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分析

2015-02-24薛国敏,杨晓芹

河北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分级下肢



整体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分析

薛国敏杨晓芹1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河北丰润064000)

【关键词】糖尿病足;整体护理

1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北丰润064000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或)神经病变、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糖尿病足患者由于合并足部神经及其周围神经、大血管、微血管病变,血糖控制不良,有微小创伤即可发生溃疡或深部组织损伤,如愈合不良则可导致坏疽甚至截肢。流行病学证实,85%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足溃疡,约15%的糖尿病患者在其生活的某一时段发生过足溃疡或坏疽,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2],且一侧肢体截肢后,50%的患者另一侧肢体在5年内不得不截肢[3],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糖尿病足早期以双足麻木、发凉、疼痛为主要表现,进一步可以引起溃疡和干性坏疽。该病病程长,患者年龄偏大,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因此,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消除足部隐患,降低致残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强化健康教育,辅以穴位按摩、指导足部保健操及生肌膏外用,从而增强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足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加速创面愈合,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依据《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内分泌代谢病学》[1]确诊为糖尿病足,并依据 Wagner分级法将病情分为0~5级。

1.1.2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且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4];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0.9;无骨髓炎、无发热,下肢血管管腔闭塞<50%;能正常语言交流,生活自理,能定期随诊。

1.1.3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Wagner分级为0级、5级;不能正常语言交流、不能定期随诊;过敏体质者。

1.2一般资料选择2011-01—2013-10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60~75岁,平均 (65±5.68)岁;糖尿病足病程1~3年,平均(1.83±0.52)年;Wagner分级:1级8例,2级10例,3级4例,4级3例。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59~76岁,平均(66±5.37)岁;糖尿病足病程1~3年,平均(1.78±0.55)年;Wagner分级:1级7例,2级11例,3级3例,4级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研究方法

1.3.1对照组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每周2次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每次1 h;向患者讲解饮食治疗、运动减重、戒烟等生活干预的重要性[4-5];溃疡部位常规换药,病足制动减压,嘱其尽量减少下地走动;鞋内有足够空间,透气良好,穿鞋底较厚硬而鞋内较柔软的鞋子。

1.3.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糖尿病足部护理教育,并结合心理干预、强化健康教育、穴位按摩,协助指导足部保健操及生肌膏外用,具体为:①心理干预: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抑郁症患病率达50%,其中4%左右的患者是需要治疗的。伴有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易得到满意控制,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可能高于普通糖尿病患者[6]。因此,在护理中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调畅情志,改善认知等,帮助患者及早摆脱不良心理,恢复自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②强化健康教育:增加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次数,由每周2次改为5次,每次1 h。教育形式多样化,大课堂式、小组或个体化甚至延伸到出院后家访。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指导。积极使用糖尿病足护理箱、食物模型、宣教卡片等教育工具,寓教于乐。提高患者受教育的依从性,提高其参与的兴趣。③穴位按摩:取穴三阴交。方法:面向患者,双手拇指垂直置于左右穴位上,点按,频率约2 s一次,约2~3 min后改为顺时针撵揉约2~3 min,按压力量勿大,每日早、晚各1次,约5~10 min。④足部保健操:共4节。第一节,踝背伸跖屈:平卧,抬高下肢45 °,踝关节做背伸动作,坚持5 s,再做跖屈动作坚持5 s,放下,5个循环;第二节,膝伸屈:平卧,抬高下肢45 °,膝关节伸直坚持5 s,再弯曲膝关节坚持5 s,放下,5个循环;第三节,指趾运动:左手五指捏住右足五指做环形旋转,顺时针5次,逆时针5次,5个循环50次,交替运动;第四节,掌踝运动:用左手握住右足掌,右手固定于右踝上方,做环形运动,顺时针5次,逆时针5次,5个循环50次,交替运动。以上运动早、晚各1次,约15~20 min。⑤生肌膏以(主要由血竭、当归、紫草、白芷按2∶2∶1∶1比例配比,浸泡麻油中6 h,炸至焦黄色,滤去麻油,加适量蜂蜡成膏备用)外用。足部清洁后,伤口及周围皮肤碘伏消毒2次(避免使用碘酒等刺激性较强的消毒剂),自伤口周围边缘向外5 cm,视创面情况彻底清除分泌物及坏死组织,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必要时双氧水冲洗窦道、潜行,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后敷生肌膏纱布,分泌物较多时予生肌膏填塞并引流。⑥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加强院外随访,进行糖尿病足全程干预,就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1.4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Wagner分级情况及临床疗效。

