其治疗也只是处于探索阶段。西医低剂量维生素、抗抑郁药等可以改善患者的某些症状,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长期服药副作用大。社会心理支持有一定疗效,但疗程大约为6个月,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因此,从中医角度进行探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CFS并无确切的中医病名,但在中医古籍中多有懈怠、神疲乏力、周身乏力等描述,可归属于虚劳范畴。我们近年观察可以归纳为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肝郁脾虚3种证型。中医学认为,所欲过多、所劳过甚易致脾胃内伤。肝随脾升,脾胃内伤则影响肝气疏泄,致肝气郁滞,日久则致肝郁脾虚之证;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生血不足,致心血亏虚,而致心脾两虚证;肝郁化火,耗伤肝阴,“肝肾同源”,肝阴虚下及肾阴,遂致肝肾阴虚[5-6]。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作用。俞穴、募穴与脏腑有密切联系,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并与该脏腑一前一后相对应,募俞穴可很好的调整脏腑虚实。针灸俞募穴可直接针对CFS五脏六腑功能失调的病机而通调五脏六腑气机,脏腑气机条达则气血运行正常,四肢百骸得到营养濡润则疲劳不复。据此,我们采用脏腑前后俞、募穴为主治疗CFS调解脏腑机能,脏腑安则诸症悉除,突出了整体观念针对患者进行全面调整,较好地改善了患者疲劳的症状,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为CFS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杨菊贤.慢性疲劳综合征[J]. 中国医药导报,2001,3(2):153-154.

[2]Chalder T,Berelowitz G,Pawlikowska T,et a1.Development of a fatiguescale[J].J Psychosom Res,1993,37(2):147-153.

[3]刘倩.中医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15(6):l5

[4]刘雨桃,石远凯,孙燕. 慢性疲劳综合征[J].癌症进展,2007,5(2):209-215.

[5]牛占忠,张喜平,周红军,等. “补肾疏肝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66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4,46(4):42-43.

[6]郭荣春. 李培教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经验总结[J].四川中医,2014,32(3):45-46.

(本文编辑:董军杰)

(收稿日期:2014-09-17)

作者简介:侯晓勇(1975—),男,主治医师,学士。从事针灸推拿临床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R246.1; R746.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5)12-1921-02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12.048

猜你喜欢

慢性针灸疗法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便秘不想吃药?试试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
自拟败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42例临床分析
呼吸机辅助呼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治疗效果分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分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