1.5疗效判断治愈:坏疽创面完全愈合,已形成痂皮或瘢痕;显效:足部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有力,分泌物明显减少,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溃疡面缩小≥80%;有效:足部皮肤感觉部分恢复,足背动脉搏动较明显,分泌物减少,少许肉芽组织生长,溃疡面缩小≥40%以上;无效:足部皮肤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无好转,溃疡面缩小<40%,分泌物无减少,临床分级无好转或恶化[6]。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25例,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25例,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2组治疗后Wagner分级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Wagner分级比较 例

表1经Ridit分析,2组治疗后糖尿病组Wagner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2.32组治疗后Wagner分级转为0级、1级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Wagner分级转为0级、1级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2可见,研究组治疗后Wagner分级转为0级、1级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

3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有增高趋势。据统计,我国糖尿病足患病率为0.9%~14.5%[7],17%的严重足溃疡者需要截肢。因此,对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普及糖尿病有关知识,加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必要。而事实上,我国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对于糖尿病足有关预防的知识了解甚少,治疗的依从性不高,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差。而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患者对疾病可能造成的危害性或严重程度认识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其进行全程干预,提高患者控制饮食等行为的依从性。首先通过多形式、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来武装患者的头脑,内容涉及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危害、治疗以及日常自我护理,指导患者正确修剪趾甲,并给予示范等。同时对患者进行了心理疏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建立糖尿病足患者健康档案,记录患者接受教育前后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和日常护理行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对一的知识强化指导。再次,在患者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或家访,使患者得到全程的无缝隙的督导及管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糖尿病足的形成是由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经交会处,且内侧分布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通过,故中医认为按摩三阴交具有通经活血、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的作用,能辅助降血压、血糖、血脂,改善下肢血供,从而改善糖尿病足症状。同时每日足部保健操护理也能加快下肢血液循环。足趾运动有助于促进足部循环、全身经气的顺接及气血的运行;同时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时,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做最大的等长收缩,从而增加了下肢力量;抬高下肢45 °且伸屈膝关节时,下肢血液受动力及挤压作用回心速度加快,从而减轻血液淤滞在足部而加重的溃疡。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标实以局部瘀血、火毒为主。其病机为消渴日久,气血阴阳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蕴毒化热,湿热毒邪浸淫肌表,热盛肉腐,终至溃烂不愈[8]。生肌膏主要成分为当归、血竭。当归性温,味甘辛,具补血和血作用;血竭性平,味甘、咸,具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紫草活血散瘀;白芷消肿排脓止痛。四药合用,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的功效。在常规外科换药后加用生肌膏,能促进创面坏死组织的清除及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溃疡愈合。但因观察条件有限,其作用机制还不能全面解释,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是可防可治的,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自我保健、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从根本上防治糖尿病足,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母义明,陆菊明,潘长玉.解放军总医院临床内分泌代谢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575-576.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05.

[3]黄建芳.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9):1034.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S].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21-67.

[5]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分会.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4.

[6]李仕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8-169.

[7]黄少薇,陈永松,黄建英,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 (2):242-243.

[8]张旭朝.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33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2):1798-1799.

(本文编辑:曹志娟)

(收稿日期:2014-12-31)

作者简介:薛国敏(1976—),女,主管护师,学士。从事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587.29;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5)12-1904-03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15.12.042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分级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